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個族群是全台最大的職業團體?人數高達二十萬人的全台最大職業團體||全國教師會,就要在二月一日正式成立了,這股教師大串連的勢力將是下一個十年、主導教育生態環境的最大力量。全國教師會除了在教育界將發揮影響力外,眼尖的業者應該看得出,全國教師會將是未來台灣最大的共同購買集團,龐大的商機,正凸顯了全國教師會未來發展的潛力。
全國教師會的靈魂人物、擔任全國教師會促進會召集人的張輝山指出,全國第一個地方教師會,是成立在八十五年七月的高雄教師會,台北市教師會緊跟著在同年十二月成立,當時教師團體原本認為全國教師會需要五年的長期抗戰,沒料到竟然提早實現。由於地區教師會數量已經達到成立全國教師會的條件,全國教師會促進會決定將於一月三十一日召開會員大會,選舉理事、監事與理事長;二月一日舉行成立大會,會址設於台北市。
全國教師會二月一日成立民進黨籍縣市長幫助很大
張輝山告訴本刊說,教師會蓬勃發展,最近一年是關鍵期,而且與民進黨在八十六年底的縣市長選舉大勝有關。因為各地教師會籌備會人員與民進黨籍縣長的候選人走得較近,民進黨候選人當選後,相當支持教師會的成立。傳統國民黨籍的民意代表多半與教育行政人員、校長或主任比較接近。他強調,教師會組織與民進黨籍縣市長或民意代表走的近,不是掛鉤,而是屬於奧妙的互動關係,教師會組織未來終究會走出中立得路線,這樣的發展對彼此都有好處。
目前已經有十三個縣市與直轄市地區成立了地區教師會(詳見附圖),其他地區的籌備處也陸續在推展當中,張輝山說,教師會推展最困難的地區就是國民黨籍縣市長主政的縣市。民進黨籍縣市長不但大力推動,甚至還有台中縣長廖永來特別積極的案例,廖永來找來尚未成立教師會的學校校長,當面詢問校長有關教師會需要縣政府提供什麼樣的幫忙,縣長大人都當面遊說,校長不論同意與否,也只有照著做了。
教師會推展初期,立即遭遇的是學校行政體系與校長的阻礙,他們認為教師抬頭是要爭取權利、分享權利;在發展初期,校長私下聚會時,校內有教師會的校長,還會被其他校長取笑,認為這好比是「養老鼠咬布袋」,但現在這已經是擋不住的潮流。
雖然已經有十三個地區成立教師會,但是運作上軌道的教師會並不多,稱得上運作正常且發揮功能的,目前只有北、高兩市的教師會,被期待能夠有所作為的教師會則有新竹市、宜蘭縣與台北縣,其他縣市還需要一段較長的摸索期。北、高兩市的教師會,又以高雄市比較強勢,不但向市政府爭取到較大的辦公室,還有令其他縣市教師會羨慕的會務假,理事長與總幹事可以不用教書,全時間投入會務工作。
由於高雄市教師會的強勢表現,全國教師會促進會設於高雄市教師會辦公室內,召集人也由高雄市教師會理事長張輝山擔任。張輝山不但連任高市教師會理事長,很有可能當選全國教師會第一屆的理事長,台北市教師會理事長高永遠也認為,高市教師會做得不錯。
長期參與推動教師組織活動的振鐸學會創辦人丁志仁表示,在高雄市,只要肯出頭做事、本領不拙劣、操守沒問題的,便會受到喝采與跟隨;在台北,出頭的人往往是被推舉產生,即使手腕高明、努力做事,還是會被批評。這也是兩地教師會發展的差異所在。
畢業於高雄市師範大學教育系的張輝山,原本擔任高雄市東光國小教師與主任,雖然可以不用上課,擔任理事長期間還是每周固定回到學校上四堂課。他在高市教師會籌備階段就參與進來,強勢的領導風格,讓高市教師會成為當地影響力相當高的教育團體,已可與在高雄地區做教育扎根工作十年的人本教育基金會相提並論。
教師「爭權」也要「爭能」
各地教師會最近兩年如雨後春筍般出現,教師會對教育生態起了哪些變化?高永遠說,改變是有的,但不全是正面;教師會對全體教師的服務多一點、教師對本身的權益比較清楚,但是外界更期待教師在專業上的成長,而這部分還需要加強。國立台北師範學院校長歐用生則期待教師,在「爭權」的同時,也要「爭能」。
長期推動與觀察教師組織發展的丁志仁認為,下一個十年到二十年,教師組織將是台灣教育界的主角。丁志仁分析說,教師組織剛發展時,突破第一個一萬人的會員最為重要,當時必須花費兩百萬元辦理各項演講、座談、研習,傳播教師組織的理念。等到各地教師會陸續成立籌備處,教師可以透過自己的力量產生第二個、第三個一萬人次的會員。他預估今年參加教師會的教師會有十萬人上下,一年約有四千五百萬元的經費在各地教師組織中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