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砸數億做LED品牌 葉寅夫「鐵牛精神」拚到底 億光轉型一千天 學到的三堂課

砸數億做LED品牌 葉寅夫「鐵牛精神」拚到底 億光轉型一千天 學到的三堂課

周品均

傳產

攝影/陳俊銘

916期

2014-07-10 12:59

億光從製造代工走進品牌已經一千個日子,雖然品牌還沒開始帶來實質獲利,但億光董事長葉寅夫並不氣餒,因為過去三年投入數億元的資金與資源,都會成為品牌之路最好的養分,他堅持,帶著億光的鐵牛精神繼續拚搏下去。

億光從台灣LED的製造代工大王,到如今華人市場LED照明品牌翹楚,這個轉型過程剛好滿一千天。億光董事長葉寅夫砸下數億元步上他所謂的品牌不歸路,這條難走的路,卻讓他對企業經營有新體悟。

二○一一年六月十四日,億光董事長葉寅夫現身台北光電周會場,是他首次站上舞台向所有人展示、介紹每一個印有億光「EVERLIGHT」的LED照明產品,也是他首度公開向全世界宣示,億光從代工製造走向品牌。經過一千多個日子,葉寅夫坐在位於樹林的億光總部八十坪大的產品展示廳接受《今周刊》專訪,談起三年來砸下數億元,不斷從錯誤中學習與修正的品牌之路,他說:「對,打品牌很燒錢,但我從沒有想過要放棄。」


上下一條心  力抗產業不景氣


打從億光宣布要經營品牌的第一天開始,LED業界對於億光的品牌策略質疑聲浪從沒斷過,產業中對於億光終將放棄品牌策略的聲音也沒有停過。「億光的獲利都像是擰毛巾般擠出來的,這樣的企業文化與砸大錢打品牌、做行銷的文化差異很大。」業內人士話說得直白。

外傳億光請吳念真作為品牌代言人就花了近千萬元的成本,而葉寅夫也透露,億光從打品牌以來,每年都要在各個市場燒掉上億元的資金,「你知道嗎?億光每一年要比別人多花兩種錢,除了和日亞化打官司,就是打品牌。」葉寅夫過去三年已經用實際行動說明億光走品牌之路的決心。

儘管億光從一一年開始推出自有品牌以來,每年都比其他廠商多花數億元的品牌成本,一一年至一二年間更是遭遇LED產業產能過剩、景氣陷入寒冬的逆境,億光卻從來沒在財報成績單繳出紅字,看看它過去三年的財報,從一一年到一三年的每股稅後純益(EPS)分別是三.一四元、一.三元與三.五一元,億光在產業陷入低谷時,仍是LED產業獲利王。

億光為何能在大舉擴張品牌、砸重金在行銷費用之際,安然度過LED十年來最寒冷的景氣谷底?葉寅夫看著窗外那兩座佇立在億光總部門口的鐵牛銅像說道:「應該就是我們所有人的努力吧,就像那兩頭牛,是一起努力,不是單打獨鬥。」而這位已經在LED產業打拚三十八年的將領,至今仍每天工作超過十二個小時,絕對不允許自己在辦公室放一張床,累的時候能休息一下,過去,他甚至連午睡的習慣都沒有。

「我從上個月開始會午睡。」葉寅夫拿出自己隨身放在襯衫口袋的筆記本說著,「我會在晚上思考,中午的午睡,讓我晚上思考時頭腦更清楚,只要想到什麼對公司好的想法或策略,我都會把它寫在這個小筆記本上。」

葉寅夫以身作則的勤奮不懈,以及他對團隊的嚴格要求,正是億光品牌能走過一千個日子的原因。業界對於億光善於成本管控的評價,在葉寅夫看來,能不斷找尋降低成本的方式是創造力的展現。


第一堂課  設法降低成本


「我告訴員工,他們必須保持創造力。」葉寅夫交給員工的第一項創造力功課,就是改變產品的結構設計。想要改變產品的結構設計,首先,你要非常了解這項產品中所有材料成本,透過剖析每項產品中所需要的所有用料,才有機會選擇與設計出最具競爭力的產品。

葉寅夫向來扮演嚴師的角色,但他絕不是寬以待己的人,他早在要求員工熟知所有國際原物料、LED產品與製程原料成本的同時,就把這些數字背得滾瓜爛熟,「我記得很熟,你可以隨便考我。」葉寅夫露出難得的笑容,他可以想都不想地將LED封裝製程中需要用到的導線架耗材報價背出來,當中還包括台灣市場與大陸市場的報價。

從一一年LED燈泡大量出現在市面上以來,一顆LED燈泡的價格已經從當時的五○○到六○○元,下降到三五○元到三○○元,近乎砍半的價格意味著LED廠如果不能透過材料成本的改變、製程與技術的精進,很快就會被市場淘汰。

這就是為什麼葉寅夫希望員工能不斷思考,「每個人身上應該要有一把尺和一個秤子,帶尺測量面積,用秤子測量重量。」這是他告訴過每個員工的話,他要億光的每個人都要具備這樣的思考能力,而億光總是可以交出比別人更好成績的祕訣就在此。


第二堂課  低價庫存就是垃圾


億光
即使擁有規模經濟及絕佳的執行力,走這條品牌大道也是一路跌跌撞撞。億光打品牌第一年遇到的不僅是景氣急轉直下、行銷費用大舉攀升,還有嚴重庫存問題。不願具名的業內人士不諱言,「億光當年堆積的LED照明庫存,不知道花了多少時間與心力才清乾淨!」

庫存控管竟然是葉寅夫走品牌之路的第一大障礙,他說:「第一年,我們用生產零組件的思惟做照明產品。」也就是說,大家都覺得LED照明產品既省電又環保,當時認為LED照明需求肯定會快速興起,因此考量到規模經濟的優勢,進行大量生產,結果就是導致庫存問題。

嘗到第一次的失敗,葉寅夫深刻了解,照明產品與零組件屬性大為不同,照明產品具有少量多樣的特性,加上LED元件的技術不斷進步,LED照明產品規格跟著持續增進,意味著這些稱為庫存的舊產品價值每天都在下降,要是把庫存當成黃金就死定了。

「庫存就是垃圾」,葉寅夫不僅常告誡億光員工要謹慎管控庫存水位,他也會親自走訪經銷體系,為的就是教導經銷商庫存管理的重要,「因為我希望我們億光的經銷商都要賺到錢。」

億光自一一年開始在台灣市場主打「EVERLIGHT」照明品牌,一二年就已經成功取得逾三成的市占率,葉寅夫沒有忘記當初決心走品牌的初衷,就是為了要創造一個大中華的照明品牌。「我們有這麼好的LED技術,照明為LED開啟一個全新的世界,也是一場全新的戰役,難道,我們還要繼續把LED照明市場拱手讓給歐美嗎?」

 

億光照明


第三堂課  海外行銷要因地制宜


因此,億光在去年正式進軍中國市場,同年五月,傳出中國重量級照明品牌廠雷士照明下令封殺億光產品,反倒幫助億光在中國市場打開了名聲。葉寅夫知道,億光接下來要做的就是積極拉攏與通路的關係。中國市場讓葉寅夫學會,推廣照明品牌,要懂得因地制宜。

「我們在台灣請代言人、打廣告的行銷方式,在中國絕對是行不通的。」葉寅夫分析,在中國,競爭對手就有幾萬家,要和這些廠商拚價錢,億光一定沒有優勢,因為很多人寧願做不符合安全規範的便宜產品去搶占市場,但我們不行,我們要走得長久,要提供的是有品質、有安全保證但價格合理的產品。

因此,億光在中國的品牌策略跟著轉彎,不以廣告方式訴諸終端消費者,葉寅夫強調:「我們的產品不是路邊攤,而是有品質的店面產品。」億光選擇砸資源在通路的布建,包括強化與當地經銷體系及水電行等通路的關係。

另一方面,億光也相當積極布建歐美的照明通路,不同於中國市場通路策略,億光去年以現金約二.六億元台幣買進的德國燈具廠WOFI,順利拓展在歐洲據點,葉寅夫透露,在歐美市場建通路要花太多時間,因此,億光今年仍會持續尋找通路標的,以收購當地通路方式建構品牌通路。

從製造代工跨入品牌行銷這三年多來,葉寅夫坦言,「到現在還在跟員工一起調適與學習做行銷的心態。」即使打品牌比過去只做製造代工要困難得多,品牌需要投入的資源與回收時間都難以掌控,葉寅夫對於走品牌這條路的態度仍堅毅,「億光有很好的體質做這件事。」至於億光品牌是否成功,「讓我撐個五年、十年的時間,再來評斷成敗。」

 

採GPU架構 台灣業者自製

 

後來通過科技部的推動,2018年新一代超級電腦台灣杉1號上線,以CPU架構叢集為主,滿足各類AI發展工作需要。不過台灣杉1號與相近時期的首部民間超級電腦鴻海HPC相較之下,運算能量明顯較低,且偏重CPU運算也讓應用較為局限。

 

因此,國網中心在2019年上線的台灣杉2號,改以GPU為主的架構,通過更先進的軟硬體架構,服務包括海內外用戶,同時也推動更多元的學術研究專案。更重要的是,這部超級電腦是由廣達、華碩以及台灣固網,分別從硬體、軟體,以及機房網路布建分頭進行,完全由台灣業者自行打造。

 

史曉斌解釋,在軟體方面,傳統超級電腦為了管理方便,一般只會執行一套系統,但台灣杉2號同時整合了多套系統,分別是作為基礎的OpenStack,及Kubernetes與Singularity等容器服務,並使用Slurm命令列介面作為資源調度軟體,滿足更多應用形態,國網中心也正為相關的系統整合技術申請專利。

 

運算能量大 AI產業支柱

 

在硬體方面,史曉斌更是引以為傲,他表示,台灣杉2號的架構效率極高,讓硬體運算性能可以隨著核心使用數量呈現幾乎完美的線性增長,耗損極小。

 

目前台灣杉2號已經為台灣包含學術、醫療、防災、工業製造等多項領域提供了強大的運算能力,推動相關應用發展。

 

面對近來武漢肺炎肆虐,史曉斌表示,國網中心也早在4月透過超級電腦的雲服務專案,集結了超過50個研究團隊,共同發展應對武漢肺炎的策略,專案範圍從基因分析到藥物分析等,協助台灣對抗疫情蔓延、發展抗疫的方法。

 

在醫學方面,國網中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合作,發展AI影像判讀,並最佳化醫院的各種流程。

 

另外,也與台大合作發展新一代的聯邦式醫療AI系統,其特點是,個別醫院可以在確保醫療資料保密的同時,又能共享、共同發展AI運算模型,兼顧訓練數據量以及隱私資料的保護,掃除了過去醫院發展AI管理系統的最大阻礙。

 

另一個協助醫療AI的突破,是與醫療影像新創公司雲象科技合作,發展醫療圖像AI判讀技術。由於台灣杉2號影像專用記憶體容量較一般超級電腦大,因此能一次載入超過10億畫素的醫療影像進行判讀,不需要先切割再合併,如此可以提高判讀效率及精準度。

 

此外,在推動產業的AI技術上,史曉斌指出,目前AI結合IoT(物聯網),在包括工廠產線自動化,以及智慧城市應用都有著墨。他特別提到安控新創公司盾新科技(Umbo CV)這家公司,使用台灣杉2號的雲服務來訓練人體與物體識別能力,可以在機場中追蹤並定位特定的物體以及旅客,該系統也已經被新加坡樟宜機場所採用。

 

史曉斌表示,超級電腦對於業界的幫助,除了可以大幅降低研發成本,幫助各種AI新創發展,同時也降低各種AI應用判讀的錯誤率,讓台灣發展出來的相關應用可以打進國際市場。光是2019年上線的幾個月,就已經提供了超過1000萬個小時的運算時間推動產學發展。

 

產學大結合 布局AI雲

 

同時,科技部在台大、清大、交大與成功4所大學成立AI創新中心,分別就生物醫療AI、智慧製造、智慧服務,以及生技醫療等議題推動技術發展,國網中心與台灣杉2號也全力配合國家政策,幫助學界發展前瞻AI技術,並落實到應用中。

 

史曉斌強調,科技部的6大方向很明確,從生醫、半導體、數位轉型,都缺少不了龐大的運算能量在背後推動,而台灣杉2號超級電腦就扮演重要的角色。為持續推動台灣的產業發展,台灣杉的後續機型也已經發包,希望通過國家隊共同推動超級電腦技術生態的發展。

 

目前國網中心基於台灣杉超級電腦的AI雲「台灣計算雲」(Taiwan Computing Cloud,TWCC)已經累積超過350個產學合作計畫,未來也將進行技轉、成立AI服務公司,屆時3大台灣隊企業都將會參與,共同推動台灣AI產業未來的發展。…(本文節自財訊611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

台灣成為全球第7使用先進量子電腦國家 幕後關鍵推手曝光!

除了技術還有更具威脅的挑戰!台積電下一步須跨越這4座大山

投資人注意!QE還有戲唱,美股Q3可望攀上本波牛市最高峰

延伸閱讀
求償3億!億光控告特力屋等三公司LED產品專利侵權…特力屋提「一個關鍵」回應了
求償3億!億光控告特力屋等三公司LED產品專利侵權…特力屋提「一個關鍵」回應了

2022-11-07

產能大五倍!億光最大的敵人木林森竄出 台灣文青四年打造 中國LED新龍頭
產能大五倍!億光最大的敵人木林森竄出 台灣文青四年打造 中國LED新龍頭

2015-01-22

行銷自有品牌 億光打出聲樂家夫人牌
行銷自有品牌 億光打出聲樂家夫人牌

2011-06-16

葉寅夫:再逼我,就直接把你拿下來!
葉寅夫:再逼我,就直接把你拿下來!

2011-05-26

強硬統制業界的猛虎葉寅夫
強硬統制業界的猛虎葉寅夫

2010-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