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會痛苦,但不改變會吃苦。改變很難,想改變是一件很痛苦的事;在很多時候、我們必須要改變自己!」--馬雲,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
人為什麼要不停的學習?是為了成長與改變。如何判斷自己到底有無改變?有項指標,那就是「痛苦經歷」。
老鷹是世界上壽命最長的鳥類,它的年齡可達七十歲。要活哪麼長的壽命,它在四十歲的時候必須做出艱難而重要的決定。
當老鷹活到四十歲的時候,它的爪子開始老化,無法有效的抓住獵物;它的喙變得又長又彎,幾乎碰到胸脯;它的翅膀變得十分沉重,因為此時它的羽毛長的又濃又厚,使飛翔變得非常吃力。老鷹此時只有二種選擇:等死或經過一個萬分痛苦的更新過程—150天漫長的蛻變。
首先它必須盡全力飛到山頂,在懸崖築巢,停留在那裡,不能飛翔;老鷹首先用它的喙擊打岩石,直到完全脫落,然後靜靜的等候新的喙長出來;它會用新長出來的喙把指甲一個一個的拔掉;當新的指甲長出來後,它會再把羽毛一根一根的拔掉。經歷漫長的五個月以後,新的羽毛長出來了,老鷹又開始飛翔了,重新獲得了再活30年的生命。
不只老鷹,就連視鳥類為天敵的蝴蝶,也有痛苦經歷的蛻變故事。
毛毛蟲在樹上慢慢爬,餓了就吃樹葉,覺得好開心。他覺得當隻毛毛蟲真好,希望這種快樂的日子不要結束。但看見同伴一個個變成了蛹,然後就不見了,覺得好害怕。他不停地想,到底他們發生了甚麼事呢?
小毛毛蟲一直抗拒結成蛹,心裡想:「怎麼可能有比現在還開心的日子呢?」但結蛹的日子還是來了。關在小小的蛹裡面,他覺得好痛苦,開心的日子都不見了,身體不斷遭受各種改變帶來的痛苦。他問自己:「我到底做錯了什麼事情,要遭受這樣的處罰呢?」毛毛蟲覺得自己再也受不了時,忽然間,蛹慢慢地打開了。牠慢慢爬出來,卻發現背後多了雙翅膀。慢慢拍啊拍啊,揮舞起翅膀,忽然間就飛了起來。
從老鷹重生及毛蟲變蝴蝶的故事來看,改變不適於懦弱的人,也不適於缺乏耐心的人。改變是痛苦的,但改變是必須。改變舊思維、舊陋習,以及學習新技能,才能使我們開始一個自我更新的歷程,獲得重生再次起飛的機會。
曾被《時代》雜誌(Time)譽為人類潛能導師的史蒂芬.柯維(Stephen R.Covey),在《第八個習慣—從成功到卓越》一書中,用太空梭飛向月球來比喻改變習慣最難的,就是最初的開始。
柯維說,太空梭從地球起飛的最初幾分鐘內,所承受的重力非常巨大,為了最終脫離引力控制進入軌道,需要的內推力要大於重力和大氣阻力的總和。因此一開始的幾英里所消耗的能量,比往後飛行五十萬英里所消耗的能量還要多。不過一旦太空梭脫離了引力控制,要做其他事情就幾乎不用什麼能量了。
改變所歷經的最大痛苦,就在最開始的自我反省以及踏出的第一步。只要想一下柯維的太空梭升空比喻,我們就只要想像撐一下,只要突破大氣層,過了,一切變得輕鬆容易。
當我體會到《重複的力量》時,也曾分享給親朋好友,並熱情的請大家來幫忙實驗。但大多數人都不認為這方法有用,心裡多少會抗拒改變。後來,當我了解大部分的人本來就習於先說「不」時,我改變了策略,我請對方只要先試試看,重複想像你最近想做的事情三十次就好,就這麼簡單,多數人因此有了小小的好感,願意繼續嚐試下去,結果,心想事成的改變故事就這樣不斷發生了。
如果我們無法改變環境,唯一的方法就是改變你自己。
若不想改變,會有一堆藉口,你若想改變,就會找到一個方法。什麼時候適合改變?德國文學家歌德(Goethe)說:「最好不是在夕陽西下的時候幻想,而是在旭日初升的時候即投入行動」。
你想成為老鷹嗎?
是老鷹就該飛翔天際,怕痛、不想改變就是等死!當我們通過改變而獲得重生後,就能領略新生命的高度。
毛蟲不破蛹,焉能變蝴蝶,孤鷹不褪羽,哪能得高飛,蛟龍不脫皮,何以上青天!
-----------------------------------------------------------------------
圓子夢產品及教育訓練課程 http://wishpower.com.tw/product
Facebook:圓子夢Wish Power
Photo: wypr.org,CC Licens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