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引領風騷,台灣婚攝夢工廠已被大陸本土品牌超越。
80年代一張婚紗照僅需40元,工資的1/10;20年多後一組婚照4萬元,工資1.3倍。
一手掌握觀點新聞,立即下載「聯合報Focus」APP → http://hyperurl.co/focus4bt
浪漫七夕,上海的婚紗攝影市場火熱激戰。大陸本土品牌專攻中低端削價競爭,韓風則勁吹中高端市場,而90年代最早登陸引領風騷的台式婚攝公司,走過繁華,下一步何去何從?台商想靠細緻服務突圍,但已舉步維艱。
浪漫七夕,上海的婚紗攝影市場火熱激戰。大陸本土品牌專攻中低端削價競爭,韓風則勁吹中高端市場,而90年代最早登陸引領風騷的台式婚攝公司,走過繁華,下一步何去何從?台商想靠細緻服務突圍,但已舉步維艱。
1996年登陸上海 蔚成潮流
當時大陸平均工資月薪還只有1、200元人民幣,台式婚攝一套就訂價198元,雖然價格從298元、398元節節上漲,仍供不應求。業者還記得,來拍照的新人就像上醫院,排隊掛號也得等;做婚紗攝影生意就像印鈔票一樣,出鈔源源不絕。
業者透露,當年一套婚紗照的利潤可以高達70%,不過,好日子沒幾年就面臨挑戰。
台式婚攝風格偏好小清新,自然溫馨。圖為上海巴黎婚攝。圖/取自土巴兔網站
衝擊接二連三 台式拍攝招牌褪色
第一波大洗牌是在膠捲進入數位的年代,原本要用錢買的婚照底片,大陸業者全送,等於變相削價惡性搶客,台式婚攝不想淪為低價競爭,試圖用服務取勝,但已經輸掉比價市場。
接連衝擊的是市場模式。大投資的攝影棚規模比美電影片廠,要宮殿、要星際、要花海,市場需求朝夕數變,迫使單打獨鬥的台式婚攝,必須接地氣跟大陸業者談合作。加上電商市場崛起、如今又有O2O(線上與線下),婚攝價格越來越透明化,台商再也無法靠昔日的品牌光環效應撐場。
如今,台式婚攝又面臨最大衝擊,韓劇吹起的韓流帶動韓式婚攝走紅。韓流影響大,新人要求後製要單色背景、不曝白;妝容要空氣瀏海(輕鬆自然)、一字眉、大紅唇,就叫韓風。業者透露,「現在市場上再打台灣牌,就會被排斥」,所以很多台式婚攝,都已經見風轉舵,轉而強調是匯聚大陸、台灣、韓國三地攝影造型的團隊,為的是迎合市場口味。
韓國慕色的婚拍,畫面強調油畫色彩的豐富性,空氣妝容、大紅唇,凸顯韓流。圖/取自韓國慕色官網
大陸婚紗攝影的主流趨勢巨變,市場不完全統計,近半數新人會選擇相對平價的本土品牌,市占約48.62%;而最早開疆闢土的台式婚攝夢工廠,金字招牌逐漸褪色,市占26.72%退居老二,跟快速崛起的韓式婚攝市占24.66%,已不相上下。
但威脅還在後頭,大眾點評發布2015「結婚行業藍皮書」調查顯示,近半年來,韓式婚紗攝影成長逾8.1個百分點,漸成行業主流。
一生一次商機 中高端產品看好
13億人口的大陸市場,一年約有800萬對新人結婚,婚慶市場規模高達人民幣8000億元。一輩子就拍一次的婚紗照,值得花多少錢?
在80年代人均月工資只有7、80元,一張婚紗照就花掉8元(約40元台幣),修圖要收12元,差不多是工資的1/10。對照如今,2015「結婚行業藍皮書」調查顯示,拍一組婚紗照約人民幣8000元(4萬元台幣)已經是普遍行情,如以平均月薪人民幣6000元計,得花掉平均工資1.3倍。
女星陳妍希婚紗照,跟上中式婚服潮流。圖/取自YOKO時尚網
眼看大陸婚攝市場成長,台式婚攝還有沒有機會再力拔山河、重新再起?業者已看開,大陸市場「長大了」,不需要台灣牌,而是需要國際牌。
從一片空白的市場,蓋起萬丈高樓,又歷經大風大浪,台商表示,要在大陸市場守住飯碗,不能只打台灣牌故步自封,台商必需要接地氣,更要國際化。
聯合報/戴瑞芬 報導
聯合報/劉秀珍、柯永輝、葉名軒、吳懿雯 製作
主圖/戴瑞芬 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