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投資 股票 高股息 金融股 存股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家庭主婦自救>小市民自保 四步驟遠離食品添加物

<家庭主婦自救>小市民自保  四步驟遠離食品添加物
外食族常不知不覺讓許多食品添加物下肚,因此點菜時要格外小心。(攝影/陳永錚)

李建興

美食旅遊

攝影/陳永錚、資料來源:《食品安全全書》、餐飲專家、食品添加物專家

856期

2013-07-29 13:56

面對越來越多的食品安全疑慮,小市民更應該要懂得自保,這包括用五官判別問題食品,以及學會看食品包裝上重要訊息,進而動手去除其中的危險因子,才能安心享受食物的好滋味。

「漢堡放了十四年都不會腐壞,要我們當木乃伊嗎?」「連上個學都不安全!台北市抽檢校園周邊販售兒童休閒食品的商店,結果驗出禁用、會損害肝臟細胞的橘色二號色素!」看著電視新聞上強力播放的「食品添加物違規使用」事件,一想起生活中處處是化學品設下的陷阱,當了十多年家庭主婦的林美鳳,胃不禁痛了起來。

難道現代人只能當個「不食人間煙火」的仙人嗎?其實,消費者毋須坐以待斃,「只要我們在面對食物時,把五官都帶出門,就能輕鬆自救!」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一語解除了眾人的憂慮。他指出,日常食物中,可能接觸到的食品添加物有千百種,那些化學名稱念起來拗口又落落長,一般人根本不可能搞懂。但拒絕食品添加物,用不著是化學專家,只要在把東西吃下肚前,用眼睛看、鼻子聞、嘴巴嘗、動手做、頭腦想,進行「感覺食物」、「看懂標籤」、「聰明處理」和「試劑測試」四大把關步驟,就可以將傷害降到最低。

 

步驟一:感覺食物 機警察覺不對勁的食物

 

吳家誠表示,食品添加化學成分除了改善食物品質外,更重要是把東西變得好看、放得久、好吃又便宜。因此只要食品色澤特別鮮豔、口感特殊、不容易腐壞,或是特別便宜,就要當心,不但加了許多食品添加物,甚至已超標使用。

常被電視節目邀約的美食名嘴,現任恩承居粵菜海鮮餐廳負責人林秋香也呼應吳家誠的話,「以前買東西只要帶眼睛出門,現代人則連鼻子、手和嘴巴統統要派上用場。」

林秋香指出,早期專家都會強調,看到食物色澤光亮、海產還能活蹦亂跳,就是新鮮;但在食品添加物充斥的當下,除了用眼看,還得動腦想,尤其看到不合常理的色澤與新鮮度,也要特別小心。

在台中以江浙菜料理聞名的彩色寧波公司總經理鄧玲如則指出,許多五彩繽紛的麵食,都標榜用紅糟、菠菜、蛋黃製成,但其實只要是用天然食材加工,一經烹煮、氧化後,顏色一定變淺,因此上館子若看到端上桌的餃子、麵條還是色澤鮮豔,就要注意。

至於「聞」的部分,鄧玲如表示,很多廉價的食品,連放添加物的過程都十分粗糙,很容易過量,因此有時用鼻子就可以聞出濃濃的藥水味。像是海產、貢丸、香腸等需要放防腐劑、保色劑的食品,若聞起來疑似有藥水味,就千萬不要買。而喝湯時,味道出奇的香,也可能放了過多的香料。

曾在多家大餐廳擔任過主廚的董月花客家人文餐廳行政主廚洪飛龍則進一步提醒,「若眼鼻都分辨不出來,就只好用『口』來把關了。」他認為這是最萬不得已的方法,但人的嘴巴其實很敏感,尤其有過敏體質的人,只要吃了稍稍過量的化學添加物,身體就會分解出唾液來中和。因此若用餐時發現食物有奇異的口感,如蝦仁、丸子、豬血特別脆,或餐後覺得口乾舌燥,就要立即回想食物的來源,避免下次再食用。

 

步驟二:看懂標籤 解讀食品中不正常的成分

 

食品添加物

 

針對外食族,專家建議,除非在有信譽的餐館用餐,否則上中式餐廳點菜,少吃糖醋、蜜汁或醬爆等菜餚,因為這些菜餚會大量使用醬料,而沙拉醬、甜辣和沙茶醬等作料,難保有不少人工添加物。至於烹調方式,選擇清蒸、汆燙為主,食材也越自然越好,以看得到食物原形的菜色為主。

判斷食物有多少化學添加物入侵,除了憑感覺,另一個辦法是看標籤。

衛生機關對於包裝食品,有明文規定附上「食品標示」的訊息,而其中食品添加物的名稱、用途更應被明顯標示出。合格的標示法,是依含量多寡,由高至低列出,消費者可以上衛生署網站,對照衛生署所提供的食品添加物表,了解所購買的食品到底添加了什麼化學品。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法規並未規定食品添加物必須單獨標示,通常都會和食物原料一起列出,因此消費者若發現在熟知的食材(蔬菜、水果、肉、糖、鹽)以外的成分,或標示○○劑、××素,以及以化學或英文名列出的物質,就極可能是化學添加物。

 

步驟三:聰明處理 烹調過程多一步 去除食品添加物

 

聰明烹調

 

吳家誠提醒,某些食品添加物對於部分病患有不良影響,照規定也應該附註,如苯酮尿症患者對於阿斯巴甜代謝能力較差,因此食品中若有此添加物,則應在包裝明顯處標示「苯酮尿症患者不宜使用」。

由於部分食品添加物得以在高溫中去除或溶於水,因此可藉由處理食材的過程,加個小步驟,聰明降低這些添加物的傷害。高雄一位辦桌師傅,就提倡以汆燙法和泡溫水法進行料理。

辦桌師傅表示,汆燙法是指將食材放入沸水中短時間燙一下,隨即取出,因為對於某些食材,熱水比冷水更能溶出有害物質,能減少加工食品中可能含有的防腐劑、漂白劑、殺菌劑、保色劑等危險物質,亦能去除麵類製品可能添加的小蘇打粉、磷酸鹽。

除了有效對抗食品添加物外,汆燙法亦可降低食物中有害物質殘留,如:氨基甲酸酯類的殺蟲劑會隨著溫度升高加速分解而減少毒性,也可以減少蔬菜類的殺菌劑與農藥殘留;降低肉類所殘留的抗生素、荷爾蒙、多餘脂肪(脂肪通常會囤積氯系農藥、戴奧辛等有害物質);減少海鮮類所殘留的環境汙染物(有機汞、重金屬、抗生素)等。

而相對於汆燙法用高溫降低食品添加物,泡溫水法則是慢慢地將化學品溶出。這對於米麵豆製品類食品如麵筋、米粉、凍豆腐、豆皮,醃漬類食品如蘿蔔乾、火腿、榨菜,和乾貨類如竹笙等較有效果。

 

步驟四:試劑測試 有無添加物 只要一試無所遁形

 

食品添加物試劑

 

由於添加物很難從外觀辨別,因此從事烘焙工作多年的歐貝納法式點心經營者郭雅琳和蔡孟書建議消費者,若真的不放心,可以向各縣市衛生局免費索取簡易試劑(鑽石試劑)自行抽樣測試。而常用的有雙氧、亞硫、皂黃、藍吊、紫醛、硝薔和反腐等七大類試劑,使用時只要將欲檢驗的食材切下一小塊或取其浸泡水,點一滴試濟溶液後,觀察顏色變化,若有異則表示有添加物。

儘管毒物充斥,但只要多用心,就能確保吃下肚的食物更安全,何樂而不為?

 

 

採GPU架構 台灣業者自製

 

後來通過科技部的推動,2018年新一代超級電腦台灣杉1號上線,以CPU架構叢集為主,滿足各類AI發展工作需要。不過台灣杉1號與相近時期的首部民間超級電腦鴻海HPC相較之下,運算能量明顯較低,且偏重CPU運算也讓應用較為局限。

 

因此,國網中心在2019年上線的台灣杉2號,改以GPU為主的架構,通過更先進的軟硬體架構,服務包括海內外用戶,同時也推動更多元的學術研究專案。更重要的是,這部超級電腦是由廣達、華碩以及台灣固網,分別從硬體、軟體,以及機房網路布建分頭進行,完全由台灣業者自行打造。

 

史曉斌解釋,在軟體方面,傳統超級電腦為了管理方便,一般只會執行一套系統,但台灣杉2號同時整合了多套系統,分別是作為基礎的OpenStack,及Kubernetes與Singularity等容器服務,並使用Slurm命令列介面作為資源調度軟體,滿足更多應用形態,國網中心也正為相關的系統整合技術申請專利。

 

運算能量大 AI產業支柱

 

在硬體方面,史曉斌更是引以為傲,他表示,台灣杉2號的架構效率極高,讓硬體運算性能可以隨著核心使用數量呈現幾乎完美的線性增長,耗損極小。

 

目前台灣杉2號已經為台灣包含學術、醫療、防災、工業製造等多項領域提供了強大的運算能力,推動相關應用發展。

 

面對近來武漢肺炎肆虐,史曉斌表示,國網中心也早在4月透過超級電腦的雲服務專案,集結了超過50個研究團隊,共同發展應對武漢肺炎的策略,專案範圍從基因分析到藥物分析等,協助台灣對抗疫情蔓延、發展抗疫的方法。

 

在醫學方面,國網中心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合作,發展AI影像判讀,並最佳化醫院的各種流程。

 

另外,也與台大合作發展新一代的聯邦式醫療AI系統,其特點是,個別醫院可以在確保醫療資料保密的同時,又能共享、共同發展AI運算模型,兼顧訓練數據量以及隱私資料的保護,掃除了過去醫院發展AI管理系統的最大阻礙。

 

另一個協助醫療AI的突破,是與醫療影像新創公司雲象科技合作,發展醫療圖像AI判讀技術。由於台灣杉2號影像專用記憶體容量較一般超級電腦大,因此能一次載入超過10億畫素的醫療影像進行判讀,不需要先切割再合併,如此可以提高判讀效率及精準度。

 

此外,在推動產業的AI技術上,史曉斌指出,目前AI結合IoT(物聯網),在包括工廠產線自動化,以及智慧城市應用都有著墨。他特別提到安控新創公司盾新科技(Umbo CV)這家公司,使用台灣杉2號的雲服務來訓練人體與物體識別能力,可以在機場中追蹤並定位特定的物體以及旅客,該系統也已經被新加坡樟宜機場所採用。

 

史曉斌表示,超級電腦對於業界的幫助,除了可以大幅降低研發成本,幫助各種AI新創發展,同時也降低各種AI應用判讀的錯誤率,讓台灣發展出來的相關應用可以打進國際市場。光是2019年上線的幾個月,就已經提供了超過1000萬個小時的運算時間推動產學發展。

 

產學大結合 布局AI雲

 

同時,科技部在台大、清大、交大與成功4所大學成立AI創新中心,分別就生物醫療AI、智慧製造、智慧服務,以及生技醫療等議題推動技術發展,國網中心與台灣杉2號也全力配合國家政策,幫助學界發展前瞻AI技術,並落實到應用中。

 

史曉斌強調,科技部的6大方向很明確,從生醫、半導體、數位轉型,都缺少不了龐大的運算能量在背後推動,而台灣杉2號超級電腦就扮演重要的角色。為持續推動台灣的產業發展,台灣杉的後續機型也已經發包,希望通過國家隊共同推動超級電腦技術生態的發展。

 

目前國網中心基於台灣杉超級電腦的AI雲「台灣計算雲」(Taiwan Computing Cloud,TWCC)已經累積超過350個產學合作計畫,未來也將進行技轉、成立AI服務公司,屆時3大台灣隊企業都將會參與,共同推動台灣AI產業未來的發展。…(本文節自財訊611期,詳全文)

 

延伸閱讀:

台灣成為全球第7使用先進量子電腦國家 幕後關鍵推手曝光!

除了技術還有更具威脅的挑戰!台積電下一步須跨越這4座大山

投資人注意!QE還有戲唱,美股Q3可望攀上本波牛市最高峰

延伸閱讀
先進封裝熱迎來設備需求爆發 ——兼論晶圓級AOI設備廠由田
先進封裝熱迎來設備需求爆發 ——兼論晶圓級AOI設備廠由田

2024-06-26

三大經濟體成長分歧  助通膨回穩 ——高息環境獨厚成長型公司
三大經濟體成長分歧 助通膨回穩 ——高息環境獨厚成長型公司

2024-07-03

電影《腦筋急轉彎2》市場撞擊 ——兼論車用連接器公司胡連
電影《腦筋急轉彎2》市場撞擊 ——兼論車用連接器公司胡連

2024-07-10

低軌衛星成就台灣風華 ——兼論電子銅箔廠金居
低軌衛星成就台灣風華 ——兼論電子銅箔廠金居

2024-07-17

後疫情時代下的醫材經濟 ——兼論聯合骨科、愛派司2家公司
後疫情時代下的醫材經濟 ——兼論聯合骨科、愛派司2家公司

2024-0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