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雖這麼說,但進駐之後的開源節流動作,恐怕從沒停下來過,今年七月,連虧九年的中國時報,終於出現單月盈餘。時值蔡衍明一手催生的《旺報》即將出刊,對蔡衍明或中時報系來說,也算雙喜臨門。
「雖然數字不多,但總算是個里程碑!」某中時高層私下表示。事實上,《中國時報》六月分本業營運已見轉虧為盈,但業外虧損仍超過本業獲利;時至七月,則本業、業外同步獲利,正式終結連虧九年的難堪紀錄。
對於由虧轉盈的成績,時報內部普遍定調為「節流有成」。而據資深媒體人的觀察,造就「中時賺錢奇蹟」的原因,除了先前的裁員動作外,極可能是從紙張及印刷成本的嚴格控管著手,「簡單說,就是減少發行量啦!」他分析,一份報紙的印刷、紙張成本約為十元,「少印報紙,才有可能短期內大幅降低成本。」
但他也強調,對於報紙來說,減少發行量意味著犧牲影響力來換取帳面平衡,長期下來,對《中國時報》廣告效益是否造成扣分,有待觀察。「少印報紙就能賺錢的道理,《聯合報》不會不懂,但他們顯然沒有這麼做,因為有所顧慮啊!」
的確,雖然節流有成,但在「開源」的部分,中時內部仍不敢過度樂觀,內部人士指出,未來營收能見度目前仍然不高,「即使七月賺錢,但不敢保證未來幾個月都能繼續賺錢,至於全年業績,擺脫虧錢命運的機會更加渺茫。」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購併中時集團只差臨門一腳、最後時刻才被蔡衍明橫刀奪愛的壹傳媒集團,旗下《蘋果日報》近日也有高調慶功活動。七月三十一日,《蘋果日報》執行長葉一堅請全報社吃晚餐,甚至強調「吃什麼都行,無上限,公司埋單」。原因是《蘋果日報》近日的廣告爆出大量,光是八月一日星期六,單日廣告業績就一舉破了兩千萬元,締造台灣報界史上最高紀錄!就連報頭蘋果LOGO的位置,也賣給麥當勞,換成了Kitty貓的圖案。而且從這一天開始,每天還要加印二.五萬份。
一方終結九年虧損,一方則大肆慶祝業績新高、宣告發行量持續擴增,時點雖屬巧合,但難免予人互別苗頭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