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九月十八日,稱得上台灣機械之父的楊鐵公司創辦人楊日明,因與市場派股東國豐集團林學圃經營理念不合,黯然卸下副董事長兼總經理一職,並辭去楊鐵董事身分,當時,楊日明相當不服氣地表示:「我是被逼退的,我的興趣仍在機械業,未來仍會回來從事這行!」
六十七歲再度面臨巨變
楊日明是楊鐵工廠的創辦人,公司創立至今已經五十六年,生產的車床是許多台灣機械黑手共同的回憶。楊鐵曾經有過風光的日子,卻因為不諳財務操作,在七十年初的不景氣風暴中,陷入財務危機申請重整,經過長達八年的努力,楊鐵完成重整,並且發展IC晶圓切割機、堆高機、高品質低單價工具機等熱門產品,不過,重回獲利行列的楊鐵,隨即被股市購併高手林學圃看上,以逐步入主的方式掌控楊鐵。
去年九月,楊日明在極不甘心又無可奈何的情況下,將楊鐵拱手讓人後,心中仍掛念的,仍是他所最愛的機械,為避免觸景傷情,楊日明選擇出國,暫藉國外遊山玩水,沖淡對事業的不捨,經過近二個月的放逐,在得知過去跟隨他近二十年的老幹部何娟蓉、凌志國、陳維等三位原楊鐵高階經理人離職,並積極投入創業後,楊日明重新燃起希望,當三人就有關創業問題就教楊日明後,楊日明不吝將己所長傾囊相授,之後,當老部屬與美商 HARDINGE 敲定合作後,楊日明更欣然接受 HARDINGE 及老部屬的邀約,受聘服務台灣漢廷公司。
由黑手到上市公司的大老闆,到面臨經營危機而使公司進行重整,再從大老闆身分以榮退為名被掃地出門,楊日明一路走來,似乎總是波折不斷,但他總憑著不服輸的個性及對機械業的執著,不肯倒下。如今,以六十七歲的年齡尋求事業第二春,能否東山再起,深受關注。
不但這世人做機械 下世人我還是要做機械
「能做機械,是三生有幸,不但這世人做機械,下世人我還是要做機械!」談起對機械業的執著,楊日明表示,早年台灣根本沒有工業基礎,大多數人均從事農業生產,而其父親在日據時代因服務於糖社的機械維修部門,才有機緣加入後來的台灣台拓株式會社從事機械設計工作,而他自幼就在耳濡目染下,對機械產生了莫大的興趣,因這股興趣,使得八、九歲仍屬孩童時期的楊日明,偷偷地將父親引以為豪的腳踏車拆解,親自摸索、享受悠遊於機械靈件世界與設計樂趣。雖然,這第一次的親身接觸,最後因自己無法將腳踏車組裝成型而遭父親一陣毒打,但將一個個靈件拿在手中把玩欣賞的樂趣,卻遠超過皮肉之痛,因此也注定楊日明這一生要與機械為伍。
念小學四年即因戰亂而輟學的楊日明,憑著對一股對機械莫名的熱愛,隻身由台中到當時台灣的機械業重鎮──嘉義當學徒,快快樂樂做一個黑手。到了十七歲那年,年僅四十九歲的父親楊朝坤因中風無法從事鐵工廠事業,楊日明遂由父親手中接下楊鐵工廠,正式開啟在國內機械業界叱吒風雲的楊鐵發展史。
楊日明表示,自父親手中接下鐵工廠後,最初僅從事簡單的代工及抽水機幫浦等製作,雖工作很辛苦,但只要能見到成品完工,交給別人用又讓別人覺得很好用,自己就「有夠爽」,製作過程再怎麼辛苦,也不足掛齒。這種自己想做、喜歡做而做,從工作中尋求自我實現、自我滿足的成就,讓楊日明充分享受工作的樂趣,甘心做個快樂而無憂的黑手兄;不過,之後隨著年齡增長及眼界的開闊,楊日明對機械世界有了更高層次的體驗。
日本能 我們為什麼不能?
楊日明指出,自父親手中接下楊鐵過後的沒幾年,因工作的需要,必須買部新的車床,因此,他到台北向當時國內三大工具機製造廠之一的「大興」訂了一部全新的車床,但因早年台灣工業水準不足,國內製造的車床品質低落,價錢卻高得嚇人,賣方霸氣十足,必須先給錢,等機械做好人再通知買主將機械載回去;相較之下,楊日明如果選擇到「廢鐵街」買日本淘汰的機械,不但比國產產品便宜,設計亦較先進且好用。
這樣的對比,讓時小學屢遭日本小孩欺負,對日本人深惡痛絕的楊日明受到相當大的刺激,年僅二十多歲的他有了深刻的體驗,機械業是國家工業的基礎,是經濟發展的基石,「日本人能,我們為什麼不能?」楊日明清楚地告訴自己,唯有台灣也能做出好的工具機,工業才能發展,國家才會進步。自此,楊日明立志要做出好的工具機,不僅為興趣而做,更為國家的發展與尊嚴而做。
正因這股不服輸的毅力,楊日明即把自己的生命與機械連結在一起,將楊鐵從一家小型的鐵工廠,發展到專業的工具機製造廠,並連續開發一系列的各式工具機及堆高機,成為國內機械界的翹楚。民國六十九年,楊鐵並成為國內第一家股票上市的工具機公司,連年列入外銷績優廠商。一路走來,楊日明不僅在機械業中發展所長而得到樂趣,並因事業的宏圖大展,而成就了美名與財富。
不諳財務 楊鐵深陷財務危機
楊鐵業務快速發展,國內外銀行看到這家堅實的公司,紛紛給予優惠的貸款條件,銀行貸款愈來愈多。但到民國七十一年,受到全國不景氣波及,楊鐵投資於美國的子公司因經營不善,使得企業公司轉盈為虧,隔年又遭最大代理商鉅額倒債,使得公司資金周轉失靈,並失去銀行財力支援,面臨空前危機,尤其是銀行抽縮銀根,更讓楊鐵頓時面臨倒閉的危機。
所幸在經濟部的協助下,楊日明得以暫獲休息機會,但沈重的財務壓力,仍使楊鐵背負沈重的經營壓力。為不使辛苦建立的王國倒下,楊日明在七十四年向法院申請重整,並提供個人及家人所有的資產,作為公司重整時資金運用,經過八年的努力,公司終得以完成重整。
眼看公司終得以走出陰霾重振雄風之際,命運之神再給楊日明更嚴苛的考驗。重整後的楊鐵,不斷開發新產品,營運發展潛力十足,且公司所在地正處發展起飛的台中縣太平市,其廠房占地廣達一萬五千坪,相較之下,五億元的資本額顯得相當小;因此,在重整成功的同時,也引起國豐林學圃的覬覦,八十二年底董事改選時,林學圃以九百萬股取得九席董事會中的三席,自此讓楊日明走上事業易主的悲歌。
楊日明強調,自己總認為做股票不是企業家的事,因此,雖然公司股票上市,但自己從不做股票,但林學圃當時一進入楊鐵,即說要買股票,並保證二○%的獲利,之後又說要開發現有廠房,因彼此觀念差距過大,在董事會上屢見爭執,自然而然地,兩人漸行漸遠;不過,觀念上的歧異,尚不足以影響到兩人關係的決裂,楊日明表示,真正造成自己成為林學圃「除之而後快」目標的原因,在於南港輪胎股權之爭。
林學圃與楊日明為了股票翻臉
楊日明指出,林學圃進入楊鐵擔任常務董事後,即陸續買進了包括南港輪胎、中鋼、正新等等多檔股票。八十四年間,六十多元買進的南港輪胎價格已跌至四、五十元,與林學圃所稱保證獲利大相逕庭,因此在董事會上,他有意將股票賣出解套,但林學圃不准他賣,他問林原因,林不肯講,要林提出保證公司不會賠更多的錢,林又無法承諾,事後,他即把五千多張的南港輪胎賣出,換得約二億的現金,自此,林學圃即稱他不配合,賣股票使公司賠錢,並屢屢提出所謂公司應讓年輕人接棒及董事長不應兼任總經理的主張,同時繼續不斷買進公司股票。
楊日明強調,其個人及家人的資金,均提供給公司進行重整,因此,即便知道林學圃在董事改選前不斷購進公司股票,有意拿下經營權,自己也無力加碼;加上又不懂得投資理財,拿股票質押借錢買股票,終在八十五年改選時敗陣,被迫讓出董事長席位,以副董事長兼總經理的身分繼續主掌楊鐵本業發展。
楊日明強調,林取得經營主導權後,不斷以不合理業績要求,作為責難他的藉口;另一方面,運用董事會的優勢,不但修改公司章程,增加營業項目,俾方便拿公司資金買股票,從早期的國翔投資案、國強大科技計畫到新聚興計畫,自國豐集團進入楊鐵以來,前前後後從楊鐵搬了「十二位數」的資金作所謂的業外投資。
去年三月,楊日明不再為銀行借貸背書而正式與林學圃鬧翻,兩人不時在董事會或公司內正面衝突,眼見自己一手打拚的事業與自己的經營理念背道而馳,楊日明強調,對方逼退動作日迫,早在去年八月已被逐出經營團隊,九月十八日的董事會,正式離開楊鐵,離開自己打造的王國。
經過半年的沈潛,如今重出江湖,楊日明強調,他並不是想證明什麼,只如同自己離開楊鐵時所言,「機械是不變的興趣與志業,從不後悔也永遠不會放棄」,現在回來從事機械業,下輩子我仍選擇做黑手、做機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