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了曾經負債四億元、一座cGMP藥廠都沒有且暮氣沉沉的老公司,黃一德憑藉眼光和團隊的群策群力,成功己矢造老中化。
廠房內闃無人聲,甚至連機器運轉的聲音也聽到,空你中也沒有瀰漫著化學藥廠慣有嗆鼻的芳香酊味。中化生技廠廠長廖惟創指著三、四個高聳的金屬圓槽,咧嘴笑道:「就是在這些發酵槽裡,把細菌養得肥肥胖胖的再送去精製純化,就可以製造原料樂,這些細菌很寶貝的。」
整座生技廠內,這樣的發酵槽分為主槽、備槽、種槽和補料槽,大大小小共有二十多個;裡頭養的細菌,叫做線菌,此菌種是中化生技賣得最好原料藥的「好幫手」。這種原料孳可用於製造降血脂劑PRAVA,治療膽固醇過高、血管硬化等心血管疾病。
細菌當寶貝/發酵槽變錢槽
今年,中化將PRAVA以每公斤一萬三千美元,賣給日本大洋製藥,為今年的營收增添了兩億元新台幣,明年預計擴展到歐美客戶,銷售量可成長五倍,達到五億元的銷售額,可謂中化的頭號明星產品。
生技廠另一項主力產品系列免疫抑制劑RAPA,也已完成突變株放大測試,若能成功爭取到歐美大孳廠的長期訂單,則將有一億元的收入。
憑藉著這些細菌純化而成的原料藥,中化在多年的虧損之後,終於在今年六月轉虧盈。
身為轉型靈魂人物的總經理黃一德,感到十分欣慰,多年耕耘終得回報,第一件事就是把公司名稱從中國化學合成改為中化合成生技,紀念改造成功。
老中化不轉型就倒閉
歷史悠久的老中化,是由前國大代表王民寧於一九六四年成立,以生產抗生素內銷為主要獲利來源,母公司為中國化學製藥。王民寧去世後,由長子王勳聖接手,後來由於印度、東歐貨源以低價進入台灣市場,再加上衛生署強制管理濫用抗生素,導致中化的營業額逐步下降。
王勳聖體認到不轉型可能要「謝謝收看」了,便積極尋求外援。一九九七年,讓中華開發銀行與華登創投以每股十五元入股,各持二○%與八%的股份,並三顧茅廬,聘請海外歸國學人黃一德,擔任總經理一職。
黃一德其實是很自負的人,在美國製藥界也闖出一番名號,之所以接下老中化,只想向自己挑戰,證明自己寶刀未老。他受命建造Cgmp藥廠,並帶來一群擁有美國行銷經驗的專業團隊。憑著在美國埃索化學新產品技術開發處經理,以及羅氏大藥廠首席工程師二十二年的豐富經驗,在四年時間內,便蓋好四座原料孳廠和兩座生技藥廠。
當所有的廠完成製程和設備驗證,一切具備,只欠東風,就等著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來查廠,為原料孳外銷鋪路。經過繁複的文書往來和人員查核,好不容易,去年四月,成功通過美國FDA整廠cGMP查廠。
黃一德分析說:「這次的查廠,是中化生技能從谷底翻升的關鍵。」負責品保重任的生產處副總張祥漢博士指出,十個產品因此可以順利輸往美國,同時輸往歐洲及日本市場亦將水到渠成,多年來之部署與等待,終於開化與結果。
不過,手持FDA一紙證書,不代表生意就能不費吹灰之力上門,黃一德咬著牙,緊接著迎接另一項更大的挑戰──開拓訂單。
開拓訂單,端視藥廠客戶的查廠能否過關,而且它們查得比FDA更嚴、文件要準備得更多。黃一德對日本藥廠的查廠動作最感冒,有一家藥廠甚至在一個月前才通知查廠,實地稽查時又百般刁難。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中化,全世界只有以色列一家藥廠通過。再像九月初,德國一間藥廠派六個人來查廠,什麼都要看,營業部協理黃重信形容說是「查了整整五天,本得天翻地覆。」
使命已達/寶刀未老
這幾年,在團隊努力下,好不容易陸續完成了許多大客戶如默沙東、惠氏、先靈葆雅、華生、Biovail等國際藥廠的稽查。
回想起當年,黃一德毅然接債四億元、一座cGMP藥廠都沒有、暮氣沉沉的老公司,他坦承簡直是比熟山芋還燙手、困難到極點!而且,重整舊公司,其實比創辦新公司還難。一年六次董事會,則是他最難過的時候,每次被質問為什麼花這麼久的時間才把廠蓋好?為什麼廠蓋好卻還沒開始賺錢?他回答不出來,只能頻頻拭汗。
從連續幾年負債,黃一德心中最大的感想是:「董事會不必再流那麼多汗了。」到轉虧為盈,中化抓住這次翻身的機會,積極規畫改善財務結構,先減資五.一億元,再辦理增資二.五億元,今年目標營收六.五億元獲利八千萬元;明年營收十一.九億元,獲利二億元。
黃一德自認對中化最大的貢獻,就是把產品結構釜底抽薪徹底重整,改成以非抗生素產品為大宗,再由九○%內銷,變成九○%外銷。
細菌發酵,為中化帶來重生,六十七歲的黃一德,再一次成功證明了自己的能耐。
/小檔案/
黃一德
出生:民國25年
學歷:台大化工系、美國紐約大學化工系博士
現職:中化生技總經理、聯僑化學董事長
經歷:埃索化學新產品技術開發處經理、羅氏大藥廠首席工程師、旭富製藥總裁
家庭:已婚,育有三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