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全球資源循環到低碳能源開發,永豐餘投資控股以醣代塑,帶領台灣走向智慧能源、自然碳匯為本的淨零解方,建構5大永續生活系統,從理念到實踐,兌現以醣經濟為核心,立基循環經濟基礎,朝向低碳能源、智慧生產與淨零轉型目標邁進,見證百年永豐餘的永續生活綠色行動。
永豐餘投控董事長葉惠青周一(11/25)出席《今周刊》所舉辦的「ESG永續台灣永續國際峰會」秋季場,以「實踐永續生活的綠色行動」為題帶來專題演說,一開場他先闡明永續的真諦,不外乎是人類為了追求發展,進而產生各式需求,如何過程中如何與生態環境取得平衡。
他也以永豐餘的本業「醣經濟」說明,植物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產生氧氣、葡萄糖與水,其中葡萄糖聚合成多醣體,進而衍生有機化合物,可產生澱粉與纖維,前者可轉化為生質能,後者則是新材料與新能源來源,透過資源循環永續系統,形成非塑材料、零/低碳能源、廢棄物資源化與碳庫。
創造資源循環新價值 資源開採與經濟成長脫鉤
「生活不是單一面向而是系統化,全循環過程中環環相扣。」葉惠青指出,全球有高達7成溫室氣體排放量與材料處理使用息息相關,若透過得當循環經濟措施,將可使資源開採與消費量減少28%,進而降低全球39%溫室氣體排放量。他語重心長地說,未來資源開採與經濟成長必須脫鉤,企業與環境才能達成永續。
葉惠青也分享永豐餘的全循環系統,從紙的再生循環開始,拓及農業循環、水資源循環與再生能源循環,資源循環燃料可取代煤炭、發展沼氣與木質素發電、涵養濕地,獲得BS8001世界首張全循環無廢紙廠國際認證。
農牧廢料轉化為能源 發電潛力可達55億度電
在低碳能源部分,台灣生質能發電占比僅1.4%,與丹麥33%、德國11.8%等國家相比仍有大幅差距,顯示尚有極大發展空間。2022年我國生物質廢棄物近1400萬公噸,目前僅3%能源化,根據循環台灣基金會研究,台灣每年有超過2000萬噸有機資源,若能回收5成,可發出超過16億度沼氣發電、400萬包化肥。
永豐餘身為台灣農剩處理專家,大膽預估,國內有超過3000萬噸農食剩餘資源,若皆能轉換成沼氣,發電潛力可達55億度電。除此之外,葉惠青也強調,台灣許多水資源中心未來可轉換為綠能中心,他也以永豐餘桃園龜山廠為例,700多公頃廠區可處理生活廢水與事業廢水,未來將成功轉為綠能發電廠。
塑膠汙染成全球危機 以醣代塑減少石化燃料量
從聯合國COP27到COP28歷任會員國皆大聲疾呼,塑膠汙染將成為全球危機,約有75%最終會變成廢物,導致生態系統不堪重負,推出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數量將超過魚類。永豐餘提出以醣代塑與非塑材料作為解方,減少使用石化燃料,增加使用生質材料,推出包括農地用紙等新選擇。
電力市場智慧化轉型 邁向低碳化分散化數位化
根據國際能源署統計,自2014年以來,全球對數位化電力設施與軟體投資,以每年20%以上速度成長,能源數位化可提供有效解決方案,滿足準確供應與靈活調度需求,包括量測與大數據的基礎技術、可實現以數位形式產生之商業效益的促成技術、增強企業決策能力的決策技術與蒐集數據並持續監控的感測與控制技術,4大新興數位科技可對減碳效益帶來顯著貢獻。
葉惠青透露,永豐餘積極布局表後儲能系統,透過降低契約容量管控避免超約、尖離峰移轉與參與電力交易3大策略,強化儲能系統運轉功能與電網韌性效益。
自然為本的淨零解方 生產黃綠藍青自然碳匯
近年,永豐餘透過多管齊下,從土地碳匯的黃碳、到森林碳匯的綠碳、海洋碳匯的藍碳到濕地碳匯的青碳,推動以自然為本的淨零解方,其中華紙高雄廠透過監控汙水排放,成功復育舊鐵橋溼地與花蓮大橋下自然濕地,可吸收二氧化碳,轉化為有機碳儲存在土壤、底泥與植物中,創造青碳碳匯。
葉惠青強調:「永續綠色行動不是口號,必須透過低碳低耗能、資源循環與非塑材料三軌並近一步步達成。」永豐餘以百年企業的責任與智慧,結合科技創新與循環經濟,展現以醣為本、自然為核心的綠色行動,透過資源循環、低碳能源與非塑材料的突破,不僅實現淨零轉型,更為百工百業提供永續典範,開啟更智慧、更平衡的未來,共同守護地球資源,迎接永續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