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台灣第一 神祕大亨 長春集團董事長林書鴻

台灣第一  神祕大亨 長春集團董事長林書鴻

2008-06-05 16:58

長春集團董事長林書鴻,台灣有這麼一個集團,一年營收超過1400億元,比聯發科還多出650億元,是僅次於台塑的化工集團。集團的三位創辦人,當年用三台腳踏車創業,如今年賺160億元以上,旗下大連化工每股淨值104元,超越股王宏達電與聯發科,是全台淨值最高的公司。身為這麼大的集團,股票卻是永不上市!令許多投資人扼腕。《今周刊》獨家專訪這個神祕的石化王國,為你揭露林書鴻這位神祕大亨精采的故事與經營哲學。

如果說長春集團,是台灣有史以來最神祕、最不為人知的企業集團,相信沒有人可以投反對票。

長春僅次於台塑,是台灣規模第二大的化工集團,但卻毫無社會知名度!長春去年集團總營收超過一四○○億元,比台灣首大IC設計公司聯發科還多出六五○億元,但是翻開各大財經專業媒體,兩年多來,幾乎沒有任何有關長春的新聞。

長春集團旗下總共有二十四家公司,三大旗艦公司則為長春石化、大連化工,以及長春樹脂,去年每股盈餘分別達十一.九八元、三十六.○七元、十五.二五元,稅後純益總計超過一六○億元。一年可以賺上好幾個股本的公司,卻從來沒有記者能夠深入探訪。

根據去年財報,股王宏達電每股淨值為九十七.八四元、聯發科為八十二.五六元,是所有上市上櫃公司中最高的前兩名,但是未上市的大連化工,每股淨值竟高達一○四元,可說是全台冠軍!至於同樣選擇不掛牌的長春樹脂,每股淨值為六十五.一六元、長春石化五十五.三元,比起全台首大民營企業鴻海的五十五.七五元,絲毫不遜色。

美國股神,也是全球首富巴菲特,從一百美元白手起家,四十五年來,讓波克夏海瑟威公司成長幅度高達一萬倍!長春當初的創業資金比股神還要少一半,只有五十美元,但近一甲子來專心致志於化工產業的成果,光是三大旗艦公司淨資產就超過六四四億元,超過一億倍的驚人爆發力,不輸股神。

長春在石化領域以產品線多角化出名,從合成樹脂、特用化學品,乃至於從工程塑膠跨入電子化工材料,是最上游的原材料大戶。如果少了長春,鴻海的連接器就要另覓供應商,一年受影響的營業額在千億元之譜。

至於一年能熱賣四千萬雙、色彩鮮豔的CROCS(俗稱布希鞋),台聚雖為主要概念股,但原料醋酸乙烯,全台只有大連化工獨家供應。也就是說,暢銷全球九十個國家的布希鞋,包括美國總統布希腳上那一雙,都是由長春出品。

長春還生產高純度環氧樹脂、半導體及面板用的顯影劑與稀釋劑,以及半導體用的高純度雙氧水,都是台灣兩兆產業製程中不可或缺的關鍵物料,台積電、聯電也都是長春大客戶。

擁有如此突出獲利、高股東權益報酬率、深遠影響力的長春集團,卻從未有人能一窺堂奧,甚至連創始人、經營者全都低調不出名,實在令人好奇。

「我們什麼新聞都看不到!」高齡八十一歲、長春集團創辦人林書鴻笑說,最近有很多人到了長春大陸廠參觀,都非常讚歎於長春龐大的規模及高效率廠房管理,因為他們從來無從得知長春的驚人實力。

與林書鴻一同走過五十九個年頭的工作好夥伴、長春另一位創辦人鄭信義,在接受《今周刊》專訪時說,「我本來都不敢出來!我一輩子沒有在媒體上出現過,一直希望保持這個紀錄!」

沒有公關、沒有廣告、沒有多餘關係,這是長春近乎封閉的經營思惟!林書鴻說,他一直很仰慕奇美創辦人許文龍,但幾十年過去了,卻從未拜訪過本人。

鴻海董事長郭台銘是長春十餘年的大客戶,鴻海在深圳、昆山工廠中,製造出貨給戴爾、惠普的高品質連結器,其塑化原料都是不遠千里,從長春高雄仁武廠海運過去的。但是,郭老大跟長春老闆們一點都不熟,最近才難得在馬英九總統就職國宴上碰到一次。

與王永慶、許文龍一樣,台灣第一代企業家擁有相近的傳統思惟。產品品質好、價格低,就不怕客戶不上門,他們不想要、也不需要花時間經營關係,並且嚴禁業務人員拿回扣、參加不必要的應酬。


 
第五級領導人特質
低調謙虛以及高度專業的領導

如果以美國管理大師柯林斯(Jim Collins)在《從A到A+(Good to Great)》一書中提出的「第五級領導人」概念來看,林書鴻與鄭信義低調謙虛的領袖氣質,以及高度專業的經營精神,可說是完全吻合。

如果再用柯林斯另一本名著《基業長青(Build to Last)》理論來分析,長春與奇異、惠普、新力、沃爾瑪、迪士尼、IBM等美國大企業一致,都是在固守核心本業的同時,又設定明確動人、振奮人心的大膽目標力求進步。最關鍵的是,這些聚積長久文化與經驗的老牌公司,都致力於造鐘,而不光想著報時。

「這三個人真是寶,可以超過半個世紀攏無冤家(都沒吵架)、沒拆夥!」台塑集團創辦人王永慶,曾經如此評論長春三位創辦人。

 
長春三寶合作一甲子
三人的合作情誼勝過親兄弟!

林書鴻、鄭信義,以及九年前過世的共同創辦人廖銘昆,三個人都肖龍,都畢業於日治時代的台北工業學校(現台北科技大學前身)。三位超級好朋友,在民國三十八年開始創業。

「這是全世界都找不到的合作故事!」零距離觀察三人互動的大連化工總經理陳顯彰笑著說,沒有任何一家公司的合夥老闆,可以在一起近六十年之久!

「春」字可以看作「三人日」,解釋為三個人每天在一起,「長」則是長長久久的意思,這是一甲子前,一位國學大師給長春的精準命名!有魄力也有機運,讓長春得以基業長青,在石化業長年動盪的景氣中,走過了悠悠歲月。

「這麼老的公司!這麼多年的合作,他們三人的合作情誼勝過親兄弟!」李長榮化工第二代、現任董事長李謀偉說,他小時候就非常欽佩長春的創業故事。

「賠錢的時候,要一起合作簡單,但賺錢的時候,就難了!」林書鴻笑著說。長春從未虧過錢,三個人也沒有計較過,難得有經營上的歧見,總會彼此溝通妥協,深入了解對方想法。最後決議達成時,縱使其中一人一開始持反對的意見,也會盡全力幫忙,不會袖手旁觀。

林、鄭、廖這長春三寶,對於愈大規模的投資案,會討論愈久、愈緩慢。舉例來說,苗栗一座耗資九十億元的電解銅箔廠,因為投入的資金很大,討論了三、四年之久,才能下決定,但一座二十、三十億元的化工廠,可能很快就有結論。尋求共識的過程雖然謹慎,但長春真是路遙知馬力,三人同心走過了漫漫長途。

 
用三台腳踏車創業
一台腳踏車換得長春三分之一股權

鄭信義與廖銘昆,是從小學就認識的好同學,林書鴻雖然也念台北工業學校,不過彼此間卻不熟,直到在一場廖銘昆姊姊的婚宴上,三人互動才多了起來,進而決定一起創立長春樹脂。

他們起家的地方,是在現今台北市中山北路與民權東路口,「全台北第一個工廠聚集地」的鐵工廠。創業的資本,則是來自三個人拿出價值五十美元的三台「Philips」腳踏車。
 
鐵工廠是鄭信義父親的事業,三位年輕人加上四名員工,趁著夜間鐵工廠休息時,開始生產電器插頭用的電木粉,天亮了還要把工廠設備洗乾淨,一切歸回原位。當時這種最新式、顏色漆黑的塑膠粉,直到現在,還廣泛用在各式各樣插頭上。

想起當年沒有討價還價,一人一台腳踏車,就換得長春三分之一股權,鄭信義感慨地說,長春現在跟外國公司談合資,一點一滴都要算計,比例上絕對不能吃虧,「我們三個,小時候真的很單純!」

長春早年是台灣第一家利用天然氣生產甲醇的化工業者,還曾經獨家生產雙氧水,也在台灣獨力開發聚乙烯醇,各項研究成果,不僅向住友、拜耳、杜邦等國際大廠證明了實力,更使這些一直仰賴進口的產品,得以在台灣生產,成為戒嚴時代政府力行「進口替代」政策下的開拓者。

 
石化業的愛迪生
最愛泡在實驗室的燒杯與試管之間

「感覺起來,林董就是一個很technical(技術性)的經營者!」石化南霸天、奇美實業總經理何昭陽說得直接。

長春每年的研發支出約達年營業額的四.五%,不僅是台灣最重視創新的化工業者,比起全台高科技公司平均不到三%的比率,研發經費更是高出一大截。

長春目前擁有兩百項專利,關鍵的是,都是能夠走出實驗室、達到商品化獲利的優質專利。這數字比起高科技公司也不遑多讓,比起許多技術受制於人的石化同業,確實顯得特出。

林書鴻個人,有「石化業的愛迪生」美名,年輕時最愛泡在實驗室的燒杯與試管之間。而他最得意的研究成果,是歷經一千次失敗才成功的尿素防水膠。

尿素防水膠是由尿素與甲醛混合而成,耐水又防水,比起光復後慣用的「澱粉糊」,在建築用三合板黏著上好用得多。三位好同學,當時沒有錢買攪拌設備,於是就在工廠簡陋的廚房中,一人拿一支攪拌棒,憑手部拉扯感覺,進行尿素與甲醛不同混合比例的拉力測試。

經過兩年實驗,終於開發出最適比例的尿素防水膠,不僅為長春帶來第一桶金,也讓台灣的合板工業,首度能夠外銷打進國際市場。一度長達十二年時間,尿素防水膠是長春的獨門生意,市場上完全沒有對手,純益率高達五成。

 
堅持自主研發創新
只有自己做不出來,才考慮用買的!

「希望全台灣九成以上的石化人,都是林書鴻,都有他的研究精神!」曾任工研院化工所所長與國喬石化總經理,台灣工銀波士頓生技創投董事長吳丁凱曾經如此讚歎。

三十八年前,長春還自行開發聚乙烯醇成功,讓一票美、德企業都另眼相看!台灣當時沒有高科技,石化就是主流產業,長春還獲得行政院「科技獎」肯定。

以聚乙烯醇躍上國際舞台後,包括環氧樹脂、PBT工程塑膠、三甲醇丙烷、絕緣紙、電子材料用電解銅箔,一個接著一個,都陸續從林書鴻的實驗室中開發出來,使得長春對自主創新愈來愈有信心。「只有自己做不出來,才會考慮去用買的!」鄭信義強調,長春旗下有十來家合資公司,都是策略性的技術合作夥伴。

近兩年來,林書鴻還特別研究奈米填料,希望藉此讓塑化材料能夠抗衝擊、耐高溫,但研究兩、三年來,卻始終沒有結果!雖然台灣同業、甚至國外大廠,也都沒有類似的奈米產品問世,但他仍不滿意,嚴格督軍要求趕快做出成果。

 
長年秉持老二哲學
不追逐第一 只求穩健擴張

除了產品推陳出新,達到水平整合綜效外,不滿足的長春,還往上游原料進行垂直突破。二十九年前,與南寶樹脂合資成立的大連化工,開始生產醋酸乙烯(EVA)與EVA共聚合物。

大連化工目前出產近二十種化工原料,由於研發實力強,其中許多在全球都居領導地位。以主力產品「一四丁二醇」來說,大連的獨家製程在業內甚至被稱為「大連法」,是國外同業取經的對象,包含大陸廠,年產能達二十六萬噸,僅次於歐洲化工霸主巴斯夫,居世界第二位。

去年受惠於石化景氣暴漲,大連化工的營收獲利皆創下歷史新高,較前一年成長幅度超過三成。去年營收達到三○七.九億元,賺進三.六個股本,這是不斷積極擴產,搭上景氣順風車的良性循環。

在化工本業內,不斷找到新產品、持續進行擴產,進行上下游垂直整合。這是長春集團從五百元家庭工廠,躍升為台灣第二大石化集團的關鍵!創業五十九年從未虧錢的紀錄,再次凸顯林書鴻與鄭信義從核心擴張,保守卻穩健的經營哲學。

事實上,長春許多產品的產能,擁有衝上世界第一大的實力,但是天性低調穩健的林書鴻,一直秉持著「老二哲學」,從不想當領頭羊。

這就是長春,一家默默守在幕後、出手卻異常精準的神祕集團!林書鴻、鄭信義與廖銘昆三人的創業精神與傳奇,相信在下一個六十年,仍會在石化產業內,寧靜流傳致遠。
 

■長春集團版圖
產品橫跨化工、電子、醫療等領域
 
長春人造樹脂
成立於1949年,目前在新竹廠、麥寮廠、高雄廠與大發廠,生產丙二酚、石碳酸、丙酮、環氧樹脂(液態)、絕緣紙(IPA)等。
 
長春石油化學
1964年成立,目前在苗栗一、二廠、麥寮廠及高雄大發廠共占地45萬平方公尺,擁有員工1400多名,主要生產聚乙烯醇、冰醋酸、醋酸丁酯、甲醛、六甲基四胺、雙氧水。
 
大連化學工業
由德國拜耳公司提供技術生產醋酸乙烯,以及丙烯醇、醋酸乙脂、EVA乳膠等原料,在大社、大發、麥寮、馬來西亞、大陸皆有設廠。
 
三義化學
成立於1990年,由長春與義芳化學工業合資成立,生產由日本昭和電工提供技術之環氧氯丙烷。
 
長江化學
成立於1989年,代理長春公司之抗氧化劑、可塑劑及PVC用安定劑之國內外行銷業務,代理日本旭電化工業株式會社之PVC用安定劑、可塑劑及塑膠用添加劑,並負責其進口及報價。
 
長捷士科技
2000年由長春與美國羅捷士(Rogers)公司合資成立,生產軟性銅箔積層板、保護膠膜、純膠片。
 
台豐印刷電路工業
成立於1968年,在桃園龜山及新竹湖口設廠,單面電路板、碳墨電路板、雙面板、多層電路板、超薄多層板等產品。
 
住工股份有限公司
成立於1988年,主要做半導體包裝用環氧樹脂成型材料及其相關產品之買賣。
 
吉林化工
成立於1994年,生產高純度電子級雙氧水。
 
台灣寶理塑膠
成立於1988年,於高雄大發設廠生產共聚型聚縮醛樹脂。
 
台灣住友培科
成立於1988 年,由長春與日本住友Bakelite株式會社合資成立,生產半導體封裝用環氧樹脂成型材料。
 
長春三大旗艦2007年營收獲利表現亮眼
     資本額  營收 稅後純益 每股盈餘
長春石化 50.4  億 354.27億 60.4  億 11.98
大連化工 14.01億 307.96億 50.54億 36.07
長春樹脂 33.71億 421.71億 51.42億 15.25  單位:元  
 
■長春集團成長大事紀
1949 長春人造樹脂廠由廖銘昆、林書鴻與鄭信義合夥投資設立,開發生產電木粉。
 
1956 尿素膠研究開發成功並開始生產,使得台灣合板工業有史以來首次打進國際市場。
 
1957 正式設立長春人造樹脂股份有限公司,工廠設於北投石牌。
 
1961 興建第一座日產25噸之甲醛廠,擴充尿素粉、尿素膠之生產設備。 
 
1964 決定自行生產甲醇,設立長春石油化學,工廠設於苗栗福星里,利用當地所產之天然氣作原料生產甲醇。 
 
1968 成立台豐印刷電路公司,由日本三菱瓦斯與日本印刷電路及長春共同投資成立,設廠於桃園,製造銷售印刷電路板。   
 
1979 長春與南寶樹脂合資成立大連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生產由德國拜耳提供技術之醋酸乙烯單體。   
 
1988 與日本住友株式會社合資成立住工公司,並與德國赫司特、美國塞那尼斯、日本泛塑料合資成立台灣工程塑膠。   
 
1990 長春石化與義芳化學工業公司合資成立三義化學,合作生產由日本昭和電工提供技術之環氧氯丙烷。
 
1999 創辦人之一廖銘昆過世。 
 
2003 成立長春化工(漳洲),廠址設於福建省漳州龍池開發區,從事工程塑料及塑料合金的生產加工和銷售。
 
2004 成立長龍化工(深圳),公司位於中國深圳福田保稅區。大連化工江蘇儀征廠開始生產。 
 
2007 長春石化麥寮廠聚乙烯乙烯醇工廠完工生產,年產量2萬噸。 
 
■林書鴻
出生︰1928年
現職:長春石化董事長兼總經理、長春人造樹脂董事長、
   大連化工董事長、台豐印刷董事、
   台灣石油化學工業同業公會常務理事
學歷:台北工業學校化工科 家庭:1子3女
 
■鄭信義
出生︰1928年
現職:長春石化常務董事、長春人造樹脂總經理、台豐印刷董事長
學歷:台北工業學校機械科
家庭:1子1女
 
■廖銘昆
生年:1928~1999年
學歷:台北工業學校電機科
家庭:2子
 
■走向下一甲子的挑戰——接班!
林書鴻與鄭信義都高齡81歲了,每天都還上班10小時,一位周末全台走透透視察工廠,一位每月出差全世界飛來飛去,毫無放手跡象。
 
「我們習慣了,就一直做!」鄭信義坦率說出心裡話,人的問題,是長春未來最大的挑戰。
 
三位創辦人,各有一位50多歲的兒子,都在長春擔任高階主管職務。副總廖龍星負責財務、採購,鄭正管業務,林顯東則為協理,並擔任子公司長捷士的董事長。
 
甚至是林書鴻20多歲的外孫葉承軒,都已經進了長春管理部任職,是幫外公翻譯英文的好幫手,這樣三代同堂的老字號公司,卻遲遲未見新人事布局。
 
大連化工在總經理陳顯彰設計接班機制下,近三年已經依照三大產品線,建立起三大事業群,並分設三位執行長。從原料、生產到業務的整條流程,他們都要全權負責,算是集團交棒步伐最先進的。
 
的確,相較於台塑七人小組,專業經理人與家族成員的磨合,實行進程尚稱順利,由三大家族組成的長春,要走向下一個甲子,必須要克服接班挑戰。
 

 

張威縯其實不是台灣主流電影人,作為內容製作方更算後進。但他笑說:「每部我都認認真真拍,而且我永遠都是最大的投資方。」確實,他已把「角頭IP」經營得風生水起。

 

縱使如此,張威縯知道要前進必須得變,娛樂產業不能再固守「手工業式」的老方法。

 

張威縯

張威縯(左3)說服台企銀,與設計師黃偉豪合作,成立曼尼托克管顧公司, 並籌集私募基金曼尼一號。(圖/曼尼托克管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曼尼一號》攜手台企銀

捨棄業界慣習  財務公開透明

 

他的「理大多媒體」這兩年捲入官司,2017年,理大增資還舊債,作為股東的他,自己先轉帳7400萬元給公司,公司申請增資後,再將其增資股款轉回自己的帳戶,張威縯因此被指假增資、違反《公司法》,一度被判拘役30天。上訴後,今年3月,高等法院改判張威縯無罪。

 

但他知道問題不在有罪或無罪,癥結其實是帳務不透明的業界老問題。在台灣影視產業界,無論製作費或投資收益的核算與分配,長年都沒有透明化,「大家過去製作內容,很多資金流向、帳戶未公開。現在改用基金投資最簡單,財務會計都要由四大會計師簽證,全部都透明公開。」張威縯說。

 

於是,他很快就吹響了資金集結號。法院判他無罪後,他說服了公股銀行台灣企銀,並與設計師黃偉豪(Daniel Wong)合作,今年3月共同成立了曼尼托克管理顧問公司,籌集投資文創產業及藝術科技為主的私募股權基金「曼尼一號」,預計籌資10億元,目前已經募得5億資金,並設定內部收益率(IRR)為20到25%。

 

如何實現這樣的收益率?張威縯說,他第一步為讓投資者安心,會在今年先投資3.6億元在政府標案,如影音光雕展覽及地方娛樂設施,穩定收益後,第2年進一步投資影視內容項目。

 

「我投資的規則很簡單,不管是製作公司、導演來遞案,我要求他們自己要準備30%以上的投資金額。因為一旦你自己丟錢,你就會認真。」張威縯說,「台灣不要抱怨市場小,好片大家全力去拱,就有機會走向國際。其實我認為台灣拍的片都有創意,只是因為資金不足,限制想像發揮。曼尼一號就是希望推一把。」

 

不只張威縯的「曼尼一號」,今年3月,瀚草也宣布成立私募基金「合影視」,這是台灣第一支由影視製作公司出面主導的私募基金,東森電視、台灣大哥大也是合夥人,預計3年內募集5億資金,目前已募得2.5億元,IRR預計為10到15%。

 

影視

湯昇榮(左)、曾瀚賢把瀚草品牌擦得很亮,更從製作跨足募資,參與影視產業各個環節。(圖/UDN.COM)

 

生機乍現 2支影視基金助產業升級

合影視》策略聯盟一起拚

分散風險  效法台積電衝高良率

 

「瀚草影視」也升級為「瀚草文創GrX」,整合「紅衣小女孩」公司、「鹿路電影」、「十隻手指電影制作所」、「天予電影」、「無界限公司」和「六魚文創」等,成立策略聯盟工作室。「集合好的公司,備好金援,投入好的企畫項目。希望能夠補充台灣產能不足,應對無法銜接國際頻道的困境。」合影視執行長曾瀚賢說。

 

比起「曼尼一號」,「合影視」基金更強調「穩定」和「成功率」。曾瀚賢說,台灣現在確實迎來一個更有機會和國際市場接軌的機會,但業界是否能抓住機會,仍有2個問題。

 

首先,是影視內容投資風險高;其次,台灣過去拍片「十年磨一劍」,時間醞釀期拉太長,並不符合市場上的需求。將來銀行前總經理劉奕成過去也曾投資電影《海角七號》等眾多影視內容,他就提到,製作時間若能縮短,「連一天2個便當錢也能省下。」相對的,曠日廢時的製作時間,確實會讓投資者瞻前顧後。

 

所以「合影視」要做的,「就是影視版的台積電,為好的平台做好內容的服務,提高『良率』。」曾瀚賢說。

 

「合影視」基金如何提高投資成功率?曾瀚賢說,「我們參考了美國投資影視內容的『打包』概念,規畫不同的投資組合,將不同項目、題材包裹起來。1部、2部可能賠錢,但投資10部卻能分攤風險,資金不斷投入影視產業,就能形成正向循環。」

 

他進一步解釋投資方式,「我們跟國際、本土平台關係都很好,有些產品製作前能先預賣,這就可以確保回收。假設投資10部作品,其中3、4部已經預賣,就會像是債券,能夠貢獻穩定的現金流。」另外,「則是進一步搭配一些風險高、報酬也高的作品,就像是資產組合裡的積極型股票部位。」

 

他笑說:「資本就像流水,不獲利就留不住。」

 

至於產製速度,「這就是我們成立聯盟工作室的原因,先把厲害的製作人、導演聚集在一起,我們彼此交叉持股,整體團隊面對(製作時間)壓力,就能討論、分享資源,整理出新的產製流程。」他提到,美劇團隊每年可以推出一季新劇,「速度快,品質卻不差,這就是流程管理。」

 

就像李明哲說的:「當專門做影視投資的基金開始進入市場,製作方因為有獲利壓力,就會不斷去修正作法。」真金白銀備妥後,怎麼用錢,才能符合投資者的期待?這是製作方的新功課。曾瀚賢必須讓合影視成功,「把握住台灣影視產業升級的當下,不能等機會過了,產業又變回原形。」他說。

 

◎全新《今周刊App》掌握最新即時財經脈動
https://bit.ly/2W35Y7n

延伸閱讀
All in千萬退休金,0050、0056選誰?夠自己花用,還能留下最多財產給子女...施昇輝:0056躺贏的兩大關鍵
All in千萬退休金,0050、0056選誰?夠自己花用,還能留下最多財產給子女...施昇輝:0056躺贏的兩大關鍵

2025-04-23

澎湖漁船遭中國扣押!金門外海「3對7」,這原因放棄緊追…海巡署要求釋放未果:交陸委會協調
澎湖漁船遭中國扣押!金門外海「3對7」,這原因放棄緊追…海巡署要求釋放未果:交陸委會協調

2024-07-03

快訊/中國無人機再闖金門「天下第一哨」空投傳單 揚言飛金門大學喊話「台灣,歸來兮」 軍方監控中
快訊/中國無人機再闖金門「天下第一哨」空投傳單 揚言飛金門大學喊話「台灣,歸來兮」 軍方監控中

2024-06-08

從戰地到觀光聖地  品味金門的百變風情  探索古今交錯的迷人島嶼
從戰地到觀光聖地 品味金門的百變風情 探索古今交錯的迷人島嶼

2024-06-18

共軍逼台海、擾金門...2027武力犯台最後期限? 政戰專家示警:中國企圖瓦解台灣人抵抗意識!
共軍逼台海、擾金門...2027武力犯台最後期限? 政戰專家示警:中國企圖瓦解台灣人抵抗意識!

2024-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