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景氣暢旺,無論南貨北送或企業運籌,都是運輸業的大機會。中菲行長線布局香港十五年,終於拿到CEPA後第一張運輸業執照,相當於打開中國內陸運輸的金鑰,進入黃金成長期。
運輸業就像經濟的血管,當然是中國經濟成長的受惠者,據估計,中國是全世界未來五年成長最快的運輸市場。在大陸的電子業不管是南貨北運,或者是品牌的運籌調貨,都要靠運送。
從台商到外商,再延伸到當地的運輸需求,都是中菲行的大機會。
「我從一九七三年加入中菲行,曾被調派到世界各地,自從九一年長駐香港後,十五年來就是規畫以香港為基地,延伸到大陸,『立足香港,胸懷大陸』就是這些年努力的目標。」中菲行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林映陸在上海的會議廳,驕傲地對著台灣來參訪的投資人,敘述著三十多年來在運輸業努力的成績。
拿到內陸通行證 台商叫好
林映陸沒有辜負「大中華區董事總經理」的職銜,中菲行是香港和北京簽定CEPA(更緊密經貿關係安排)後,第一家拿到執照的香港企業。這張特許的執照讓中菲行可以在中國進行空運、海運承攬以及內陸運輸。
目前中菲行在中國有四十二個據點,八八○位員工,今年營收可達二億三千萬美元,相當於七十四億台幣,占集團營業額的一半以上。○一年時,中菲行在大陸的營收約五千萬美元,五年下來快速成長了三.六倍,令人刮目相看。
今年七月,中菲行拿到內陸運輸的許可,成立得美行公司,跳脫以往僅做貨運承攬的角色,在中國建立自己的卡車車隊,目前已有六輛五噸的卡車,年底時將擴大到二十輛。
許多在蘇州、昆山的台商,知道中菲行有內陸車隊後,紛紛對林映陸說:「你趕快擴編,我們的業務都給你!」由於以往內陸運輸業未對外商開放,這些台商過去長期「忍耐」當地業者較差的服務品質。
除了台商,當地的外商也需要高品質的運輸服務。不論是台商也好、外商也好,他們在貨物運輸上最頭痛的有二大問題,一是稅務(中國最近實施兩稅合一)、二是海關的關務,而中國的制度和台灣類似,中菲行可以代為處理,省去外商不少麻煩。
在中國,國際大廠布局尚未成熟,預計一年半以後才會全面開放外商獨資,目前大外商只能和國內業者合資。例如UPS花了一億美元買一家冷凍運輸公司,聯邦快遞花了五億人民幣買下一家內陸運輸公司,台灣某貨運業者去年大舉布局,和當地業者合作,進軍內陸運輸,結果賠了台幣一億元,經營中國的市場絕對不如想像中容易。
鎖定高科技產品 不躁進
中菲行的內陸貨運策略很清楚,並不想拿下全面的物流市場,而是把業務聚焦在高科技產品,在華東地區,不管是海運或空運,進行點對點的運貨。
中菲行寧可先找外部資源合作,不躁進,一步步地完成內陸布局,預計到明年底,將擁有五十到一百輛卡車隊,業務就可以成長五到七倍。
統計中國的市場,從○五年到○九年,每年貨運成長率可達一四.四%,中菲行扎根多年,早已搶得先機,未來大陸題材成長可期。
中菲行
成立時間:1985年
負責人:錢堯懷
資本額:9.19億元
主要業務:全球海、空運貨物承攬,報關及貨運保險,中國內陸空運及陸運
近3年獲利:
2005年 1.52億元
2004年 1.39億元
2003年 1.0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