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一年七月, 在薄膜電晶體液晶顯示器( TFT LCD 〕產業持續低迷的氛圍下,奇美電子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宣布跨國購併日本 IBM 位於野洲( Yasu〕的第三代生產線, 並合資成立 IDT ( International Display echnology
〕公司,讓全球業界還沉浸在三月友達光電合併的情緒時,又被奇美電子再一次引爆。
去年十二月日本 IBM 公司帶著兜售第三代生產線的計畫直奔達碁、奇美, 洽詢雙方購買野洲第三代生產線的意願,兩大集團對這條生產線的評價南轅北轍,買與不買之間可以看出兩大集團在 TFT 市場上不同的思考邏輯, 似乎冥冥之中,友達光電與奇美電子就是注定要在「戰場」上搏上一場。
許庭禎擅長買物美價廉的東西
在奇美電子方面, 頭號主談者就是業務副總經理許庭禎,第一次與日本 IBM 高階主管接觸時,也打從心底認為這個合作案不可能。不過許庭禎相當有生意頭腦,最擅長買「物美價廉」的東西,這點可以從他在美國十年換九部車,不但沒有花錢還倒賺一筆,可以嗅出一點端倪。他說,在這個時間點,與友達光電相比,奇美電子最弱的就是產能,但他不只要產能,他還要求夠分量的附加價值,而且成本要很低。
所以今年四、五月間,許庭禎和奇美技術副總吳炳昇到野洲工廠實際走一趟時,野洲這條第三代生產線( 550mm × 650mm 〉 在許庭禎的眼裡頓時成為一顆閃耀的「鑽石」。這條生產線月產能七萬五千片玻璃基板,年產量二百八十萬片 TFT面板,相當於台灣瀚宇彩晶兩條第三代線的產能,但是設備的折舊攤提已近尾聲,等於每一片面板少了七十美元的攤提成本,再加上這條生產線最耗費人工的模組生產線,已經轉移到菲律賓和大陸,對奇美來說最重要的工作只是如何買到更便宜的材料。
另外在人事的安排上,奇美電子還採用類似「租賃」的概念,奇美電子方面「租用」日本 IBM 的員工,只負擔員工每個月的薪資與年終獎金, 至於負擔較沉重的退休金部分則由日本 IBM 自己支付,這麼一來人事費用大幅減輕。
友達從小尺寸到大尺寸都有能力量產
奇美電子眼裡的鑽石,友達光電的評價卻是「短多長空」,所謂短多,是指奇美電子短期之內得到大量的產能挹注,且花費不多,只有四十億元左右。不過由於員工數達五百五十人, 長期的人事成本相當驚人,況且美國 IBM 總部方面可能不會持續在 TFT LCD 事業上無限制支援下去,在達碁與聯友已經合併之下,友達光電遂放棄收購計畫。
而在友達方面, 達碁與聯友兩家公司在國內的 TFT 業界都可算是一時之選,合併之後,從中小尺寸一直到大尺寸的產品都有能力可以生產,此外還有電漿顯示器 OLED 與低溫多晶矽等次世代技術在發展,最讓外界疑慮的是,兩家風格不同的公司,如何能在短時間內變成一家公司,在這一方面,友達董事長李焜耀可說是傷透了腦筋,不但把公司的總部從達碁搬到聯友,最近又再搬回達碁,充分顯示為了整理人事與布局,已經使得公司的組織體系有徹頭徹尾的變更。
此外,最近友達總經理段行建傳出即將去職的消息,外界一般的看法認為,達碁的效率較高,由達碁來掌穩友達的方向舵,對於該公司來說,只有好處沒有壞處,更何況,聯電的大當家曹興誠也在最近表示,雙方的合作將會繼續,不因段行建個人的求去而有變化,更可以確立友達已經調整生息完成,全力朝向全球 TFT一級大廠的路在出發。
廣達後勢看好──華映、瀚宇壓力日增
姑且不論 IDT 公司的未來發展如何, 奇美電子與日本 IBM 合資 IDT 公司之後, 不僅將奇美電子的 TFT 事業引導至另一個階段,在台灣更確立「北友達、南奇美」的兩大龍頭地位,更明顯的是友達與奇美競爭白熱化之後,已經拉大與中華映管、瀚宇彩晶的差距,
至於在國內其他幾家廠商的狀況方面,目前看起來,隸屬廣達集團的廣輝電子,因為進入生產的時間點最晚,加上先前受到水電供應不足的影響,未能趕上這一波量產的腳步,雖然沒虧到錢,但是與其他競爭對手相比較,卻缺乏了最寶貴的市場實戰經驗, 況且廣達與 TFT 技術來源日本夏普對於廣輝的產能需求甚殷,因此廣輝未來逐漸轉變成內製型( In House 〉 的 TFT 廠, 應該是相當合理的狀況,最近該公司也曾對外宣稱,明年一整年的面板訂單已經無虞,顯見廣達與夏普的訂單,應該占其出貨比重相當高。
在中華映管方面, 雖然是國內最早進入量產的 TFT 公司,不過因為產能有限,加上原來廠內尚有 CRT 等生產線的營運壓力, 因此擴產速度與產業策略較其他廠商略顯保守,據悉最近該公司已經積極在籌畫將 TFT 與 CRT 兩種性質與架構不同的事業體予以適當分離, 才能讓 TFT 這個部門有能力全力發揮,一方面積極承接技術來源日本三菱電機的面板訂單,另一方面尋求與其他廠商的合作契機。
至於在瀚宇彩晶方面,該公司的生產線量產規畫一次採用建設兩條第三代生產線的策略,原本可以有效在市場需求暴增時,以最快的速度出貨,但是該公司剛剛進入量產初期時,隨即面臨關鍵零組件缺貨的危機,造成不少備料庫存的壓力,後續又因為市場需求疲弱,TFT 產能的利用率一直難以提升,不過因為該公司過去在景氣不佳的時間點,就已經與南韓三星電子與國內外大廠,有過面板代工生產的合作經驗,因此,未來轉型為專業代工廠的實力不可小覷,而瀚宇彩晶也是被公認為最具有柔軟身段,未來可與其他廠商進行串聯合作的對象。
台灣TFT-LCD廠生產線概況
廠商名稱 基板尺寸 基板滿載產能 量產時程
(公釐)
友達光電 600×720 50K/M 1999/年第3季
680×880 30K/M 2001/年第1季
320×400 9K/M 1994
610×720 30K/M 1999/年第4季
610×720 30K/M 2000/年第4季
奇美電子 620×750 55K/M 2000/年第1季
680×880 50K/M 2001/年第3季
550×650 75K/M 購併日本IBM
中華映管 550×670 35K/M 1999/年第2季
680×880 60K/M 2001/年第2季
瀚宇彩晶 550×650 50K/M 2000/年第2季
550×650 50K/M 2000/年第4季
廣輝電子 620×750 30K/M 2001/年第4季
統寶光電 620×750 30K/M 2002/年第2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