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去年成立尚志資產開發公司,第一案﹁大同晶鑽﹂銷售一空,近期將在敦煌路、大龍廠舊廠土地,興建六棟中高檔住宅,總銷售金額將達五、六十億,潛在收益豐厚。但重返房地產市場的大同,操作行銷和媒體策略,卻有許多費解之處……
印象中,大同賣家電、賣電腦,什麼時候開始賣起房子了?然而事實上,大同的發跡就是靠營造業。早在一九一八年,大同董事長林挺生的父親林尚志創辦的協志商號,就是台灣早期很出名的營造商,行政院大廈、交通部大樓,都是它傑作。
發跡 靠的就是營造業!
十幾年前,大同也曾蓋了復興北路、南京東路口的「大同大樓」、「復興大樓」等建築,對建築業絕不陌生。只是近年大同已經不再涉足房地產,一直到「大同晶鑽」,算是大同「復出」房地產的第一個案子。
大同的老臣說,林挺生年輕的時候非常喜愛投資土地,而他選地的眼光,十分精準獨到。在早年仁愛路、復興南北路周遭還是一片稻田的時候,林挺生就慧眼獨具,蒐購了許多位於馬路交叉口的角地。復興南北路一排的十字路口,許多的角地,例如SOGO百貨對面七百多坪的復興服務站、中興百貨對面三百多坪的復北服務站等精華地段建物都是大同的資產。
林挺生能夠如此精準地買地,和他早期是國民黨刻意栽培的企業家有密切關係。林挺生早年擔任過台北市議會議長,也曾經和官派台北市長擦身而過,據說,三、四十年前,林挺生甚至能預先看到都市計畫圖,自然能事先掌握資訊了。
去年為因應土地增值稅減半徵收的政策,大同特別成立了尚志資產開發公司,將大同旗下四十五萬坪的土地資產分割轉移,公司也定下未來幾年資產活化的方針。而操盤人即是大同的老臣—身兼尚志資產總經理、祕書處祕書長、發言人的張益華,他也負責掌管據估計價值五百多億元的土地資產開發計畫。
大同的員工談起張益華,都認為他是頭腦清楚、待人謙和有禮的幹才和謙謙君子,也是備受林挺生倚重的老臣。進入大同邁入第三十年的張益華,能夠成為個性強悍的林挺生身邊的紅人數十年而不墜,他的能力和待人處事,的確有非凡之處。
張益華畢業自大同工學院,屬於大同黃埔正期的子弟兵,歷任大同電視廠、塑膠射出廠廠長和子公司大同綜合訊電公司總經理,張益華的發跡,在擔任塑膠射出廠廠長期間,由於管理績效卓越,獲得林挺生欽點為「模範工廠」,從此平步青雲。
大同企業文化,講究的是惟董事長英明,因此張益華的個性十分低調、保守,而身兼發言人的他,在媒體圈卻被列入「不發言的發言人」之列。他也絕少在公開場合露面,甚至有跑線兩、三年的記者,還不識他的廬山真面目,個性低調可見一斑。
然而,如果有不利於公司或是公司高層本人的言論出現,他也不惜放軟身段,好言向記者溝通。
低調 媒體操作極保守!
以張益華過去的資歷,和房地產的淵源並不深,他能掌管價值五百多億元的土地資產開發計畫,主要是因為他是老臣的關係。然而,或許是經驗不足,「大同晶鑽」的規畫和行銷策略,以業界眼光來看,會覺得大同有很多不懂行規之處。
以張益華過去的資歷,和房地產的淵源並不深,他能掌管價值五百多億元的土地資產開發計畫,主要是因為他是老臣的關係。然而,或許是經驗不足,「大同晶鑽」的規畫和行銷策略,以業界眼光來看,會覺得大同有很多不懂行規之處。
一名代銷業者就說,以「大同晶鑽」絕佳的地點,應該可以比現在每坪四十五到五十萬元的價格拉得更高,質感也可以更好。尤其大同後續還有很多建案準備推出,第一個個案把品牌和氣勢打出來非常重要,然而「大同晶鑽」卻反其道而行,低調得不能再低調,而且也沒有把大同產品「堅固耐用」的品牌形象,與建案加以連結。
一位曾經到現場詢問過「大同晶鑽」的王先生也說,這個案子的銷售人員有點「要買不買隨便你」的味道,整個接待中心也顯得雜亂無章,和其他建案銷售人員從一進門開始,就讓你有賓至如歸的感受大不相同。而在記者進入接待中心,試圖多了解此案的背景資料時,現場專案方先生卻說:「很多媒體也想採訪我們,但我們都拒絕了,除了這個案子的基本資料以外,其餘一切皆無可奉告!」
不過,據了解,目前「大同晶鑽」的樓層,幾乎已經全部賣光,只剩下少部分的車位,以目前低迷的買氣來看,成績算是相當突出。主要就是靠絕佳地點的賣相,只是在同業看來,「大同晶鑽」的媒體操作,的確「很可惜」。
在「大同晶鑽」之後,大同規畫在敦煌路,利用大龍廠舊廠土地,興建六棟中高檔住宅,總銷售金額將達五、六十億元,是大同在房地產界首件大案子。雖然大同的建案都位於地段不錯之處,然而若不能改變老大的保守心態,大同進軍房地產,可能會嘗到事倍功半的苦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