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雖有不同的國度與文化,但需求都是相似的,台灣應該發展不一樣的身心障礙者就業模式,公益農業不失為一條出路。
Coco Farm & Winery位在日本栃木縣足利市,起初只是山坡上的小葡萄園,由中學特教班老師川田昇擁有,他擔心身心障礙的孩子無一技之長,畢業後生活會有困難。而在一九六九年申請成立社會福利法人機構,讓身心障礙的孩子能到葡萄園生活、工作、學習,概念有些近似台灣的庇護工場。後來川田昇取得釀酒執照,將葡萄園轉型為葡萄酒廠,擴大規模,此後Coco Farm & Winery成為支援身心障礙者的專門機構,透過提供工作場所與專業照護,讓身心障礙者也能獨立生活;工作內容除了種植葡萄、釀造葡萄酒、整頓田地外,也要求洗衣、煮飯、打掃,訓練身心障礙者生活自理的技能,日常也會有專業指導員負責醫療、服藥等必要的管理工作,讓父母能安心將孩子送來這裡。
台灣的父母多半比較保護有障礙的孩子,但這會讓他們喪失生活自理能力,在這裡住宿生活的小孩,因為有工作,也要遵循規範,要學會忍耐與體驗,反而變得有智慧;我去參訪時看到有日本父母問:「你們有什麼魔法?」工作人員回答:「我們只是幫他們解開了父母的魔法。」令人相當感動。
Coco Farm & Winery的行銷手法也十分多元,早早就引進觀光農園的概念,定期開放葡萄園和酒廠給團體參觀,在每年十一月葡萄成熟季節舉辦收穫祭,請來音樂家演奏,民眾參觀費為三千日圓(約新台幣九百元),每次都大爆滿,成為足利市特殊的觀光活動;農園旁還設葡萄酒餐廳,平日到該處能享用百分百的日本國產葡萄酒料理。二○一○年川田昇去世,現由女兒與女婿承繼父親的理念來經營,年輕人開發網路商店,在網路銷售他們釀造的葡萄酒。我認為,世界上雖有不同的國度與文化,但需求都是相似的,台灣企業雇用身心障礙者,幾乎不脫做麵包、做餅乾的範疇,但我遇過台東、花蓮的支援團體,他們就反映身心障礙者也希望留在家鄉,那就應該發展不一樣的身心障礙者就業模式,公益農業不失為一條出路。
如果企業要雇用身心障礙者,不管是星巴克、7-ELEVEn這類大公司也好,獨立經營的小咖啡館也好,都應從奉獻社會的理念出發,不要只是利益導向,而失去原始經營的初衷,讓顧客感覺到「價值」,企業經營反而可能開出美麗的花朵。
(本專欄隔周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