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蓮縣政府規劃自由街日出大道,樹立百年經典歷史建築,為公共建築藝術奠定里程碑,同時透過整體城市規劃,彰顯花蓮地處台灣東大門,具備日出東方、旭日東升、大山大水等獨特地理優勢,展現磅礡格局。
日出大道景觀工程近期分別於明義國小、文創園區辦理說明會,使民眾深入了解整體規劃藍圖及進程,並彼此溝通交流意見,共同商討如何在兼顧交通便利性、經費預算、文化藝術價值與永續經營之下,完成台灣首座經典公共建築。
自由街明義國小延伸至南濱海邊的排水溝,因民生汙水長年排放,導致異味飄散、蚊蟲孳生等問題,且水道淤塞情況嚴重、排水不易,每逢大雨即淹水,造成居民困擾,建請縣府協助改善,規劃完善的生活環境。
大道全長一千四百公尺,兼具綠意生態、城市櫥窗、洄瀾地景,並透過裝置藝術、水景規劃,打造行人遊憩空間,提升在地生活品質。步道鋪面採花崗石材,印度黑搭配泉州白,為世界性多產地材質,每塊方磚長、寬均1.5公尺,厚度達十公分,經百年踩踏也不易破損。
關於民眾提出行人徒步區將造成交通阻塞、停車空間不足等問題,縣府建設處表示,因應措施已及早考量,193線福德段太平洋公園前(約38公頃)與慈濟四維段(約10公頃)刻正辦理都市計畫變更,規劃建造大型停車塔、停車場,滿足民眾及遊客停車需求;火車站前空地則設置轉運站,紓解市區車流。
部分居民則認為完工後禁止車輛通行,導致家長接送學童不易、影響鄰近住戶及商家出入便利性。縣府建設處說明,尊重民眾對於便利的考量及需求,日出大道兩側是否開放車輛通行,俟工程完竣後,參酌市民意見,定奪方案。
台灣公共建設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成為普遍的陋習,讓國家預算永無限制的耗費,反觀英國、法國、德國、義大利、西班牙與希臘等歐洲國家經由千年前遺留的教堂、城堡及歷史建築等文化遺跡,吸引平均每年三至四千萬的觀光人潮,台灣也應該思考如何用長遠的眼光看待公共建築,要留給下一代什麼樣的經典歷史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