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十一月,新竹大遠百重新開幕,地下美食街裡照例有家超市,不過這家超市卻不太一樣,除了「柑仔店」這個名號特別,整體裝潢還以深色木質素材為基調,不僅是家強調有機健康概念的生鮮超市,還有專人在現場示範製作傳統手工豆腐。
經過七、八年的努力,目前「柑仔店」整個連鎖事業體年營收約有一億元,不過談起最初跨足這個產業的契機,總經理黃仁棟講了一段曲折有趣的故事。
五十一年次的黃仁棟,原本念的是商學,早期在花旗銀行私人銀行部門工作,後來不想繼續做這種只跟數字有關的工作,大約在七、八年前,和一群朋友打算作半導體周邊耗材的代理,於是來到新竹科學園區附近找辦公室。
誤打誤撞承租市場大樓
結果他卻看上了鄰近園區的住宅區裡,這棟樓九層樓高的「龍山市場」,招標當天,他原以為會有很多人投標,結果到現場才知道只有一家公司,而且已經流標過四次,最後他就以三年一千四百五十萬元承租下來。不過,標下來才是麻煩的開始,黃仁棟說,光是請專人清垃圾就清了一、兩個禮拜,花了幾十萬元,而且點交後才發現整棟大樓電梯都不能用,所以又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整修。
原本黃仁棟的想法很單純,就只是想要當辦公室來出租,不過這裡原本規畫為市場用地,承租條件就是大樓內一定要開個市場,於是他找了松青、頂好、 7-ELEVEn 等業者來看場地,但最後大家都很客氣的離開。
超市、超商業者都不看好 礙於規定只好自己來
既然沒有人要經營,只好自己來做;開店的第一步就是找人,在一棟廢墟裡擺了張桌子開始招募人員,黃仁棟說:「現在回想起來,覺得當時自己一定很像騙子。」找到了人手,才開始一起揣摩要怎樣經營一家超市。
初期最大的問題是要怎麼樣選擇超市內上千種商品,後來的決定是「我們想讓孩子吃什麼就賣什麼。」不過,一開始沒有供貨商願意供貨,因為「柑仔店」完全沒有知名度,所以店裡所有的幹部都要親自去去拜託廠商供貨,甚至還出現過因為沒有東西可賣,整個架子上只放了鹽的窘況。
直到有一天,黃仁棟在回家的路上看到一個電子看板,上面打著有機農產品的廣告,他覺得這似乎值得一試,於是開始拜訪農友提供生鮮蔬菜,甚至自己也開始去上相關的課程。
不過引進有機蔬菜又是另一個問題的開始;當時有機蔬菜的售價約高出一般蔬菜三、四倍,一般消費者還沒有足夠的健康意識,再加上有機蔬菜的賣相有時並不好,常常發生滯銷,員工只好自己帶回家吃。
除了信念 還有勇於嘗試的熱情
黃仁棟看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於是開始推廣有機飲食的活動,他說,因為他覺得辦活動的效益比登廣告來得高,能讓消費者進到店裡來,而且以辦親子活動最能吸引人潮,就舉辦類似生態旅遊的行程,帶消費者到農友的有機農場,親身認識有機蔬菜的種植過程,強調真正不含農藥與環境保護等觀念,也開始發行「柑仔店」專屬的刊物,持續到現在,每個月發行量還有一萬五千份。
現在新竹地區有機產業的消費市場逐漸成長,柑仔店也變成園區電子新貴家庭最熟悉的餐廳之一,每年耶誕節前夕,都會有電子大廠的主管包下整個餐廳辦 party。在去年進駐大遠百之後,遠東百貨看到健康商機日漸成熟,也在與柑仔店洽談其他分店布點的計畫。
柑仔店從零到現在擁有七家分店,一路走來靠的是不斷的嘗試與熱情,對黃仁棟來說,創業最過癮的部分是在於生活中可以擁有很多自主性,這是其他工作所沒有的。
因為早年的銀行工作背景,他知道這個產業必須與商機緊密連結才可能生存,但也因為勇於實踐理想,讓「柑仔店」不僅只是事業,而成為他最重要的生活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