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在台北國際書展的演講結束後,有一位聽眾趨前問我:「我讀你的文章有一段時間了,可是我搞不懂你是那種顧問。你到底跟其他的管理顧問有什麼不同?」
這實在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我想必須先釐清顧問的本質。首先「管理顧問」這個職業的涵括的範圍太廣泛,定義又很模糊,我相信十個人聽到「管理顧問」這個工作時大概有十一種認知。
簡單地說,管理顧問試圖協助企業管理者解決其所面對的經營管理議題。本質上是在將顧問個人或其組織的資訊、經驗、知識、方法傳遞給客戶,希望客戶在擁有這些之後能解決其問題。基本的類型有幾種:
1.維他命型。以傳授觀念、態度、與經驗為主。許多人認知中的顧問就是「講師」,侃侃而談,但是談完後的體會與應用端看個人造化。就好像本身身體不錯,沒病沒痛,固定吃維他命可以強化體質,所以只要個人天資聰穎,能夠舉一反三,身體力行,多聽聽不錯。但要能消化吸收,要不然維他命吃多了不只是浪費,甚至會吸收不良,引發不當後果。更糟的是如果已經有病痛不就醫,只希望多吃維他命就可以改善,如此只會延誤病情。
2.健檢型。相較於維他命型顧問提供的是通用與標準化,此類型的顧問會花時間了解客戶問題,運用各種方式與工具進行分析診斷,提供一個外部的評估與分析。但是就像健康檢查從三千元到三十萬都有,檢查的範圍、方式、工具、與時間差異極大,而且檢查者的經驗與判讀十分重要。最重要的是,健檢完拿到的是一份報告,知道自己有哪些不好,但是聽完分析與建議後,請自行調整,定期追蹤。對釐清問題或許有幫助,但沒有解決。
3.治療型。此類型的存在就是要動手解決問題。治療的面向著眼於企業策略、組織、流程、系統的改善與建置,輔以企業內個人能力的強化。就好像醫師替病人治病,不管是服藥、開刀、或是器官移植,都是醫師來執行,病患配合。治療者的經驗與執行當然是十分重要,除此之外治療效果能否持續,其實跟病人治療後的態度與行為是否真的改變高度相關,就好像做完心導管手術,如果保持跟以前一樣大魚大肉,結果可以預期。
4.教練型。近幾年很夯的一類。教練們的特徵是問問題,激發潛能,但是答案要選手自己努力自己找。教練協助選手釐清目標與方向,但選手要自我要求與突破;碰到挫折時教練從旁鼓勵、提醒、甚至於叫罵。當教練容不容易?看看職業運動的教練就知道了。值得一提的是,企業教練比較不像運動的教練,他們通常不會提供比賽的策略與調度。
5.工具型。針對特定的問題,提供具體的解決方案與工具,例如公關顧問、人力仲介。工具型的顧問通常學有專精,在特定的領域具有相當的知識經驗、人脈、或權威。如果你清楚需要解決的問題,適任的工具型顧問能有效的協助完成。工具型的顧問通常是任務導向,有需要才用,完成就閃人。也可以稱這型為「殺手型」:快、狠、準,不囉嗦。但是就好比鎖螺絲不能用鐵錘一樣,身為客戶要分辨運用此型顧問的限制與範圍。
介紹完顧問的類型後,下次我會進一步分享顧問業的挑戰與未來的可能做法。
---------------------------------------
你喜歡這篇文章嗎?歡迎轉寄分享、留言或按下一個「讚」!
如果想進一步了解更多有關企業策略、轉型、或創業的機會與經驗做法,歡迎與我聯絡steve.lin@aspectmgm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