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位處新北市深坑,兩年前才設立自有產線的小工廠,憑什麼獲得全美二十年來前十大最佳投資報酬率的高科技公司青睞投資?
德微科技是一家成立十七年的小公司,在二○一○年才設立工廠,在此之前,德微所銷售的蕭特基(Schotkky)整流二極體產品,悉數交由衛星廠代工生產;外界不知,投資德微的達爾科技(Diodes)大有來頭,是全球主要整流二極體供應商之一,過去二十年的投資報酬率高達八十六倍,是全美二十年來投資報酬率排名第七的那斯達克(Nasdaq)掛牌公司。
張恩傑創業成功,德微科技小兵立大功,獲美商青睞投資。
率先引進晶圓 搶得先機
去年六月,達爾投資德微,當時取得二四%股權,之後一路加碼,如今持股比率已達三五%。達爾投資德微的平均成本達每股三十二元,國內法人指出,若以達爾投資德微的時間點,其投資價格的本益比逾三十倍。不免讓人好奇,達爾為何會看上一家僅兩年生產經驗的工廠?
這個答案,在達爾投資德微的新聞稿中明白指出:德微目前是達爾的供應夥伴,未來雙方將透過此次投資加深合作關係。投資德微,在於其擁有特殊的自動化封裝能力,透過這層合作,可確保公司保有足夠產能。
目前達爾是蘋果、三星最重要的整流二極體供應商,供應量超過五成,因此,獲達爾青睞投資的德微,也成為兩大廠重要代工夥伴之一,對德微意義重大。
一直以來都採委外生產的德微,兩年前決定自設工廠,朝自動化這條最難的路走。走進德微的深坑工廠,只見數十支機械手臂不停進行焊接,規律且一致,透過監視器,就能隨時掌握情況。廠內機器人與公司一百名員工數量相當,是這家工廠讓人印象深刻之處。
打造這座自動化工廠,正是德微董事長張恩傑,他自小家境貧窮,「小學午餐時間,我都獨自躲在角落吃便當,因為最常出現的菜色就是辣椒拌飯。」這是他最深刻的童年記憶,直到現在,張恩傑每次用餐仍會準備大量的辣椒醬,提醒自己出身貧窮。求學期間,每學期註冊費多半得向親友借錢,直到退伍進入華興電子,他為補貼家用,還趁著晚上或假日兼差當補習班老師。這一切,終讓張恩傑一圓創業夢想。
一九九五年,張恩傑創立德微科技,公司代理在電子商品已被大量採用的蕭特基整流二極體,其上游原材料──蕭特基晶圓,正是由德微率先引進台灣,奠定公司往後發展基礎。
○二年,德微決定朝製造邁進,張恩傑找上海堂福電子,請它提供設備與生產線作業員,德微則派駐五十名員工,負責參數設定、管理與品檢。
沒有自己的工廠,德微年營收卻能逼近十億元,躋身國內整流二極體前四強。然而,○八年初,他發現堂福電子農曆年後,因員工返鄉未歸,缺工導致工廠產能閒置;那一年,員工返回工作崗位的比率竟低於六成。
張恩傑預估,中國工資上漲是大勢所趨,而且極可能在幾年內發生,因此他認為,採自動化生產的無人工廠將是勝負關鍵。
但自動化談何容易,一直以來,生產整流二極體就是仰賴大量人力的行業,人力占營運成本比重達二○%,德微的衛星工廠堂福電子,光為應付德微訂單,就得養近千人。
自動化,對整流二極體業者相當困難,第一難,在於成本,不僅需要新購設備,連舊有的模具等設備也得從頭買過,龐大的資本支出讓業者卻步。而且,採用自動化生產,現有人員的生產觀念得「洗腦」,員工的反彈也是問題。
「好在,當年決定朝製造發展,並沒有和同業一樣,選擇自行到中國設廠。」張恩傑指出,如今才能讓德微能夠全無包袱朝設備自動化的路前進。
拚自動化 成本低、良率高
第二難,則考驗管理者的決心。張恩傑不諱言,投資自動化設備,一定會未蒙其利先受其害。以德微為例,設立自動化工廠隔年,就遇上獲利大幅縮水困境,公司全年淨利較前一年只剩下三分之一,原因在於自動化是門全新的功課,「在設置自動化生產線時,我就已經打定主意,短期的衝擊是必要之惡。」
卻也因為克服這兩難,以整流二極體人力需求最大的前段封裝製程來看,如今德微靠著自動化製程,已減少四分之三的人力。德微稽核室副理黃美君指出,整體而言,可超過六○%的人力取代效果,生產良率並提高約三個百分點。
也因此,定位為整流二極體ODM(委託設計製造)廠的德微,能夠獲達爾青睞投資,富邦投顧即指出,對達爾這樣的國際IDM(整合元件大廠)廠而言,投資具自動化生產能力的德微,可取得充足且品質穩定產能,並降低成本。而德微也順勢打進蘋果、三星與英特爾等一線國際客戶的供應商行列。
此外,今年起,德微已接獲兩家韓國汽車大廠的訂單。德微計畫再投資四億元,持續在台灣擴充自動化生產線,除滿足達爾持續的訂單需求,張恩傑認為,未來LED照明市場與雲端商機,對蕭特基二極體的需求將會更大。
德微科技
成立:1995年
資本額:3.93億元
營業項目:整流二極體ODM
2011年營收:8.55億元
2011年EPS:0.5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