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進福總是比同業提前看見下一個戰場,他不惜巨資建置CAS設備,拿下台積電等科技大廠市場;擺脫過去供貨不穩的困難,成功拿下新竹以北所有量販店的通路;近日,又搶進全家便利商店供貨單。一個小水果販,如何在不景氣中,成為年營收10億元的水果大王?
只要是台積電的員工一定知道,在員工餐廳裡,要想吃新鮮的水果,就會想到「福和生鮮」,因為這個攤位賣的水果又漂亮又好吃。但台積電的員工恐怕不會知道,這既甜又大的水果得來不易,福和為了在此設櫃,花下的成本難以計算,但也因為董事長邱進福千方百計希望得到台積電的認可,才造就今天「水果大王」的地位。
CAS加持 科技廠聞香而來
為了打進台積電,邱進福費時三年,在工廠設立符合CAS認證標準的檢驗室,所有水果在切片前,要先在攝氏五度以下的冷藏庫預冷,再依序經過殺菌、超音波、氣泡式三槽清洗,才能進入切片程序。
每份水果切片完還要通過金屬檢測器檢測,出貨前,還要通過大腸桿菌、生菌數等檢驗,才能出貨,終於成為台灣第一家通過CAS認證的切片水果廠商。
CAS一通過,邱進福立刻打進台積電這家最具指標性的廠商,緊接著廣達也主動聞香而來。接下來宏達電和友達員工餐廳也已準備導入福和的切片水果,就連警政署、新聞局、外貿協會等會議用水果盒,也開始常常向福和生鮮採購。
這是福和最重要的一役。但儘管已經坐穩龍頭,每天深夜時分,多數人都已進入夢鄉,位於台北縣中和市連城路靜巷裡的福和生鮮農產公司還是燈火通明。
一輛輛二十噸的大卡車,滿載著從關廟、雲林等水果產地新鮮採收的鳳梨、西瓜,緩緩駛入。這時,驗貨人員得趕緊清點從產地送來的各項水果,並核對家樂福、大潤發、好市多等量販店傳進來的訂單。不夠的量,要立刻通知在台北果菜批發市場待命的採購人員,在凌晨三點半,果菜批發市場開始拍賣時,進場買貨。
位於台北市萬大路的果菜批發市場,是目前全台灣交易量最大的果菜拍賣市場,每天凌晨,在這裡買賣、交易的水果批發商高達一千多位,水果交易額前幾名的大型水果批發商,年營業額頂多約五千萬元。但福和生鮮農產每年賣出的國產水果營業額卻超過十億元,在台北果菜批發市場的水果交易量,三十多年來,年年拿第一,比市場老二的水果交易量足足多出約二十倍。「台北果菜批發市場水果交易量排名前三十大的水果批發商,一年加起來的營業額,才有福和生鮮十億元的規模。」本身也是大型水果批發商的農委會農產運銷顧問王茂夫說。
抓準買賣時機 創造水果高利潤
一臉黝黑的邱進福,是嘉義縣中埔鄉的農家子弟。民國五○年代,中埔鄉是全台柳丁產量最多、品質最優的產地,當時整個中埔鄉大約有三、四十位小農採收的柳丁都集中給邱家收購,邱家收購至一定的數量之後,再透過大卡車,一車車的運送到台北果菜批發市場銷售。
水果是易腐、易爛商品,從產地採收到市場拍賣的時間若掌握得不好,就會造成水果大量的損耗,利潤更會被嚴重侵蝕。偏偏在民國五、六○年代,台灣通訊還不發達,所以邱進福的父親認為,需要派一個人到台北中央市場坐鎮,就近在第一線掌握批發市場水果交易的情形,並以最快速度回報給產地知道,讓產地後勤採購人員每天都可以掌握最精準的資訊。於是當時年僅十六歲的邱進福,被要求到台北洛陽街舊中央市場的水果批發商當會計,以便一邊當會計,一邊就近掌握台北批發市場水果即時的銷售資訊,再發電報回傳給嘉義的父親。
學商的邱進福踏入果菜批發市場後,學到的第一課,就是抓準水果買賣的時間點。他觀察到,水果在盛產期時,由於採收量較多,供過於求,進貨價通常會比較便宜。像美國蘋果、香吉士等耐儲存的進口水果,常常在盛產期時大量買進儲存,等盛產期過後才釋出,總是能賣到比較好的價格,創造更多的利潤。
於是他便學習美國香吉士的作法,選擇耐儲存的柳丁,在柳丁盛產期時先從產地大量買進,儲存個三、四個月,等柳丁盛產期一過再釋出,盛產期過後再出貨,每公斤可多賺五至十元,「現在大家都學會這一招了。」他說。
邱進福更是台灣第一位把水果拍賣的包裝,從竹籃筐改用十八公斤紙箱裝盛的改革者。他說,早期台灣水果從產地送到果菜批發市場拍賣都是用竹籃筐包裝,把底下的水果都壓壞了。眼尖的他,看到美國進口香吉士早已改用十八公斤的紙箱包裝,於是模仿香吉士的紙箱裝盛水果,結果卻被香吉士控告違反《商標法》。他笑稱,「我是台灣第一個被控違反《商標法》的人。」幸好台灣當時還沒有《商標法》,所以沒事。
真正讓邱進福從果菜批發市場的水果行老闆,蛻變成台灣「水果大王」的轉折點,正是量販店快速在台崛起。
民國七十八年,萬客隆進軍台灣,直接進到台北果菜批發市場挑選水果供應商。每年水果交易量總是第一名的邱進福,立刻被挑選為萬客隆的水果供應商,緊接著家樂福、大潤發、好市多進入台灣量販店市場,要尋找水果供應商時,邱進福都雀屏中選。
搶搭量販風潮 水果攤販變身龍頭
與量販店合作之後,水果採購量大增,邱進福為滿足量販店平價、搶鮮的需求,再度創新改變水果採購的流程,跳開果菜批發市場的拍賣機制,直接到產地採購水果,直送量販店,壓低採購成本,成為台灣第一家供應「產地直送」水果的批發商。
邱進福開創產地直送的採購流程之後,由於省掉中間層層剝削,而且水果採購量達經濟規模,所以有辦法直接以二十噸的大卡車直送台北,降低運輸成本,「現在國內單一水果行口,採購量有辦法直接用二十噸大卡車送到台北的少之又少。」
福和在大台北地區則有多達二十多輛五噸的小貨車,像內湖大潤發等業績較好的店王,每天甚至要配送二至三次,幾乎是隨叫隨到,缺貨率很低。
目前,產地和邱進福合作,兼做中盤的果農和產銷班有高達三、四百個。普遍來說,國內水果批發商若在產地能掌握一百個果農或中盤,就已經很了不起了。
與水果為伍三十多年的邱進福,挑水果技術當然一流。像鳳梨,他說只買第二年生的鳳梨,吃起來肉質比較細、比較甜,從外觀看,第二年生的鳳梨,個頭比較小。「西瓜就要買青綠色的,因為表皮較青綠的西瓜,代表長在瓜葉下,太陽晒得比較少,水分較多,」他說完手指一彈,就能判斷瓜質的好壞。
目前家樂福、大潤發北區三十六家賣場以及好市多全台五家賣場,有超過一半的國產水果都是由邱進福供應。邱進福每年賣出的水果營業額也跟著量販店店數快速成長而倍增,六年前年營業額約三億元,去年則已衝破十億元。
今年起,福和生鮮再度攻城略地,成功打進全家便利商店通路,讓福和生鮮切片水果產能迅速成長。目前福和以每盒三十五元的水果便當形態,進軍全台二千多家全家便利商店通路,搶攻女性客層。
邱進福說,該公司目前切片水果每天出貨量約二萬盒,產能已接近滿載,預估今年單是切片水果的營業額就可衝到一億元,九百坪的工廠早已預留第二條、第三條生產線空間,準備隨時擴充產能。
在台灣水果市場闖蕩三十多年,從嘉義中埔鄉的柳丁農之子,變成台灣水果交易量最大的水果大王,邱進福從不以此自滿。他說,台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後,進口水果紛紛來攻,台灣水果也要走出去。
現在邱進福已準備起飛,要把台灣精緻水果攻進南韓、日本市場。
打敗不景氣的祕訣:
1.砸重資,建置先進成本,成功切入台積電等指標廠商
2.鞏固量販店通路
3.掌握產地貨源
邱進福
出生:1954年
現職:福和生鮮農產董事長
年營收:至少台幣1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