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Azure OpenAI過去半年使用量增加一倍、企業客戶季增五五%,CSP業者伺服器仍供不應求,預估明年四家資本支出總和將達二千七百億美元,AI Server浪潮持續。
反觀消費電子,歷經近兩年的市場庫存去化後,存貨雖逐漸回到正常水位,但全球經濟環境仍充滿挑戰。
研調機構數據顯示,智慧型手機出貨量二○二五年的預測值為十二.二四億支,年增率僅三.六%,成長幅度還小於今年的四.九%,而從洗衣機、冰箱、冷氣等家電整體銷售額觀察終端市場,二五年預測成長幅度三.一%,亦低於二四年的四.七%,顯示消費電子產品需求受到大環境影響,復甦緩慢,兩方對比差異反映出當下的市場仍是AI Server供應鏈一枝獨秀,趨勢明確。
AI趨勢至今,投資者關注重點還是得回到個別公司評價。觀察台灣如今純度較高的AI Server供應鏈,台積電今年業績大幅成長三三%,本益比達二十六倍(以過去四季公告EPS計算,以下皆同)。
而先進封裝(CoWoS)在供不應求的情況下,相關設備供應鏈今年業績皆大幅跳升,且仍持續擴產展望樂觀,市場也願意給予高評價,多數公司的本益比皆達五十倍以上,是今年以來台股強勢主流族群之一。
此外,如散熱領域因應輝達新伺服器的高度散熱需求,雖今年平均業績成長約二○%,但平均本益比約達三十五~四十倍,組件相關的公司如機殼、銅箔基板、導軌業者,今年業績平均皆成長達五○%以上,平均本益比約落於二十~三十倍;而下游大型組裝廠鴻海、廣達和緯創,今年業績皆低雙位數成長,平均本益比約二十倍上下。總體觀察,同為AI供應鏈,市場反映程度仍有落差。
二三年AI興奮題材至今,供應鏈公司皆已陸續繳出對應數字成績單,不再只是夢想題材,投資者當下宜回歸價值投資邏輯,找尋股價相對被市場忽略和低估的優質企業,保護自己。
本文由工作夥伴江若寧(一九九○年~,台北大學經濟學系)、黃奕穎(一九八七年~,中正大學會計與資訊科技所)、邱政緯(一九八八年~,台灣大學化學工程所)、陳宏富(一九九二年~,交大土木所)共同撰述。
AI浪潮至今已逾一年,投資者應該冷靜回看公司業績數字,對比同業或上下游,找尋低估值、低基期價值投資標的,方能穩中求勝。以下提出低基期、高獲利成長的AI Server PCB龍頭金像電子(二三六八),供讀者參考。
金像電子,一九八一年成立,股本四九.一八億元,早期曾經是筆電PCB全球代工龍頭,市占率超過二五%,經過多年沉潛調整轉型後,現為全球伺服器PCB龍頭,伺服器加高階網通交換器等占比合計超過八五%營收,主要客戶包括歐美一線雲端廠、網通廠等,從已公告財報數字觀察,站在AI風口上,金像電受惠成長明確,數字跳升幅度興奮。
同業觀察對比,全球AI Server PCB主要供應商包括有台灣金像電子、滬電股份(○○二四六三.SZ)、韓國ISU Petasys Co., Ltd. (○○七六六○.KS)等。其中,滬電股份是全球頂尖高多層資通訊PCB領導廠,市值與鵬鼎並列陸資PCB廠龍頭;韓國ISU則是全球知名高多層網通PCB廠,AI風潮以來股價一度狂飆近十倍。
這三家剛好是台、中、韓PCB指標企業,根據已公告財報數字對比,三家公司今年前三季累計營收成長率、毛利率、營益率,分別為金像電三四.六%、三○.四%、二二.一%;滬電股份四八.二%、三五.九%、二○.五%;ISU二一.七%、十九.一%、十二.五%。
金像電跟滬電股份這兩年的毛利率確實因為出貨AI Server PCB而顯著受惠跳升,但看市場評價(近四季本益比)對比,金像電僅十六.八五倍遠低於滬電的三十.七五倍,甚至連毛利率下滑導致股價腰斬後的ISU本益比都還有二十三倍,從價值投資邏輯評析,以及與台灣AI供應鏈相同公司市值評價對比,金像電未來向陽內容非常值得期待。
回到金像電基本面內容,高階AI Server產能早已供不應求,除了台灣廠微幅增加產能外,泰國廠預計明年第一季開始上線,逐漸放量投產,搭配高單價AI比重提升,產品組合優化,業績成長動能續強可期。
二一~二三年營收分別為二六六億、三二八億、三○○億元,稅後EPS五.四一元、八.八六元、七.二五元;二四年前十月累計營收達三二○億元,年增率三○.八五%,前三季EPS八.九元,全年營收獲利創歷史新高可期,且在AI高難度產品實際量產後,觀察重點今年前三季毛利率,還從第一季的二六.九%逐季攀升至第三季的三二.三%,更顯公司技術底蘊之強,AI Server風華下的金像電,值得追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