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和商業一直是影響社會發展的兩大權力結構,兩者關係也深刻複雜。在AI的推動下,這兩股力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每個角落,形成了新的數位時代現象:數位全景監獄(Digital Panopticon)與監控資本主義(Surveillance Capitalism)。
一個是無所不在的監視機制,另一個是以數據來剝削的經濟模式。兩者不僅共享技術基礎,也共同挑戰著自由、隱私與公平等人類社會的核心價值。
在法國哲學家 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所寫的《規訓與懲罰(Discipline and Punish)》書中,全景監獄(Panopticon)被視為權力運作的典型模型。這座監獄的設計使得一名監視者能同時觀察到所有囚犯,而囚犯卻無法確定自己是否正在被監視,因此會內化監視,自發地調整行為。傅柯認為,全景監獄的意義在於權力不再需要直接的壓迫,而是通過無形的規訓達到控制。
對自由與隱私的新型剝削
今天,AI技術讓這種監控模式不再僅僅存在於書本中。智能手機和監控攝像頭與各種物聯網設備(IoT Devices)構建了無所不在的數位全景監獄,從個人的地理位置到社交互動,甚至情緒變化,都被數據化並記錄。不同的是,監控者不再只是國家權力,而是科技巨頭與政治力量的聯合體。
哈佛商學院教授祖博夫(Shoshana Zuboff)揭示了監控資本主義(surveillance capitalism)的本質:企業以數據為核心資源,將人類行為數據提取並商品化,通過AI預測並影響消費者行為。祖博夫認為,監控資本主義不僅是資本主義的變形,更是一種針對自由與隱私的新型剝削模式。
數位全景監獄與監控資本主義的共同點在於,它們都依賴於數據,並以權力的不對稱為基礎。一方面,AI和演算法讓監控者能夠分析出遠超個人自我認知的信息,甚至預測其未來行為;另一方面,這種技術與商業和政治緊密結合,形成了一種前所未有的控制能力。
▲AI技術加上智能手機、監控攝像與各種網路設備,把整個世界變成一座大型的全景監獄。
這種權力的無形性,使得許多人甚至未意識到自己已身陷其中。數位智能設備成為人類生活的一部分,但每一次點擊、每一句話語,背後都可能是數據的提取與分析。我們以為自己正在享受便利的科技服務,卻不知已淪為數據工廠的勞動者。
不可否認,數位全景監獄和監控資本主義在某些方面提升了效率與便利。例如,智慧城市運用監控數據管理交通,減少擁堵;AI輔助醫療診斷讓疾病早期檢測更加準確;個性化推薦系統幫助消費者更快找到所需產品。然而,這些益處往往是以犧牲自由與隱私為代價的。
「人性」也能變成商品出售
首先是隱私的全面喪失。在數位全景監獄中,個人的行為被無縫追蹤,無論是行走的路徑,還是手機上的瀏覽記錄,都成為監控的對象。當所有的行為都暴露於無形的「眼睛」下,隱私權幾乎不復存在。
其次是行為的操控。監控資本主義並不僅僅是被動地記錄數據,而是主動干預個人的選擇。社交媒體上的推薦算法,通過分析用戶的興趣,推送符合其偏好的內容,但這種「個性化」服務往往會加深偏見,甚至在政治選舉中操控選民行為。
最具威脅的是人性的商品化。祖博夫將科技企業提取的人類行為數據稱為「行為剩餘(Behavioral Surplus)」,這些數據被重新包裝成商品,出售給廣告商或政治團體。用戶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消費者,而是成為數據供應鏈中的「原料」。
如何避免陷入AI監控牢籠
在AI時代,數位全景監獄和監控資本主義正以驚人的速度演化。未來的監控系統可能更加智能化,例如,通過情感識別技術(Emotion Recognition Technology)直接分析個體的心理狀態;而行為預測數據則成為「未來行為市場(Markets for Future Behavior)」中的核心商品,廣泛應用於廣告、保險和政治領域。
數位全景監獄和監控資本主義是AI時代的兩面鏡子,映射出技術帶來的光明與陰影。在效率與便利之外,它們也揭示了人類自由與隱私的脆弱性。我們所處的時代,既充滿機遇,也充滿挑戰。未來的方向,不僅取決於技術的進步,更取決於我們如何選擇與技術共處。
只有透過透明性、規範化和個體意識的提升,我們才能避免陷入無法自拔的監控牢籠,迎來更公平和人性化的數位時代。
延伸閱讀:蘋果新AI整合ChatGPT,馬斯克嗆公司將全面禁用iPhone:如何確保OpenAI隱私無虞?
關於三意學校
三意學校是結合媒體的學習交流平台,邀請前行政院長陳冲等知名學者擔任創校顧問。由校長吳仁麟邀請多位產官學界好友共同創辦,定期聚會共享好山好水好酒好菜,以「遊中學」的方式學習與發展創意、公益和生意,讓台灣更三意。
作者簡介_吳仁麟
三意學校校長、點子農場顧問公司創辦人,致力於協助企業發展論述與推動創新,過去十五年來一直在經濟日報書寫「點子農場」專欄,著有「這些點子值三億」、「三意變三億」、「AI時代的思考與寫作」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