成本支出成為公司獲利的關鍵,但航空業的供應商多為寡占,討價還價的空間有限;透過升級機種、強化服務、永續經營,既提升形象又降低成本,可謂一舉數得。
本專欄前幾期分享了航空公司如何透過增加非售票的附屬服務收入,努力開拓財源的方式,但是另一方面,如何有效降低成本亦是刻不容緩的策略方向。
根據統計,全球航空公司的每載客里程的平均收入,由1956年的0.39美元巨幅減少到0.105美元,減少了73%。因此,嚴格管控成本支出就成為航空公司獲利與否的重要關鍵。
航空公司的成本結構中,約有60%流向主要的供應商,例如,飛機製造商、保養維修商、機場、地勤作業、空廚、貨運承攬公司等。但很不幸地,這些供應商很多皆是獨占或是寡占。
例如全球主要飛機製造商只有波音和空中巴士二家而已,許多地區只有一個機場,而空廚也可能只有一或二家可以選擇,因此航空公司的議價能力有限。還有許多費用甚至無法討價還價,例如:機場停泊、航管費用。
另外,影響航空公司的成本高低,油價是最關鍵的因素。為了因應油價的不確定因素,航空公司的回應策略是淘汰耗油的機種,如747系列,而採購燃油更有效率的機隊,如空中巴士的A350機型。再者,為了減少油耗,荷蘭航空公司的機上雜誌就以較薄的紙張印刷,平均可減少一半的重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