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 4年,紐約萬國博覽會上出現了一個對於21世紀消費者都不陌生的產品:「視訊會議系統(Picture Phone)」。在那個通訊尚未普及、科技產品也不夠到位的年代,這項劃時代的產品並沒有受到太多關注;而60年後的今日,電腦、平板及手機普及,再加上5G基礎建設的佈建,讓視訊會議成了再自然不過的事情。可見,創新的點子從來都不曾缺少,但出現在對的時間點才能被引爆,如同「時勢造英雄」,這句話放諸全球創新創業發展的藍圖裡一點都不為過。
根據經濟部中小企業處揭露的資料中可以發現,有高達9成的新創在創業第一年就會因倒閉而退場,而存活下來的1成中又有90%團隊將在未來5年內步入倒閉後塵。也就是說,只有約1%的創業者能度過死亡谷並且存活下來。
背後失敗的原因百百種,但CB Insight就指出,創業之所以失敗有高達42%是因為「沒有市場需求」,這顯示有不少創業家們沒有確實洞察市場消費者所需以及抓住產業的趨勢脈動,因此創業題目未能受到使用者青睞,又或是沒有將對的技術放置在對的戰場上,以至於錯失出場機會而走向失敗。
要知道,新創團隊的發展過程是被分割成許多階段,而每個階段都有要面對的魔王。打怪過程中,除了以技術力作為盾牌,外部資源的挹注也是助攻團隊能邁向下個階段的關鍵,而投資人目的肯定是「資本利得」,因此如何說服投資人在各個關卡中給予資源幫助你打怪、而投資人可以課金,就顯得格外重要。如果新創團隊能掌握市場趨勢科技的脈動,就能達成事半功倍之效。但,市場趨勢究竟是什麼?
機會無所不在 洞察趨勢找出藍海
KPMG安侯建業發布了「2024 KPMG 台灣新創趨勢調查與展望」報告,點出數位轉型將加速醫療科技、金融科技、零售與電商轉型,而生成式技術也將帶動人工智慧(AI)應用重返投資舞台。進一步拆解AI應用的三大關注焦點,KPMG指出包括如何透過A I的轉型讓企業更容易迎來第二成長曲線,以及提供更客製化客戶體驗的商業效益與驅動組織轉型與風險控管,都是團隊值得關注的面向。
為此,國發會主委劉鏡清也從政策角度切入剖析,「AI、半導體等科技產業絕對是未來新創發展的大勢所趨,」他說,且不只將仿效康乃爾大學的模式規劃成立Tech Hub,更要著眼於如何均衡發展台灣產業,打造出創業處處有機會的豐富多元生態。劉鏡清提出要攜手產官學多方量能推升新創質量,並導入企業資源吸引更多外國人才與前瞻科技新創來台落地,以期能打造國際化創新創業的完整生態系。
正因創業機會應該無所不在,如何從市場紅海中殺出並創造藍海就更顯重要。劉鏡清說,不管是知名品牌Dyson以創新技術切入吸塵器市場,為居家清潔帶來革新應用,還是路易莎搶進看似飽和的黑金產業、彎道超車成分店數最多連鎖品牌,都表現出新創機會點其實隱藏在百工百業,絕非是科技領域所壟斷,傳統產業也能有翻轉。可以說,站穩趨勢的浪潮下更應洞察應用場域的痛點,提出關鍵解決方案才能知己知彼、百戰百勝。
資本市場助攻接軌產業創新轉型
而證交所、櫃買中心所引領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則以強而有力的資源做新創事業發展的後盾,積極鏈結市場為新創團隊在創業題目上AI應開啟更多大門。
在新藥、醫材等各領域陸續進入收割期,生技業逐漸脫胎換骨,能見度也愈來愈高。
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表示,證交所主板中的「生技產業」,目前市值已突破7,000億新台幣大關,預期將是下個兆元產業的接班人,看得出新創團隊在產官學的接力下,積極耕耘台灣生技產業的未來發展。不只如此,他還進一步說到,台灣作為以ICT、半導體為產業背景的科技之島,更應藉由創新驅動經濟模式,帶動如生技醫療、數位雲端與綠能環保等領域的發展,而證交所也將秉持「以大帶小」的陪跑模式,透過產業鍵結效益,扶植及培育具影響力及成長力的創新產業進入資本市場,帶動國家新經濟產業發展潛能。
櫃買中心董事長簡立忠表示,櫃買中心也不遺餘力,配合政府政策推動關鍵前瞻技術及新創產業進入資本市場。包括以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綠能科技、生醫產業、國防產業、新農業及循環經濟為主的「5+2產業創新計畫」,又或是資訊及數位、資安卓越、台灣精準健康、綠電及再生能源、國防及戰略、民生及戰備為方向的「六大核心戰略產業」,甚至是以半導體、人工智慧、軍工、安控與次世代通訊作為「5大信賴產業」,以友善的資本市場環境推動國內新創企業蓬勃發展。
面對全球倡議「2050淨零碳排」目標,林修銘也補充道,除要緊盯科技產業的脈動外,如何協助新創產業從早期就植入永續DNA,以利未來進入資本市場並在碳權議題與國際接軌,也是目前證交所的重要任務。他表示,不只是鼓勵發展綠能環保相關的團隊,人才的培養也是重要一環,讓危機就是轉機,站穩淨零轉型議題強化新創團隊國際市場競爭力。
在新藥、醫材等各領域陸續進入收割期,生技業逐漸脫胎換骨,能見度也愈來愈高。
從人工智慧到量子電腦用硬體帶動軟體
而長期投入在科技產業趨勢研究的台大科技政策暨產業發展研究中心執行長詹文男,也分享了自己對於市場脈動的觀點。他表示,從中長期來看包括「人工智慧」、「生物科技」、「能源轉型」、「金融科技」以及「量子電腦」都將是不能忽視的方向。
詹文男說,這兩年AI的熱潮想必大家都已經見識到了,特別是生成式AI的出世更讓大家看見下一波應用的機會點。「市場也常戲稱技術中沒有AI就『逼哀(台語:悲哀)』了,」可以見得將AI導入到場域中是多麼重要,特別是台灣新創團隊的發展兼具軟體與硬體,如何換位思考,從產業AI化、AI產業化著手,都是新創團隊可以著墨之處。ITIC總經理瞿志豪也表示,未來AI的決勝點不在技術而是情境,而情境的處理就是新創團隊擅長而非大公司。
再生能源儼然成為各國政府實踐2050淨零轉型的兵家必爭之地。
隨著人口老化以及政府大力推動的長照2.0政策,可以預見市場有不少資金都往這個市場注入,因此,詹文男認為這些訊息都是加速生物科技發展的腳步,也讓新創團隊在相關領域上能有更多的產出解決市場痛點;而呼應全球淨零碳排的目標,能提出符合能源轉型、解決氣候變遷挑戰的解決方案,亦是新創團隊可關注的焦點。能源轉型是政府的大政策與未來方向,建議團隊在投入該領域時可多思考如何在供應鏈中創造進口替代、厚植綠能技術實力。
瞿志豪說,雖然國內金管會對金融產業導入科技一事仍相對謹慎,但從國外的市場發展來看,金融科技依舊銳不可擋。詹文男表示,無論是從協助傳統進入資訊數位化,還是以區塊鏈技術做為基礎滿足數位支付、智慧合約的想像,在大環境能承擔的風險下發展數位金融勢必是下一波浪潮。即便量子電腦的討論離此刻的我們仍有些遙遠,但詹文男仍認為正因為國內在量子電腦領域的技術仍偏稀少,可以從此刻就積極佈局,相信對未來搶下市場話語權將有助益。
站穩半導體產業利基點 向世界的人才招手
不單是要瞄準好市場趨勢,瞿志豪也從多年的經驗中點出創新創業生態面臨到的挑戰。「我們其實不缺技術,但缺少國際視野與產品定位,」他這樣剖析。
瞿志豪說半導體產業是台灣重中之重,更是全球目光焦點。我們應善用半導體產業優勢,及過去ICT產業所建構的完整供應鏈作後盾,除了以硬體帶動軟體新創的發展,也同步讓想要投入半導體新創的國際團隊需要來台落地尋求支援協助,如此也能活絡國內人才庫的流動。
「我們其實可以借鏡美國矽谷經驗,」瞿志豪表示,美國即便人才濟濟依舊向世界招手,為的就是要讓更多優秀人才能推動美國科技產業發展,而台灣如今招收大量國際學生,如何打造更適合創業的環境,用留才為國內新創引入國際視野與觀點將是下一步需要思考的課題。
中華開發資本總經理南怡君也從長期投入新創生態的角色觀察到,其實台灣新創已具備邁向國際的實力,希望透過創投業多年來努力累積的各項資源,「例如開發創新管顧的台日創新基金、AppWorks在東南亞的佈局、台杉在矽谷的人脈網絡、工研院的『生醫創新跨域合作平台』等」,協助台灣新創能從創始之初就有資源立足台灣、放眼海外市場,增加商業價值。
她進一步說到,隨著創投的合作夥伴也注入國際資源活水,如開發資本除了在紐約、東京有投資團隊可以協助赴當地進行併購、投資的台灣企業,近年來也積極與鴻海科技、群創光電等產業龍頭合作,近日將與熟稔半導體生態之水木管顧合作籌組投資於台美IC設計、半導體上下游之半導體基金,不只更加跨域專業化,也能為創新創業生態帶來豐沛量能,從尋找市場趨勢開始接棒,為新創團隊的發展給予實質幫助。
創業這條路,一個人或許容易茫然、迷路,但是洞察政策與市場趨勢,並善用技術優勢與產業資源,航向新藍海將不再是天方夜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