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業哪有不辛苦的呢?小孩子吃點苦沒關係,不要這麼快就放棄。」日前中時報系某位高階主管有意去職,董事長余紀忠親自慰留時曾經這樣說過。
媒體巨人落入過度擴充危及本業困境
憑良心說,這一波中時報系的裁員幅度並不算太大,在整個集團近四千名員工總數中,受波及的員工大概只有一百人上下,但是卻受到社會各界矚目,原因是中國時報成立五十年來,這是第一次裁員。
余紀忠含淚裁員,被裁員工淚流滿面,家大業大的中國時報,真的負擔不起這一百多人的人事成本嗎?報業不景氣人盡皆知,中時不好過,別人也沒輕鬆過,但中時數十年來,盲目擴充,轉投資混亂,造成業外虧損連連,才是今天難以收拾的主因。沒想到媒體巨人,竟也落入經常出現在自己報紙上「過度擴充,危及本業」的困境。
觀察中時報系的事業版圖,大致可以概分為四大區塊,除了由傳統「三報」(中國時報、工商時報、中時晚報)組成的母體本業,和從「一刊」(即《時報周刊》)發展出來的雜誌事業之外,還有中時網科這個跨足網路事業的次集團,以及以文化加值為出發點的周邊產業。
本業外的關係企業,大半屬於文化加值產業的類型範圍,而整個中時報系轉投資的周邊單位洋洋灑灑、多如牛毛,像是以藝術表演活動為業務內容的時周多媒體與時報育樂,兩家公司的分野在哪裡,有時恐怕連中時員工都答不出來。
每個月余家要發出一.四億元薪水
在中時報系四大版圖中,新興事業像中時網科、文化加值事業都還屬於孕育階段,目前對營收貢獻度最高的當然非報紙母體莫屬,一年營收大致在一百億元到一百二十億元之間,但相對的,人事負擔也最為沉重。
據了解,每個月光是員工薪水,余家就得發出一.四億元,加上景氣環境向下修正,結算今年第一季,中國時報雖然仍然拿下報紙類廣告量第一寶座,衰退幅度是業界最少的,但是和去年同期相較,還是減少了二到三成,沉重的成本壓力,讓中國時報這艘「航空母艦」經營起來備感辛苦。
本業辛苦也就罷了,中國時報和聯合報這兩大報系的最大不同點在於業外投資,基本上聯合報只從事和本業有關的轉投資事業,但中時的轉投資事業卻像百貨公司,什麼錢都想賺,但搞新聞的人,寫稿批評別人容易,自己下海操盤,結果如何可想而知。
以和嘉泥合作投資大陸京陽水泥及成立職棒隊為例,八、九年前,余家以個人名義與韓國東陽水泥、世界銀行合資成立的南京京陽水泥公司,總投資額二.八億美元,余家占一五%,約為一三億元台幣,水泥廠投產前幾年並沒有賺錢,苦熬多年後,最近幾年開始轉虧為盈,但是余家卻在早幾年股價低檔時就停損賣出,來不及享受賺錢的果實。
職棒、中國時報周刊等雜誌賠錢出場
此外,民國八十年又買下甲組黑鷹棒球隊改組的時報鷹,以一年花費一億元的代價苦撐七年,最後卻落得球員聚賭、停權解散,弄得灰頭土臉下場,而讓余紀忠最不能釋懷的,不是讓中時慘賠近十億元,聚賭風波連帶賠掉時報向來潔身自愛的企業形象,才是讓重視氣節風骨的余老,最感臉上無光的地方。
而繼仿照日本讀賣新聞成立職棒後,中時報系又效法讀賣成立旅行社,在前年跨足旅遊業務,分別組成與日本讀賣合資、專營日本線的中時讀賣旅行社,以及中時獨資、專營歐洲和大陸線的中國時報旅行社,兩家旅行社去年的營業額合計為六億元,小賠一億元作收。
余紀忠強烈的「養士」風格,也造成中時報系「因人設事」賠錢了事。在報界,只要余紀忠欣賞的人才,不管他用不用,或是不想讓別人用,一定「養」到底,但既然人找進來了,還是要讓他有所發揮,因此余老往往會成立新事業,指定看中的能手負責,結果當然是賠錢居多。
因為一流的記者未必能做一流的經營者,早期像是因應兩岸話題成立的《中國時報周刊》、《時報周刊》投資的《看球高手》運動雜誌,或是由時周多媒體負責,前年才創刊的《新朝藝術》雜誌,都由於錯估市場,最後落得草草收尾的下場,雖然個別的虧損金額都不多,但每當一個新單位結束,常被報社內的人戲稱:又多了一個斷垣殘壁。
《時報周刊》小而美偏房扶正
既然向外「開源」不易,甚至還造成虧損,余紀忠只好從內部「節流」著手,像是去年三報財經新聞中心的「三合一」整併計畫,就成功釋出至少三分之一的人力配置,績效提升相當不錯,目前社方正在考慮沿用「三合一」模式,實施到產經新聞以外的其他路線。
至於三報中的「小老弟」,最晚創刊的中時晚報,由於被報系主管說成「成立以來從沒賺錢」的「賠錢貨」,又面臨股市延長交易的政策衝擊,生存空間愈加式微,因此過去報系只要一出現裁員、縮編風聲,箭頭大多指向中時晚報,也讓中晚記者經常一片風聲鶴唳,而中晚也被當成後續「節流專案」的重點實施單位。
報紙的發行量從高峰期的一百二十萬份,衰退了至少三分之一,相較母體的營收表現停滯不前,對比之下人事精簡、一年淨賺一億元的《時報周刊》,大有偏房扶正,成為余紀忠的新寵兒。
而打造出中時報系的「雜誌王國」,也是余紀忠長久以來的心願,因此從《時報周刊》專長的軟性新聞出發,中時在今年就新創了《媽媽咪呀美食月刊》、《費加洛》和《愛女生》兩本女性雜誌,超過三本的刊物雜誌,逐步朝向「雜誌王國」的美夢邁進,但能不能像《時報周刊》一樣賺錢,還有待觀察。
「當初成立中南部編輯部是錯誤的決策,一個錯誤的決策,為什麼要員工來承擔?」員工抗議聲不斷,五十年的老報紙,在面臨景氣寒冬的今天,本業萎縮外加業外投資虧損,讓員工戴口罩走上街頭抗議,此情此景,九二高齡的余紀忠,心中的痛,恐怕比員工更椎心刺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