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台商新南向有成 駐臺代表這樣看台商的競爭力

台商新南向有成  駐臺代表這樣看台商的競爭力

林韋伶

焦點新聞

2018-07-31 17:11

台灣實行新南向政策已有2年時間,台商前進東南亞國家的腳步也明顯加快,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指出,台商最具優勢的地方就是「靈活、快」,而菲律賓駐臺代表班納友(Mr. Angelito T. Banayo)則分析,台灣產品品質跟日本產品差不多,但價格卻更親民,這就是台商最大的競爭力。

今(31)日行政院經貿談判辦公室、經濟部國際貿易局、外貿協會與《今周刊》共同主辦2018新南向論壇,會中聚焦再創台灣經貿新契機,更請來印度駐臺代表史達仁(Mr. Sridharan Madhusudhanan)、印度泰米爾納德邦代表(Mr. K. Gnanadesikan)、印尼駐臺代表羅伯特(Mr. Robert James Bintaryo)與菲律賓駐臺代表班納友。

 

《今周刊》社長梁永煌開場時指出,台灣新南向政策逐步發酵,過去投資案件僅300多件,現在數字則翻倍衝到700多件,且種類更多元,從以前僅聚焦經貿投資,到現在跨入醫療、電商、教育等領域,梁永煌說:「這次新南向跟過去思維不同,過去強調以經濟為中心,這次則是以人為本,是軟實力合作的理念。」

 

經濟部常務次長王美花也分析,去年台灣新南向貿易總額達1108億美元,較前年成長15.5%,且近期有許多東南亞國家來台投資,包括來台投資觀光旅館的新加坡,來台投資建設產業的馬來西亞,以及來台投資製造業的泰國,整體來說,新南向投資的各項數字其實是大幅增加。

 

王美花進一步分析,現在剛好碰上美中貿易糾紛,經濟部與廠商交流意見後了解其兩大需求,第一是確實有台商想要回台灣,經濟部將去了解個案的需求、協助處理;第二,台商全球布局必要性浮現,新南向國家更是布局重點之一,經濟部將思考如何有系統、有策略性地幫助台商促成合作。

 

面對中美貿易戰持續延燒,鄧振中表示台灣政府已有心理準備,認為挑戰只會愈來愈嚴厲,想回到過去世界的可能性不高,「過去台灣只要做拿手的零件,單純提供品質好、價格低、交貨快的服務就好,然後將零件送到海外去,組裝後再賣到美、歐去,但這種交易型態不容易維持下去。」

 

對此,鄧振中說台商有兩大應對要點,首先,一定要提高附加價值,生意照過去那樣做沒辦法,一定要改變,如何將產品賣出更高的價格是重點;第二則是國際布局,幸好過去兩年台灣力推新南向,累績了一些底子跟活動,但台商腳步必須加快。

 

此外,鄧振中也談到,過去台灣到東南亞國家就僅是去投資,但現在則要把他們當市場,「印度有13億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之一,越南跟菲律賓則有約1億人口,不管走到任何一個國家都是欣欣向榮的感覺,經過一段時間就會快速進步,這當然是我們要合作的對象。」

 

鄧振中也說,現在新南向的核心是「以人為本」,在教育方面,東南亞來台學生大幅增加,儘管台灣提供獎學金、宿舍、伙食費等也花了不少經費,但這對台灣來說是重要的事情,現在有1000多人在台唸書,希望未來數字可以加倍成長。

 

但具體而言,台商在哪些領域還有著墨的空間呢?鄧振中分析,台灣農業型態為小農模式,跟印度與東南亞地區類似,若能幫助當地農民提升收入水準,過程中就會有很多商機,像是從肥料、技術、種子、設備等方面獲利。

 

另外,醫療也是重要的一塊,鄧振中表示,台灣其中一項特色就是醫療支出佔GDP比例很少,大約只有6%,其他國家如美國則佔大約2成,背後主要原因就是壓低醫療人員收入所得,才換來廣泛、能讓大家都受到照顧的制度,如果其他國家想要複製經驗,台灣當然也願意幫忙。鄧振中說:「幫助他們改善公共衛生、醫療制度其實都是做好事,是交朋友的工具,且處處是商機。」

 

至於在駐臺代表的眼中,又是怎樣看台商的呢?史達仁分享了一個小故事,過去他剛聽聞一間台商想到印度投資,便主動向該廠商表示願意協助,結果沒想到台商的效率之高,其實已經去印度考察過,且後續工作都進行得很順利,不但已經買了地、開了戶、聘了員工,工廠還開始要量產了,讓他對台商掌握印度發展契機的靈敏度印象深刻。

 

班納友則分析,台灣很有競爭力,尤其是在製造業、再生能源等領域,其實如果只看品質,台灣跟日本生產的產品差不多,但以價格來說MIT(台灣製)的價格則更親民。

 

不過,就算深獲駐臺代表讚賞,台商要征戰海外市場還是有幾項需求,像是:資訊、窗口、合作夥伴。鄧振中表示,台灣政府已著手提供台商上述需求,「很多政府單位都有新南向專區,且海外也有人在,他們會把當地最新資訊送回來供台商參考。」

 

另外,台商如果要出外打拚,在當地就要有人能幫忙,鄧振中分享,經濟部現在在很多國家都有台商窗口。第三,台商到了當地如果找到適當的本土合夥人當然更理想,鄧振中說此部分工作也有機制在進行,包括融資也一樣,「經過2年摸索,機制漸漸出來了,大家要用、要試,有不靈的地方再改,希望企業界朋友應該勇於去嘗試,就會發現到處都是機會。」

延伸閱讀
中山大學成立「東南亞研究中心」 打造新南向人才
中山大學成立「東南亞研究中心」 打造新南向人才

2017-12-18

新南向起點在高雄 建構知南、友臺交流網絡
新南向起點在高雄 建構知南、友臺交流網絡

2017-12-15

五國商業菁英分享拓銷東協、印度成功經驗                                                             知己知彼  新南向大躍進
五國商業菁英分享拓銷東協、印度成功經驗 知己知彼 新南向大躍進

2017-12-15

中山大學攜手高市府 邀六國學者論新南向
中山大學攜手高市府 邀六國學者論新南向

2017-12-06

全球經貿戰》台灣新南向政策 英語是主要工作語言
全球經貿戰》台灣新南向政策 英語是主要工作語言

2017-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