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川普嗆賣中國的晶片來自台灣…非法陸資挖角高科技人才多嚴重?如何管制關鍵技術,看看美日怎麼做

川普嗆賣中國的晶片來自台灣…非法陸資挖角高科技人才多嚴重?如何管制關鍵技術,看看美日怎麼做
▲美國總統候選人川普和賀錦麗辯論時,提到台灣晶片問題。圖/shutterstock

蘇芳禾

科技

Shutterstock

2024-09-13 15:37

美國總統大選辯論當中,民主黨總統候選人賀錦麗(Kamala Harris)指控共和黨候選人川普(Donald Trump)執政時「把美國晶片賣給中國」,變相促使中國軍事現代化,川普則反嗆「這些晶片來自台灣」。

關注半導體產業的科技專家許美華指出,「但這句話還真的很難反駁」,台灣確實一直在賣尖端晶片給中國,或嚴格來說,台灣一直在幫中國製造尖端晶片。這些尖端晶片的使用包括軍事用途,台灣政府應該做出強而有力的禁止政策。

筆名「翁達瑞」的旅美學者陳時奮則是認為,川普「講的是外行話」,賀錦麗的說法貼近事實,雖然出口到中國的高階晶片在台灣製造,但台灣只是晶片代工廠,無權決定最終成品的銷售,「中國能否買到國防用途的高階晶片,決定權在美國政府」。

曾於2018、2022提案修訂相關敏感科技保護修法的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表示,他已經在週四(9/12)行文給行政院和相關單位,要求今年應儘速依法公布第二波台灣國家關鍵核心技術,回應美國盟友關切,並不是像他們所想像的那樣。

不過多位財經專家和立委受訪時都坦言,每次要立法或是要進行管制時,台灣業界的壓力很大,台灣要跟進美國之前對中國半導體的各種嚴格禁令有實務上難度。

美國總統大選正如火如荼進入肉搏戰,兩主要候選人賀錦麗、川普10日進行總統辯論時,賀錦麗指控對手川普執政期間「出賣了我們」,所推政策「到頭來把美國晶片賣給了中國」,促進中國軍事現代化;而川普則是不甘示弱反擊,「這些晶片來自台灣」,引發台灣輿論關注。

 

「會讓大家牢裡見」!過去立法期間台灣業者強烈反對

 

長期關注台灣半導體產業發展的科技專家許美華指出,嚴格來說,台灣一直在幫中國製造尖端晶片。這些尖端晶片的使用包括軍事用途。為什麼台灣半導體產業這樣做?答案很簡單,因為台灣政府一直都沒有禁止

 

許美華說,很多美國人一定一堆問號,咦?中國不是要併吞台灣嗎?台灣這樣吃裡扒外,美國幹嘛還要幫台灣?台灣,為何對一個長期想要併吞你的敵對國,完全沒有「國家安全」的防衛意識?

 

然而台灣並不是沒有防範,許美華說,台灣政府在最近幾年,開啟對敏感科技保護的立法,但2018年,意圖防止台灣人攜帶機密投靠中國的《敏感科技保護法》才被提出來,就引起「反對黨」和「廠商」一片反彈。當時,聯華神通集團負責人苗豐強,在工商團體討論該法時,就形容該法上路後,「會讓大家牢裡見」。

 

許美華也提到曾任職台積電資深研發處長,後來到韓國三星、中國中芯發展的梁孟松為例指出,過去幾年的美中晶片大戰,美國禁令一波波,都是先拿自家公司、自己人開刀。同樣為了「國家安全」,台灣政府願不願意、敢不敢比照美國,跟進這件事?「禁止台灣人為中國半導體產業提供服務,包括任職」,一次解決台灣人才被挖角、技術流出中國的問題。

 

相關報導:

 

梁孟松曾泣訴不是「台積叛將」,卻用盡力氣助攻對手…為中芯7奈米奠基,要讓瞧不起他的人後悔

 

中芯國際官網

▲ 中國大陸晶圓代工龍頭中芯國際(SMIC) 。圖/取自中芯國際官網

 

旅美教授:台灣是晶片代工 非最終成品銷售主力

 

美國西華盛頓大學國際企業中心主任陳時奮(筆名翁達瑞)則指出,美國是晶片設計大國,佔有全球六成以上的市場。知名的美國晶片設計公司包括英特爾、輝達、AMD、蘋果、高通⋯⋯等。台灣則是晶圓「製造」與「封測」大國,全球9成高階晶片在台灣製造,台灣也佔有全球晶片封測市場的6成,「不是晶片設計大國,也不是最終成品的銷售主力。」

 

因此他認為,在川普總統任內,中國仍可向美國採購國防用途的高階晶片,這些晶片的銷售權掌握在美國的晶片設計公司,「賀錦麗的說法貼近事實。」

 

財經專家:避開敏感科技 中國挖特殊應用、半導體零組件、設備公司 

 

而川普的言論也讓台灣高科技技術外洩問題又浮上檯面,就在幾日前,新竹地檢署查緝中資非法挖角竹科頂尖科技人才,9月3日搜索新竹科學園區21處地點、帶回涉案39人。竹檢指出,法務部調查局截獲情資,有多家非法陸資企業透過非法挖角手段竊取台灣高科技機密技術案件,日前見時機成熟展開收網。

 

針對相關議題,關注科技產業的財經專家徐嶔煌接受本刊訪問時表示,製作晶片的過程可能有上千道程序,因此中國即使學走一部分,整體戰力、產品良率上很難短時間趕上台灣的優勢。

 

他進一步說,因此,中國現在的作法是來挖一些台灣不錯的半導體零組件和設備,有些是外商來台設廠,這些公司做的是「特殊應用」,不像台積電有上千道程序和複雜技術,台灣其實發展得很不錯、有優勢,但人才一旦被挖走,很容易會被中國迎頭趕上,這類的人才薪資、技術層面也不如晶片廠,政府如果不管制,就很容易流失。

 

立委:已發文要求相關單位 儘速公布第二波管制關鍵技術

 

中國對於台灣科技人才的鯨吞蠶食已經存在多年,晶片設計大廠聯發科在2015年就曾成功阻止三名離職工程師帶槍投靠香港公司;美光2016年收購華亞科,5名經理涉嫌竊取機密資料投靠中國公司。2022年調查局查處11家違法在台中企。

 

談起立法歷程,曾在2018年提出敏感科技保護法的民進黨立委王定宇說,當時因為「種種因素」,導致修法無法通過,直到2022年才從《國安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保護國家關鍵技術。

 

而王定宇沒有明說的「種種因素」,其實就是來自於台灣業界的反彈。業者當時憂心,該法若立法通過,5G、物聯網與AI人工智慧產品輸出,一定會被綁死。

 

後來《國安法》順利三途,其中第3條規範,任何人不得為外國、中國、香港、澳門、境外敵對勢力或其所設立或實質控制之各類組織、機構、團體或其派遣之人,不得以竊取、侵占、詐術、脅迫、擅自重製或其他不正方法而取得國家核心關鍵技術之營業秘密,或取得後進而使用、洩漏。最重可以關12年,併科罰金最高1億。

 

王定宇說,後來行政院制定《國家核心關鍵技術認定辦法》組成委員會,每年檢視哪些科技和技術屬於核心關鍵技術,在2023年已經公布第一波22項目,其中包括14奈品以下晶片製程,此外還有多項軍用技術。

 

他已經行文相關單位,盡快公布第二波關鍵技術,未來也希望可以擴大管制範圍,避免中國取得台灣關鍵技術。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已於9月12日發文給行政院等相關單位,要求儘速公布第二波管制關鍵技術。

▲ 民進黨立委王定宇已於9月12日發文給行政院等相關單位,要求儘速公布第二波管制關鍵技術。圖/王定宇提供

 

防範應優於處罰 沈伯洋提日本經濟安保法經驗

 

長期關注中國資訊戰的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受訪表示,台灣目前技術外流分兩類,一類是中國在科學園區設置空殼公司,接觸我國高階工程師;另外一種則是透過廠商、代理公司、代理人洩露,這個就很難防範。

 

沈伯洋表示,現在很多中國公司甚至都用台灣人來當代理人或台灣分公司負責人,或者從第三地如開曼群島等地去繞開管制,偵查單位在認定上需要更多經驗。

 

沈伯洋說,日本為了防止科技機密外洩,制定「經濟安全保障推進法」(經濟安保法),管制在地協力者,包括關鍵技術、國家技術補助、關鍵基礎設施,從源頭開始防範未然,可能會比洩密後再處罰更有嚇阻力。

 

相關報導:

 

不只蔣尚義及梁孟松! 台積電最大中國對手 還有過這4位台灣戰將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焦點轉向國際資本市場,張信勵雖對全球股市持中立態度,但也詳述他看到的風險與機會。雖然歐洲股市包括英、法、德等主要市場表現強勢、紛紛創高;但張信勵卻示警,宏觀阻力依然存在。他預期烏俄戰爭局勢仍將延續一段時間,此外更有兩大逆風,「首先,歐洲央行的升息循環仍未走完,不像聯準會升息已觸頂;其次,歐洲央行持續升息的同時,經濟衰退的風險猶存,儘管已經不是半年前分析師預期的那種嚴重衰退,但歐洲確實仍面臨挑戰。」

 

今年,中國挾解封之勢欲谷底反彈,但原本備受期待的經濟重啟,卻似乎陷入整體表現不如預期的「冷復甦」,不僅內需動能仍偏弱,青年失業率更不斷加劇。對此,張信勵解釋:「疫後經濟重啟的路徑本來就是非線性的,路上會有顛簸,歐美重啟時的狀況也和當前的中國如出一轍。」因此他雖然中性看待全球整體股市,卻依然對中國樂觀,因為「看到一些深具吸引力的加碼機會」。

 

通膨

 

新興市場受惠「再全球化」 

美中今明年表現不同向

 

因應美中脫鉤,近年許多企業紛紛執行所謂「中國加一」策略,將供應鏈移出中國、落腳他處。針對這種態勢,張信勵評論,世界經濟不會就此走向「去全球化」,而是將迎來「再全球化」。他解釋,「北美與西歐企業不是要將供應鏈全部搬回國內,只是要確保供應鏈面對未來潛在衝擊將更有韌性。」因此也預期在分散供應鏈風險的張力下,中國以外的新興市場地區將是主要受惠者。

 

他補充,對中國來說,這其實可視為一個自然過渡,當經濟體邁向中等收入,經濟成長應會更多由消費驅動,不再作為世界工廠的中國「成長速率會放緩,但成長品質會上升」。

 

張信勵預期,美國與中國的表現,在今年與明年將會展現不同的軌跡。「美國的增長在今年下半年會放緩,但中國將加速增長。但若展望明年,美國經濟將開始加速增長,而中國的增長將趨於穩定、接近五%的水準。」結論就是,下半年歐美仍疲弱,但中國的表現強一些。

 

談到新興市場,張信勵認為印度相當值得注意。不像中國正迎來人口老化逆風,「印度將在未來數十年內,持續享有巨大的人口紅利。」具備人口結構優勢的印度,「將是未來最有機會實現六%以上年複合成長率的世界主要經濟體。」同時從估值角度來看,印度股市「雖然已經不便宜,但也尚屬合理,並未高估」。

 

日本也是今年亮點,不僅股神巴菲特大表樂觀,日經指數近日也刷新一九九○年代泡沫經濟以來高點。張信勵認為,除了合理的估值與樂觀的成長展望,日本央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是關鍵。「在聯準會、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澳洲央行等主要央行相繼升息之際,日本央行卻始終維持非常寬鬆的貨幣政策。」日本央行違抗潮流,為股市維護了重要的資金動能。他預期,央行寬鬆態度將維持更長一段時間,因此看好日本具投資吸引力。

 

從中國、印度到日本,張信勵表明高度看好此刻的亞洲市場。但樂觀之餘,下半年市場有哪些重大風險須要留意?張信勵認為,以美國來說,目前市場關注的商業地產信貸狀況確是核心問題。不過他也聲明,商業地產是一種組成多元的資產類別,橫跨不同產業、地理位置,未必能完全一體看待。

 

聯準會12 月會議目標利率達成機率圖

 

科技、能源有根本性變化

債券報酬將優於過去十年

 

從全球角度來看,張信勵則直言,地緣政治的無法預測性將是最大變數。「我們覺得自己有精密調校的經濟模型來掌握經濟輪廓;也覺得自己對貨幣與財政政策都有深刻的理解;唯獨地緣政治,是本質上無法預測的。因此,若有什麼因素導致我們的預測產生大幅偏差,那肯定會是地緣政治,而非總經事件。」

 

放眼中長期未來,張信勵指出在科技、能源、醫療與消費等方面正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影響世界經濟。首先,人工智慧近期的快速突破,已引領全球風潮,變化之劇烈「感覺像是革命」。其次,氣候變遷帶來再生能源轉型、脫碳與淨零碳排趨勢,永續性投資、綠色債券、影響力投資等,將改變投資生態。再者,疫情刺激各國加碼投入醫療基礎建設、人口老化迫使各國拉升社福醫療支出,這兩點將為醫療產業帶來機會。另外,千禧世代帶來不同的消費形態,也是企業需面對的新挑戰與契機。

 

張信勵強調,通膨不會輕易褪去,「雖然我們說今年通膨會趨緩,但仍有許多結構性趨勢會讓通膨保持頑固。」他舉例,像是全球供應鏈重塑、全球人口老化,以及能源成本上升等帶來的通膨效應,都不是科技進步的通縮效果能獨自抵銷的,勢必將迫使各國央行將名目利率長期維持在相對高的水準,「過去十五年,人們習以為常的低利率環境將不復見。」

 

因此,他預期未來十到十五年,固定收益的報酬將高於過去十到十五年,同時波動性將低於過去十到十五年。而相對於非投等債券,投資級別的債券更為看好。

延伸閱讀
賀川辯論/台灣又成焦點!賀錦麗批把美國晶片賣中國,川普回嗆:他們是跟台灣買的
賀川辯論/台灣又成焦點!賀錦麗批把美國晶片賣中國,川普回嗆:他們是跟台灣買的

2024-09-11

Intel裁員、輝達延後出貨...AI好光景不再?「當黃仁勳開慶功宴說晶片沒瑕疵,才是賣點」
Intel裁員、輝達延後出貨...AI好光景不再?「當黃仁勳開慶功宴說晶片沒瑕疵,才是賣點」

2024-08-26

「華為不可能追上台積電!」劉德音股東會1句早料中 中國晶片真能做到3奈米?華為高層親口說了
「華為不可能追上台積電!」劉德音股東會1句早料中 中國晶片真能做到3奈米?華為高層親口說了

2024-06-08

封鎖陣營成立!美拉攏日、荷限制中國晶片,真能有效制裁?SEMI曝可能結局
封鎖陣營成立!美拉攏日、荷限制中國晶片,真能有效制裁?SEMI曝可能結局

2023-02-03

怕了?台積電南京廠計畫擴產 「中國晶片製造恐被卡脖子」專家籲官方禁止
怕了?台積電南京廠計畫擴產 「中國晶片製造恐被卡脖子」專家籲官方禁止

2021-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