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效力美國國會、安永等公司的美國政策分析家拉特娜(Tanvi Ratna)在福斯新聞網撰文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的對等關稅不只是保護主義措施,還是更廣泛策略的一部分,企圖心遠超過眾人想像,問題是沒有人知道是否奏效。
拉特娜說,這套高風險對等關稅,目的是累積影響力和資源以管理美國債務,重塑美國工業基礎,並重新協商美國在全球秩序中的地位。這一切都源於美國政府今年必須為到期國債再融資九點二兆美元,其中約六點五兆美元將於六月到期。
解決美債 要維持低殖利率
根據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說法,利率每下降零點零一個百分點,政府每年就可節省約十億美元。自四月二日宣布徵收對等關稅以來,十年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已從百分之四點二降至百分之三點九,如果這一數字成立,就意味著可節省三百億美元。因此,維持低殖利率不僅是合理政策,也是財政需要。
但美國處境困難,通貨膨脹尚未完全冷卻,聯準會仍擔心降息太快,所以問題變成如果沒有聯準會幫助,如何降低殖利率?這就是對等關稅策略值得關注之處。
透過徵收全面關稅,美國政府創造經濟不確定性,促使投資人轉向長期美國國債等更安全資產。當市場受到驚嚇,資本就會撤出股票等風險資產並湧入安全資產,主要是十年期美國國債,如同過去幾天的場景,這就導致殖利率下降。
然而,這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美國赤字仍然巨大,因此有必要削減開支。川普政府希望在政府效率部支持下,每天省下四十億美元開支,如果他們的建議轉化為實際削減並獲得國會批准,到二○二五年底,赤字將減少一兆美元。
重塑工業 期中選舉見成績
除了降低借貸成本、緊縮支出兩大支柱,還有第三個可能是最重要的支柱:經濟成長。關稅成了啟動開關。透過提高進口價格,為美國生產商創造了空間,目的不是懲罰貿易夥伴,而是讓國內產業再次煥發生機。
拉特娜說,川普政府明白關稅會使美國物價上漲,政府現在正預先承受痛苦,希望在二○二六年十一月期中選舉前實現明顯的就業成長和工廠活動。
政府關稅收入預計第一年達到七千億美元,為美國政府創造更多財政空間,一面減稅一面在社會安全、醫療補助等項目增加支出。
全球秩序 美悄悄疏遠北約
地緣政治會是另一個關鍵。拉特娜認為,對等關稅與美國刻意重塑全球聯盟同時進行。美國正悄悄疏遠北約,調整與歐洲的關係,並開通與波斯灣國家和俄羅斯先前凍結的外交管道,因為冷戰後的貿易秩序不再符合美國利益,導致美國赤字、離岸外包和戰略依賴。現在,關稅成為槓桿,與美國合作的盟友將獲得救濟,其他國家則面臨更高成本。
中國大陸是核心玩家。多年來,經濟學家認為大陸操縱人民幣匯率且產能過剩,扭曲全球貿易,關稅是算帳的方式之一,且可能迫使人民幣升值
其他國家也未能倖免。歐洲會被要求就烏克蘭問題出錢,印度可能被迫大幅削減關稅,加拿大和墨西哥面臨芬太尼和邊境執法相關要求。這些是利用貿易政策迫使各國坐上談判桌。
拉特娜指出,這整套策略就是設計來破壞的,且存在嚴重風險。一旦通膨捲土重來,或未能讓產業回流美國,負面影響可能很嚴重。無論人們是否同意,這會是美國一個世代以來最具雄心的財政和工業重建政策之一。唯一的問題是,它能奏效嗎?
本文授權自聯合新聞網,原文見此。
延伸閱讀:
砲轟川普關稅政策是災難!諾貝爾得主痛批「壞又蠢」:公式像ChatGPT給的
關稅戰發動!經濟學家陶冬:我們習以為常的時代終結了 全球衰退機會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