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面採訪孫越這位長輩時,第一個念頭是:怎麼都沒老呢?現在的他就和他宣布退出演藝圈時一個樣。長相的事,孫越很年輕的時候就不在意了,但對自己說過的話,他絕不想都是一個樣。
年輕時的孫越是一位老師和同學眼中不念書的爛學生。但書讀不下去,他得給自己找工作,於是就去考青年遠征軍,第三次終於考上。後來在軍中不小心被人找去當職業演員,就這樣演了十四年舞台劇。
後來有一天,孫越發現舞台下的觀眾愈來愈少時,在想出路的他於是離開軍中,改行去拍電影。有戲就接的他,名字從電影海報的最後一行慢慢往上爬。爬到了四十八歲,孫越在韓國拍完胡金銓的戲,回台灣前又在整理過去、思考未來,並且算算自己有的本錢。
經過「清算」發現自己有三不:學歷不高、健康不好、年紀不小。雖然三個本錢不怎麼樣,但加在一起,就變成大本錢了。因為學歷不高,他一直都在努力讀書;因為健康不好,他比別人多一點耐心,比別人專精;雖然年紀不小,但放眼國外好演員、世界名人,他們的四十八歲才正要開始,自己又何必往下坡鑽呢?
有了這三個本錢,孫越就把自己的片酬加高一倍,他在搏一個為他量身訂做、非他不可、像樣的劇本。雖然他也可以去接一天十萬元的戲,但拿了「等於是我吃我自己的肉,最後就吃掉沒了」。
兩次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的榮譽證明孫越的決定。但在領得第二次金馬獎時孫越宣布,每年將以八個月時間做公益,留四個月拍兩部戲。六年後,原本留給戲劇的四個月也全給了公益。一九八九年,孫越五十九歲,結束演藝生涯,正式走往另一個全然不同的人生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