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中國股市由金融與地產領頭的局面,隨著中國政府祭出調控措施後,風采漸褪。取而代之的,是能夠滿足十三億人口需求的產業,旅遊休閒觀光產業,就是最具投資前景的行業之一。
總計,二個月內,人行三度調高存款準備率,一次調高利率,連續的緊縮政策,使得市場資金投放受到相當的抑制,更大的影響,是市場對於股市的偏多心態戛然而止,取代的是一片利空的訊息。
十九日就傳出保險資金在一周內贖回超過人民幣一百億元的共同基金,雖然贖回比率占十一長假前的總申購金額偏低(約五%左右),但是有政策偏空的聯想性。
在二八○○到三千點間整理
人行的連續緊縮與物價上漲的壓力絕對脫不了關係,至少就CPI(消費者物價指數)公布的數字而言,年增率逐月攀升,十月CPI已創下二十四個月新高,預估十一月將繼續走揚。以過去人行對付通膨的政策模式,連續升息是壓制通膨預期的最佳方式,雖然短期有陣痛,卻可以讓市場先行休息調整。因此對A股的後勢仍維持樂觀的看法,預估短線A股指數將在二八○○點到三千點間整理。
過去,金融及地產是大盤趨勢的重心,現階段這二大產業都有政策利空的干擾,地產股的干擾將更為久遠,金融股則是短空長多。而升息的結果將導致利差擴大,二○一一年中國銀行的獲利可望成長超過三○%。
中國經濟有一個因素是絕對要去注意、且要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那就是十三億的人口。只要可以滿足十三億人口的食、衣、住、行及休閒的產業或公司,就是最具前景的投資標的。
過去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中國已經脫離物資匱乏的階段,取而代之的是所謂的消費升級,而消費升級的代表產業之一是旅遊休閒觀光產業,儘管這部分台灣投資人相對陌生,但在A股卻是一大值得關注的產業。
讀者對電影「阿凡達」的科技動畫應該是印象深刻,其中就有取材中國湖南張家界的世界級景觀,而這個影響所及,單單由台灣出發到張家界旅遊的人數每月達一千五百人以上,使得長沙成為兩岸直航的另一個重點城市。
中國的旅遊業發展歷經了三個不同的階段,即入境旅遊、國內旅遊及境外旅遊。過去由於外匯短缺(這點與台灣當年的出口替代產業累積外匯的政策支持是非常雷同的),國家政策大力推動入境旅遊,累積外匯收入,使得常年以來中國都是旅遊貿易順差的情況,但是在○九年此一情況發生逆轉。
根據中國外匯管理局的統計,○九年上半年,入境旅遊外匯收入為一八二.四六億美元,出境旅遊支出為二一○.九三億美元,中國旅遊業首度出現旅遊逆差,旅遊業首度出現逆差的最重要因素,當然是跟國民所得有關。
依照國際經驗,人均GDP在一千美元時旅遊開始明顯增加,人均GDP達二千美元時,休閒需求拉開序幕,人均GDP達三千美元時,度假旅遊驟升。○六年中國人均GDP為二○四二美元,因此○六年是中國發展旅遊業的重要分水嶺。
中國的旅館行業在一九九八至二○○四年間出現連續七年的虧損,這段期間正是全球經濟出現停滯或衰退的時期,而在○五年中國的旅館行業終於轉虧為盈,一方面是受惠於國際景氣的回溫,更重要的是國內旅遊需求的強勁增長。
○四年中國宏觀調控結束後,國內旅遊人數開始出現爆發成長,過夜旅遊人數在○四年出現一八%的年增率,國內旅遊人次正式突破一億人次,到了○九年國內旅遊人次竟然高達十九億人次!
旅遊業帶動消費、房產成長
龐大的旅遊熱潮,一方面帶動了中國內需消費,另一方面則是衍生出相關需求。包括汽車、交通及住宿等民生基本需求的重大產業,甚至帶動了相關的房地產景氣。例如位居中國西南高山的麗江地區,旅遊業不僅帶來巨大的觀光收入,近十年來房地產更是受惠數十倍的成長。目前中國的A股市場,旅遊休閒產業的上市公司約有一一三家左右,部分公司同時具備了資產題材,因此受到近期房地產業的利空影響,使得旅遊休閒產業類股股價也受到部分的干擾。
但就主要業務而言,營收成長性仍維持三○%以上,而隨著中國人均所得的穩定增長,旅遊休閒產業的盈利能見度相對是比較可預期的。以目前二十到二十五倍的本益比而言,預期未來的獲利空間將超越大盤。
旅遊業的發展過程除了帶來上述所提的影響及投資潛力外,還有重要但是卻無法量化的消費外溢效果。也就是旅遊除帶來消費觀念升級,同時也會逐漸改變日常生活的消費習慣,以及對消費品質的要求,進而帶動產業升級的最重要原動力,這才是長期看好中國經濟的最重要因素。
(作者為長期觀察大陸股市的台灣資深研究員)
▲中國人均GDP增加,帶動觀光休閒產業商機。(攝影/劉咸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