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韓工程師「不賣肝」才輸台積電?專家揭「一周工時」成慘輸關鍵:想出點子就下班有何競爭力?

韓工程師「不賣肝」才輸台積電?專家揭「一周工時」成慘輸關鍵:想出點子就下班有何競爭力?

翁申霖 整理

科技

Shutterstock

2024-11-05 16:32

科技業當道,各國在人工智慧及半導體產業競爭激烈,其中,科技業中的領頭羊無非是來自台灣的台積電(2330),以及日前擠下晶片製造商英特爾(Intel)、登上道瓊工業指數的輝達(NVIDIA);外界困惑,南韓在電子產業也已發展多年,為什麼仍遲遲追不上他國的腳步,甚至差距愈來愈大;對此,有韓媒分析背後主因。

 

台積電(2330)憑哪一點將對手甩在後頭?其高工時、高工作量的「爆肝文化」,奠定了這家公司在半導體產業霸主的地位,《韓國經濟日報》(한국경제)便指出,「密集研發所帶來的『時間累積』,正是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斯所說的成功秘訣。」

 

台積電團隊每周7天、每天24小時運作,工程師24小時ON-CALL(待命),《韓國經濟日報》表示,這是讓台積電技術領先的關鍵之一,而輝達的企業文化也同樣是如此,造就出這2家公司現在的成功。

 

「韓國可能是唯一落後的國家」

 

「當競爭對手都在用跑的比賽,只剩下韓國還在緩慢爬行」一名業內人士接受《韓國經濟日報》訪問時這麼說,南韓在2018年推出「每周工作52小時」的限制,且適用於所有產業,這對於科技業來說無非是一大阻礙。

 

當三星(SAMSUNG)及SK海力士(SK hynix)2023年在研發上,分別投入28兆3527億韓元(約6580億元新台幣)與4兆1884億韓元(約972億元新台幣),然而,在實際研發過程中卻遭遇了人力限制的困難,「由於工時限制而無法達到預期的研發效果。」業界人士直言,「即使產品開發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研究大樓的停車場在深夜或週末也經常空無一人。」

 

「24小時燈火通明的台積電VS工作時間被束縛的韓國……」《韓國經濟日報》這麼形容國內半導體業的困境。

 

另一家韓媒《東亞日報》(동아일보)也不諱言,「每周只工作52小時,韓國在AI/半導體戰爭中能有勝算嗎?」

 

「當輝達、台積電研究員們正熬夜埋頭研究時,我們(南韓)研究員們的情況則是,經過討論、想出點子就下班……」根據2023年韓國科學技術企劃評價院(Korea Institute of S&T Evaluation and Planning,KISTEP)的調查,在新一代半導體領域中,韓國的技術水準與美國相比,從2019年的92.9分持續下降到了86.0分,顯示差距正在拉大。

 

韓國半導體業還有勝算?

 

「半導體的競爭力取決於一個人致力於研發(R&D)的時間和強度。 如果沒有所謂的『累積時間』,競爭力是不可能出現的。」《韓國經濟日報》報導,首爾漢陽大學(한양대학교)半導體工程系主任樸鎮燮直言,「技術霸權正分分鐘顛覆,時間的累積就是競爭力。」

 

《韓國經濟日報》援引台灣勞動部數據,以2024年8月來看,台灣勞工的月平均工時為180.3小時,相較之下,韓國工時只有157.6小時;韓媒認為,台積電的研發團隊之所以能全天候不間斷運作,可歸因於該種彈性工時制度。

 

 

過去,張忠謀就曾說過,台灣工程師即使是在半夜2點也會被叫出門上工,「就連工程師太太也見怪不怪。」甚至連維修技師在睡覺時也都很可能會接到電話,只要得知設備需要維修,他們就會立刻出門趕工,張忠謀表示,「這就是台灣的工作文化。」

 

而深受張忠謀重用的台積電人資資源資深副總何麗梅先前受訪時也坦言,如果台灣發生地震,所有工程師都知道要盡快趕回公司,就算是半夜也是如此。

 

「堅毅、有紀律的公司文化是台積電的重要底氣。」

 

由於南韓在《半導體特別法》刪除「白領豁免」的規定,使得韓國在「半導體戰爭」中不斷落後。為扭轉當前局勢,韓國科技業界認為,若要讓自家半導體產業追上對手的腳步,「白領豁免」制度有其必要性。

 

什麼是「白領豁免」?這項條款指的是放寬高收入管理及專業職位的工時限制,特別是針對研發(R&D)人員 ,期望能提高研發的靈活性,以應對當前全球科技競爭的壓力。

 

一位工程師呼籲,「韓國工程師需要一個針對研發優化的工作環境,因為投入研發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積累,才能與競爭對手產生決定性的差異。」

 

同時,藉由雙方合作,鑫傳不但能切入LINE Today平台,也與LINE購物展開電商合作,將電視購物的商品轉到網路,特別是「MAYLIFE」自有品牌,「用(網路)直播吸引年輕人。」廖紫岑補充,這也能吸引善用手機的新銀髮族,提供美妝、食品、生活用品等選購。

 

與LINE的多方面合作,對鑫傳而言更是爭取客戶的最佳招牌。「以前,我們比較地方性,但現在有LINE這個平台。」王盛春不諱言,鑫傳過去多年協助政府機關拍攝付費影音,如今則進一步吸引鴻海、佳世達等產業龍頭客戶,拍攝企業故事等內容。

 

「鑫傳有很穩定的基礎,去做新的嘗試。」王盛春說的,是台數科到今年第一季有逾四三.七萬收視戶,讓鑫傳有著穩定的廣告收入,「我們現在也在朝數位廣告發展。」

 

全平台布局策略

橫跨廣告節目購物服務

 

業界人士指出,有線電視產業從過去超額利潤,「到現在還是有(獲利)基本盤。」此外台灣民眾對於新聞的關注,讓新聞台成為串流影音趨勢下,有線電視依舊強悍的優勢。

 

只不過,在成長的過程中,鑫傳也曾遭遇挑戰。「企業成長,併購是最快速的。」王盛春透露,二二年初曾與市場上的電商談併購,最後卻因價格談不攏而破局,「後來,也導致上櫃計畫延遲。」

 

在新聞台的申請上,廖紫岑也坦言進度並不明朗,「我們跟委員報告,要做純台語的地方新聞。」然而,儘管新聞台進展有限,鑫傳仍積極朝其他方向發展。

 

「我們有信心,要布局全平台。」廖紫岑口中的跨螢幕內容,以及橫跨廣告、節目、購物的服務布局策略,同樣展現在台數科集團的轉型計畫上。

 

早在一九年,台數科就以自家的網路基礎設施,往自駕車領域布局。過去為了服務電視客戶,協助布建的電纜與光纖,如今成為架設網路環境的基礎,增加設施提供自駕車上路時的連網需求。除了在台中與台南進行自駕巴士測試外,鑫傳也參與了台六一線自駕運行、交通部公路總局主導的第一個自駕巴士計畫。

 

「我們網路蓋好,除了做電視,我們也可以去做智慧交通。」廖紫岑說,台數科正思考如何讓過去為了有線電視,鋪設的網路相關設施能有不同應用。她也透露,朝新應用發展的布局,讓台數科也跨足到5G專網商機,協助光學龍頭廠建立智慧工廠。

 

以台數科的硬體設施,加上鑫傳的內容服務,廖紫岑正驅動著雙成長引擎,帶領台數科集團轉型。而對她個人自己而言,也在籌畫著經營管理的轉變。

 

「二代接班,是非常巨大的工程。」廖紫岑指出,自己兩個女兒都計畫進入集團磨練,「先從軟的(節目內容)學習,我們不能讓接班影響到股東權益。」

 

接班計劃背後,是廖紫岑眼中看見數位匯流趨勢加速,「網路的變化太快,我們怎麼能不快點讓年輕人上來?」在有線電視多年打下的基礎下,台數科正眼盯著年輕族群,並以鑫傳作為最前線,要抓住持續成長商機。

 

鑫傳

延伸閱讀
台灣大砸2億領投「停車位界uber」創共享車位經濟!Uspace如何把停車變「有趣」?
台灣大砸2億領投「停車位界uber」創共享車位經濟!Uspace如何把停車變「有趣」?

2022-10-27

光陽第三代掌門柯勝峯請辭董事長⋯接班11年突放手:兩家族60年情分蕩然無存!親揭為何決裂柯俊斌
光陽第三代掌門柯勝峯請辭董事長⋯接班11年突放手:兩家族60年情分蕩然無存!親揭為何決裂柯俊斌

2025-04-10

停車場小擦撞「產險公司代位求償14K」!施昇輝「沒請律師」上法院:最終僅判4千,他怎辦到的?
停車場小擦撞「產險公司代位求償14K」!施昇輝「沒請律師」上法院:最終僅判4千,他怎辦到的?

2024-04-15

USPACE進軍共享電動車市場,新服務「Udrive悠駕」將為特斯拉車主帶來額外收益
USPACE進軍共享電動車市場,新服務「Udrive悠駕」將為特斯拉車主帶來額外收益

2022-04-01

趁台積電(2330)跌停,杜金龍硬著頭皮解定存進場,為何他說「這次要買好買滿」?鴻海、聯發科甜甜價曝光
趁台積電(2330)跌停,杜金龍硬著頭皮解定存進場,為何他說「這次要買好買滿」?鴻海、聯發科甜甜價曝光

2025-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