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危機蠢蠢欲動,有些企業卻反能在逆勢中創造出龐大商機:豐田推出環保電力車,結果創造出得排隊排上半年才買得到的佳績;英國石油花2000萬美元減少氣體排放量,沒想到卻因此省下15億美元成本。
在過去電力車總是銷售不佳的情況下,當初投入開發的信念顯然與獲利無關。但豐田汽車的高層卻看出未來的潛在價值,經過十年的研發催生,普瑞斯於○四年榮獲《汽車潮流》(Motor Trend)雜誌評選為年度風雲車,這時顧客已經要排上半年才能拿到車子。
當底特律汽車大廠幾近破產、裁員數萬人、還提供「員工折扣」給所有人時,豐田卻提高售價並擴建增產,在○六年創下一一八億美元的獲利新高,往世界第一大車廠的頭銜更靠近一步。
豐田鎖定環保重點並非偶然,早在一九九○年代初期,豐田設計二十一世紀的汽車時,就已把環保當成主題,把它看得比一般汽車大廠所運用的一切賣點,例如大小、速度、性能、或對美女或帥哥的吸引力等等還要重要,這招真是精明。
同樣的,英國石油也把自己重新塑造成一家能源公司,準備朝石油以外的領域發展,投入開發可再生的能源。這些公司已經領悟到,在別人介入以前,最好自己先主動重整市場捍衛疆土。
搞環保能帶來好形象
研究顯示,採納環保觀點的公司通常比競爭對手更創新、更積極。他們較先洞悉新興議題,在因應意外對市場的衝擊時比較有所準備;而且他們也比較懂得發掘新契機,協助顧客降低成本與減輕環保重擔。他們重新設計商品與服務以滿足顧客的需求,藉此刺激營收成長及提高顧客的忠誠度。
這些精明的公司因重視環保而開發出來的「金」礦包括:營收成長、營運成本降低,甚至還能獲得利率較低的貸款——銀行認為公司有審慎規畫的環保管理系統時,風險較低。另外還附帶一些無形的優點,包括更創新的文化,無形價值、可信度與品牌信任提高等等。
減少廢料與資源運用一般稱為「環保效益」,可以節省金錢,在淨利上出現立竿見影的效果。
例如,重新設計流程以節省能源的使用,即可降低石油與天然氣價格波動的影響。設計不含有毒物質的產品,即可排解法規的重擔,或許還可以避免未來發生破壞企業價值的事件。這些努力可以降低事業風險,同時保障公司經年累月辛苦累積的成果,例如穩定的現金流量、品牌價值、與顧客忠誠度等等。
在競爭領域轉變下,重視環保成為創新與創造長久價值及競爭優勢的嶄新途徑。耐吉(Nike)管理高層菲爾.貝瑞(Phil Berry)表示:「我們奉行兩項格言。一:創新是我們的本質。二:為所當為。但我們為永續發展所做的一切,其實都基於第一點,都是為了創新。」
我們在研究過程中不斷地詢問管理者,他們公司為何要推動環保計畫,有些計畫一開始就必須投入龐大的資金,又不一定能獲得報酬。很多答案比大家想像的要複雜,也大大超出我們最初的預期,他們說這是該做的事。
這些環保思惟與行動是以價值為基礎嗎?不盡然是如此,至少我們訪問管理者時,聽到的不是這樣。對多數受訪者來說,道德因素並非獨立,而是和事業需求息息相關。打造具有公認價值的公司已經變成一種競爭優勢,不管旗下有兩名員工或二十萬名員工都一樣。做對的事能吸引優秀人才,提升品牌價值,獲得顧客及其他利害關係人的信賴。
客戶說重要就很重要
事實上,對事業長期成功最重要(或最容易失去)資產,就是獲得利害關係人的信賴。誠如投資界傳奇巴菲特(Warren Buffett)所說的:「信譽的累積需要二十年,但毀滅只需要五分鐘。若是考慮到這點,你的行事就會截然不同。」
諾貝爾獎經濟學家米爾頓.傅利曼(Milton Friedman)主張「企業的主要社會責任就是提高獲利」,即使是認同傅利曼的人,也無法忽視愈來愈多的人相信企業有義務付出更多。
企業環保責任的源由不一定是個人相信關懷自然是一件對的事。若重要的利害關係人認為環保很重要,對你的事業來說,環保就是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