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勵福不是上市公司,可是在全球堆高機業中,它卻是成長最驚人的台灣本土企業。董事長林溪文沒有高學歷,卻靠著堅韌意志與無窮好奇心,打造可望成為兩岸最大的堆高機王國。
這台電腦沖床,約占地五、六坪大小,林溪文拿出一塊剛打印出來的鎢鋼片說,速度很快,一分鐘可以執行一千兩百下動作。那塊鎢鋼片上,有點狀的台勵福商標、有各種形狀的切割孔,「一片只要五分鐘就可以刻好。」
勇於嘗試
兩天兩夜不吃不睡做出原型
在台灣,做大型電腦沖床的只有台勵福一家,「這台售價要五、六百萬元,」光是電腦沖床,就占台勵福二○○七年五十億元營業額中的四成以上。
兩天兩夜不吃不睡做出原型
在台灣,做大型電腦沖床的只有台勵福一家,「這台售價要五、六百萬元,」光是電腦沖床,就占台勵福二○○七年五十億元營業額中的四成以上。
林溪文說,「十五年前,我知道市場上沒人敢做這種機器,我到各國展覽看過後,花了兩天兩夜,不吃不睡,設計出最早一套原型。」那天,林溪文雖然穿著整齊的西裝,但一走進工廠,他就一副很想捲起袖子幹活的樣子,「這整台都是鋼鐵製成,管線要怎麼牽、鋼鐵要用多少厚度,都要仔細地計算,不然用久了會變形。」
今年五十五歲的林溪文,家裡世代在台中大里務農,身為家中長子,父親一心希望他好好念書,「但我就是愛玩,可是放學回來,兩公里外父親就會看見我,扯著喉嚨大喊要我趕緊下田幫忙,或是催我去上補習班。」
從小,他就著迷機械類的東西,把家中鬧鐘、收音機拆了又裝,「後來,功課實在很爛,勉強進東勢高工伐木科就讀,在學校裡,他依舊好奇,「伐木機好長好大一台,我又忍不住偷偷去拆開研究,有一次拆開來裝不回去,還被記小過。」
當兵時,一放假,他就回老家在田地中間蓋加工廠,他說,「當時,做機械業等於是現在的電子業,是屬於高科技產業喲。」他野心很大,一口氣就想買下兩台當時最大型的加工機龍門銑床,三十五年前,每台龍門銑床就要一百多萬元,「老闆根本不相信我有這個能力,還特地打電話給我父親問個清楚。」
父親很欣慰,這個不喜歡念書的兒子,終於要做自己的事業了,「我爸還特別賣了一塊地,替我出錢。」當時,中部只有六家工具機加工廠,其他都設在大街上,惟獨林溪文的工廠設在田地裡,「這樣反而讓客戶很高興,因為機器可以放在我家田地裡,他們就省了倉庫庫存的錢。」沒多久,林溪文的生意愈做愈好,「整整兩甲地上都堆滿了各式鋼鐵鑄件。」
林溪文說,「我做加工只是跳板,目的是想自己生產工具機,可是我都不懂,透過替各式工具機加工,我摸熟了市場,選了最特殊又少人做的工具機開始入手模仿,做出一模一樣價格又便宜的同款機型。」三十多年前的他,「白天穿西裝拜訪客戶,晚上就脫下衣服自己做,幾乎沒怎麼睡覺,一個月頂多休息兩天。」
衝出生路
不懂英文 卻直接找美國人談代工
事業愈做愈大,「而且都是現金交易,我以為自己很賺錢。」但沒想到遇上第一次石油危機時,世界經濟緊縮,客戶都不下單,工廠裡堆滿了庫存貨,一下子,他才發現自己竟然負債兩千萬台幣,在三十年前,兩千萬元幾乎是天價,「我那時會計概念不強,成本太高,貨都是隨客戶開價賣,根本搞不清楚別人原來是用兩、三倍的價格在賣。」
林溪文沒有被龐大的負債擊垮,他一心想要搏命一拚,「當時七成的貨都仰賴美國市場,」一句英文都不懂的他,只好硬著頭皮到美國找客戶,「原本跟一個美國人合作,但這位美國人兩個月都找不到一家客戶,我急了,乾脆自己出去跑業務。」
今年五十五歲的林溪文,家裡世代在台中大里務農,身為家中長子,父親一心希望他好好念書,「但我就是愛玩,可是放學回來,兩公里外父親就會看見我,扯著喉嚨大喊要我趕緊下田幫忙,或是催我去上補習班。」
從小,他就著迷機械類的東西,把家中鬧鐘、收音機拆了又裝,「後來,功課實在很爛,勉強進東勢高工伐木科就讀,在學校裡,他依舊好奇,「伐木機好長好大一台,我又忍不住偷偷去拆開研究,有一次拆開來裝不回去,還被記小過。」
當兵時,一放假,他就回老家在田地中間蓋加工廠,他說,「當時,做機械業等於是現在的電子業,是屬於高科技產業喲。」他野心很大,一口氣就想買下兩台當時最大型的加工機龍門銑床,三十五年前,每台龍門銑床就要一百多萬元,「老闆根本不相信我有這個能力,還特地打電話給我父親問個清楚。」
父親很欣慰,這個不喜歡念書的兒子,終於要做自己的事業了,「我爸還特別賣了一塊地,替我出錢。」當時,中部只有六家工具機加工廠,其他都設在大街上,惟獨林溪文的工廠設在田地裡,「這樣反而讓客戶很高興,因為機器可以放在我家田地裡,他們就省了倉庫庫存的錢。」沒多久,林溪文的生意愈做愈好,「整整兩甲地上都堆滿了各式鋼鐵鑄件。」
林溪文說,「我做加工只是跳板,目的是想自己生產工具機,可是我都不懂,透過替各式工具機加工,我摸熟了市場,選了最特殊又少人做的工具機開始入手模仿,做出一模一樣價格又便宜的同款機型。」三十多年前的他,「白天穿西裝拜訪客戶,晚上就脫下衣服自己做,幾乎沒怎麼睡覺,一個月頂多休息兩天。」
衝出生路
不懂英文 卻直接找美國人談代工
事業愈做愈大,「而且都是現金交易,我以為自己很賺錢。」但沒想到遇上第一次石油危機時,世界經濟緊縮,客戶都不下單,工廠裡堆滿了庫存貨,一下子,他才發現自己竟然負債兩千萬台幣,在三十年前,兩千萬元幾乎是天價,「我那時會計概念不強,成本太高,貨都是隨客戶開價賣,根本搞不清楚別人原來是用兩、三倍的價格在賣。」
林溪文沒有被龐大的負債擊垮,他一心想要搏命一拚,「當時七成的貨都仰賴美國市場,」一句英文都不懂的他,只好硬著頭皮到美國找客戶,「原本跟一個美國人合作,但這位美國人兩個月都找不到一家客戶,我急了,乾脆自己出去跑業務。」
「 這時,我才了解,美國的機器都很簡單,但單價很高,於是我去找一台我能做的,又具代表性的機器,直接上門跟美國人談代工。」為此,美國一家大工廠還停掉一條生產線,整個轉給台勵福的台灣工廠做。
「那時我成本約二萬二千元,賣給他們六、七萬元,但在美國賣價可高達十八萬元,」因此這筆生意皆大歡喜,這位客戶還介紹了好幾家客戶給他做代工。「兩年後,所有負債還清,還因代工賺了大錢,奠定了後來的基礎,」但林溪文始終還是想做自己的機器,膽大心細的他,看上堆高機與電腦沖床,「我一看就知道它難度高,而且一定會暢銷。」
另闢蹊徑
毅然投入已遭壟斷的堆高機業
十八年前,光是台灣的內銷市場,一年內就有七千台的量,林溪文毅然投入堆高機的研發與生產。
這條路衝撞得很艱辛,當時全台灣七成的堆高機是進口貨,國產貨幾乎全由當時號稱工具機龍頭的楊鐵公司包辦,但不服輸的林溪文觀察到,「楊鐵是老大,客戶抱怨他們的堆高機很吵,楊鐵的態度竟是:『那你們不要啟動機器就好了。』」
楊鐵的老大心態讓客戶不滿,於是林溪文出奇招,主動找北中南做堆高機維修與中古廠商等一百多家業者組成聯誼會,這些業者長期受到楊鐵的擠壓,很願意賣台勵福的堆高機,剛好,楊鐵遇上財務危機,台勵福順勢成為國內堆高機龍頭。
○一年,他更進入山東省青島設廠,正好遇上中國需求的高峰期。如今,台勵福不只是台灣堆高機第一大,也是中國第三大廠,林溪文說,「中國前兩名都是國營事業,生產量約兩萬台,我們目前產量一萬台,」
「那時我成本約二萬二千元,賣給他們六、七萬元,但在美國賣價可高達十八萬元,」因此這筆生意皆大歡喜,這位客戶還介紹了好幾家客戶給他做代工。「兩年後,所有負債還清,還因代工賺了大錢,奠定了後來的基礎,」但林溪文始終還是想做自己的機器,膽大心細的他,看上堆高機與電腦沖床,「我一看就知道它難度高,而且一定會暢銷。」
另闢蹊徑
毅然投入已遭壟斷的堆高機業
十八年前,光是台灣的內銷市場,一年內就有七千台的量,林溪文毅然投入堆高機的研發與生產。
這條路衝撞得很艱辛,當時全台灣七成的堆高機是進口貨,國產貨幾乎全由當時號稱工具機龍頭的楊鐵公司包辦,但不服輸的林溪文觀察到,「楊鐵是老大,客戶抱怨他們的堆高機很吵,楊鐵的態度竟是:『那你們不要啟動機器就好了。』」
楊鐵的老大心態讓客戶不滿,於是林溪文出奇招,主動找北中南做堆高機維修與中古廠商等一百多家業者組成聯誼會,這些業者長期受到楊鐵的擠壓,很願意賣台勵福的堆高機,剛好,楊鐵遇上財務危機,台勵福順勢成為國內堆高機龍頭。
○一年,他更進入山東省青島設廠,正好遇上中國需求的高峰期。如今,台勵福不只是台灣堆高機第一大,也是中國第三大廠,林溪文說,「中國前兩名都是國營事業,生產量約兩萬台,我們目前產量一萬台,」
不過,林溪文始終充滿危機意識,「我不斷告訴大陸的幹部,台勵福是落後的第三名,雖然我們後面的一百五十家業者都只有一千台左右的生產量,但我們摔下來會死,別人摔下來只是受傷。」
同時,林溪文還積極打入國際市場,除了美國,他還跑遍歐洲及崛起中的俄羅斯、中東等十八國新興市場,找了四十多家代理商,賣台勵福的機器,他說,「過去太依賴美國市場,現在則太依賴中國,但中國哪一天會泡沫化誰都不知道,雞蛋不能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新興市場商機實在很大。」
同時,林溪文還積極打入國際市場,除了美國,他還跑遍歐洲及崛起中的俄羅斯、中東等十八國新興市場,找了四十多家代理商,賣台勵福的機器,他說,「過去太依賴美國市場,現在則太依賴中國,但中國哪一天會泡沫化誰都不知道,雞蛋不能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新興市場商機實在很大。」
去年,台勵福甚至在莫斯科設了一個組裝廠,「半年內就賣了六百多台,可見那個市場有多驚人。」
年輕時曾面臨巨大的失敗,林溪文之後每一步都走得很謹慎,可是這分小心翼翼,沒有羈絆他打天下,反而讓他在踏出每一步之前,都多了十分的縝密思慮。
○五年的台勵福年營業額不過三十五億元,但連續兩年成長五○%,○七年已超過五十億元。去年,台勵福兩岸工廠同時擴廠,照這個速度繼續成長,明年,台勵福的營業額有可能衝破百億元。
年輕時曾面臨巨大的失敗,林溪文之後每一步都走得很謹慎,可是這分小心翼翼,沒有羈絆他打天下,反而讓他在踏出每一步之前,都多了十分的縝密思慮。
○五年的台勵福年營業額不過三十五億元,但連續兩年成長五○%,○七年已超過五十億元。去年,台勵福兩岸工廠同時擴廠,照這個速度繼續成長,明年,台勵福的營業額有可能衝破百億元。
一家田地裡起家的加工廠,靠著林溪文堅韌的意志力與無窮的好奇心,三十五年後,卻成為一家能與全球市場做生意的工具機龍頭廠商,這就是台灣草根生命力的奇蹟。
/小檔案/
林溪文 Profile
出生:1954年
現職:台勵福董事長
學歷:東勢高工伐木科
經歷:大雅鐵工廠採購員
/小檔案/
林溪文 Profile
出生:1954年
現職:台勵福董事長
學歷:東勢高工伐木科
經歷:大雅鐵工廠採購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