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米為原料的生質燃料,並非真如輿論指責的那麼糟糕,但發展其他更合適的作物作為生質燃料卻需加速進行。
不過,乙醇只是糧食價格上漲的次要因素,而且更好的生質燃料已在途中。以加州為首的新政策,將使這些更好的燃料加速獲得採用。
就事論事,乙醇並不像輿論所說的那麼邪惡。去年,美國玉米收成量創下一三一億英斗的紀錄,栽種面積達八千五百萬英畝。其中二二%被用來生產七十億加侖的乙醇。剩下的收成不但足夠供給美國國內市場,推升出口到新高,還有一○%作為庫存。麥肯錫顧問公司合夥人凱薩估計,拜收成量不斷提高之賜,農民無須擴大栽種面積,便可在二○一五年前將玉米酒精的產量增加到一五○億加侖(美國聯邦政策規定的水準)。
四分之一的玉米被用去生產燃料,當然會造成價格上漲。玉米現在每英斗約為五.五美元,相當於二○○五年的兩倍以上,但這對全球糧食價格大漲的影響很小。玉米成本上漲只會讓一盒早餐玉米穀片上漲二美分,食用玉米飼料的乳牛所生產的牛奶每加侖上漲十一美分。玉米價格跟稻米和小麥漲價無關,跟黃豆漲價也只有小部分關聯。
當然,玉米酒精並非十全十美。它對於對抗全球暖化並無幫助,因為生產過程所消耗的化石燃料排放出碳。美林證券的布蘭奇表示:「大家一致認為玉米不是適當的原料作物。」巴西的甘蔗就比較有效率。這些甘蔗並未種在亞馬遜河流域,所以不會破壞雨林,又能轉化為其他更有價值的燃料。
生質燃料最好的選擇,是使用不是供作食物、取代農作物或剷平森林而造成溫室氣體排放的原料。目前受矚目的是柳枝稷(switchgrass),一種野草。柳枝稷的根長達九呎,極耐乾旱,深入地下的根又可為土壤增加碳,有助於對抗全球暖化。這種植物可以種在美國南方的菸草、棉花和稻田,耕地不虞匱乏。
所以,我們不應放棄生質燃料,而是應該加速由玉米轉移到其他好處更多的作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