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ChatGPT推出後,AI成為科技產業的主流,《今周刊》出版新書《地緣政治中經「疫」求新-解讀科技政策關鍵密碼》,前後時空橫跨8年多,揭露台灣在半導體、人工智慧(AI)、生醫、太空、人文社會與科技、科技外交、科技女力等領域的重要決策。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在新書發表會中指出,這2~3年可以說是台灣的科技盛世,尤其半導體及AI,讓「台灣」成為全球焦點,享受前所未有的光環,這樣的榮耀不是從天上掉下來,是許多幕前、幕後英雄,持續努力投入,點點滴滴累積而來的。
蕭景燈博士表示,這本書是紀錄8年推動科技政策的形成脈絡,「這8年真的看到很多變化,有疫情、美中經濟戰、科技戰,包含ChapGPT,2022年底AI的力量爆發出來。」
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表示,這本書的內容很扎實,書中採訪了20位在過去8年在台灣科技政策等領域裡有重要貢獻的人,「如果沒有這些人,就沒有這8年科技的成果。」
《地緣政治中經「疫」求新-解讀科技政策關鍵密碼》出版團隊與20多位科技政策決策者與執行者深度訪談,包括布局前瞻基礎建設、透過政策誘因加速數位轉型、結合生醫與資通訊的優勢開創新局、藉由晶片創新帶動百工百業發展等案例,真實且鮮活地還原,展現出掌舵者的智慧、遠見與格局,以及執行團隊的創新、熱情與負責。
梁永煌指出,AI已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每個領域,台灣在全球AI發展的關鍵性角色也受到無比的關注,台灣股市的AI概念股更是一飛沖天。
享受AI成果 感恩許多人的付出
「台灣建立AI產業的過程中,政府的政策扮演什麼角色,可能被忽略,其實2017年7月間行政院舉辦『智慧系統與晶片產業發展策略會議』,請產政學研各界溝通討論,以共同訂定我國AI推動策略。」
梁永煌說明,2018年元月行政院又啟動為期4年的「台灣AI行動計畫」、2019年7月又發起「台灣人工智慧晶片聯盟」。簡而言之,台灣AI的競爭力,行政院及科技部扮演了一定角色。
他強調,當享受成果的時候,如果能用心去了解一路走來的歷程以及決策的思維,「不只能讓我們感恩許多人的付出及努力,對未來更上層樓,也是重要助力,這正是這本書最大的意義」。
▲《今周刊》發行人梁永煌指出,這2~3年可以說是台灣的科技盛世。
天時、地利、人和 台灣AI崛起
梁永煌從「天時、地利、人和」三個角度分享台灣如何在這一波AI中崛起。
「天時及地利指的是,2017年中美貿易戰開打,加上地緣政治的風險提高,讓中國從『世界工廠』的角色,變成『中國+1』,國際大廠都要供應商要在中國以外有生產基地,帶動全球供應鏈重組,民主及可信賴的供應鏈成為關鍵。」
他說:「善用這兩者的關鍵還是『人』,而且是有方向感、手腦並用的團隊,正是本書描繪的,分頭捲起袖子的經濟部、科技會報辦公室、工研院、中研院、台大醫學院等,甚至還要包括立法院的支持。」
他指出,推動科技創新過程中,訂定新的法案,可以說是不可或缺的一環。像《無人載具科技創新實驗條例》、《太空發展法》等都關係重大。
他表示,科技政策不僅左右產業發展,與社會的每個領域也都密不可分,像「台灣5G行動計畫」、Gics尋找資安女婕思」活動、「台灣雲市集」平台、「高齡科技產業行動計畫」等,對人民生活與社會發展影響都非常重大。
對民眾影響極大的一個實例是,中研院所長陳玉如和台大醫學院楊泮池教授對肺癌的研究,不只成為台美「癌症登月計畫合作」項目之一,對國人肺癌的防治更有劃時代的意義。相信也是國健署自111年7月推動特定族群定期免費肺癌篩檢的根源。
科技資源要分配 還要有人落實管理
蕭景燈指出,他於2019年加入國科會,經歷蔡英文總統執政8年推動科技政策的過程,「我是在2019年加入,經歷其中的5年半,對這段過程很熟悉。」
他說明:「政府一任4年,在規劃政策時總是要想超越4年、8年,看清楚目標、步伐穩定。」
蕭景燈表示,《地緣政治中經「疫」求新—解讀科技政策關鍵密碼》一書雖然是從2016年5月寫起,其實在2012年蔡英文第一次選舉落敗就開始了,因此最好要看12年。
▲蕭景燈博士看好AI,最近成立新創公司。
他強調,科技資源要做有效分配,還要有人落實管理,「除了要有做的人,還要有策劃的人,要有身體也要有大腦;在2016年身體是科技部(執行單位 ); 大腦就是行政院科技辦公室。」
真正脫胎換骨是在2022年科技部改成新國科會,有7個任務,包括跨部會治理、基礎卓越、創新創業、科學園區領航、女性培力、人社價值實踐、國際合作等。
他指出,閱讀這本書最好先讀附記一、附記二,「先看完再來看內文,會比較容易讀懂。」
30年前成立蕃薯藤的他,看好AI,最近再度創業,他笑道:「AI的發展只是剛起步而已,我認為應該可以再做20年,我現在做新創公司,相信可以在這裡再貢獻。」
AI不必20年 再5年、10年就有機會
吳政忠說,AI不必20年,再5年、10年就有機會,「2016年我到行政院,回顧當時美國對台灣是不要不緊,後來,美國越來越看中台灣。」甚至歐洲也很重視台灣,「是大家的努力,讓台灣的科技被全世界看到。」
▲工研院董事長吳政忠(左)看好AI的發展,圖右為梁永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