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第三大權值股聯發科(2454)股價在7月累計回跌約13%,若從6月中的史上最高收盤價1500元計算則回檔近兩成,惟周三(31日)仍守住1200元大關,以1220元作收。
從聯發科新公布的第二季財報來看,表現依然穩健,上季營收年增29.7%至1272.71億元,同期淨利更年增62%至259.55億元,每股純益(EPS)為16.19元。
受惠AI大趨勢,聯發科的旗艦手機晶片不僅持續優化生成式AI功能,有助提升品牌客戶導入的意願,與輝達(Nvidia)合作的第一款車用晶片也預計2025年初問世,同時在雲端運算及邊緣運算的新專案,更可望從2025下半年開始貢獻營收。
聯發科3奈米製程晶片 可用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汽車等產品
對於IC設計龍頭聯發科,AI大趨勢與自家產品的關聯愈來愈高。
執行長蔡力行周三在第二季線上法說會中表示,目前擁有資料中心(data center)的各國企業,為了降低整體擁有成本(total cost of ownership),都有採用客製化晶片的強烈需求。聯發科透過彈性的ASIC商業模式,提供優異的IC整合能力、先進製程與封裝的技術能力,以及領先的112G及224G SerDes IP,可以滿足客戶的需求。「擁有這些關鍵能力,讓我們能尋求更多AI加速器和以及Arm-based CPUs的生意機會」。
在邊緣運算方面,蔡力行說明,業界希望能降低推理成本和雲端與邊緣連接的能耗成本,用戶也有對隱私保護和更低延遲的需求,這些趨勢將大幅增加產業界對AI邊緣運算設備的需求,例如智慧手機、筆記型電腦、平板電腦、汽車、及機器人等。
他指出,聯發科先進的3奈米製程晶片可用於智慧手機、平板電腦、汽車等產品,而且自家SoC(系統單晶片)都整合成為針對邊緣AI運算而設計的強大、高能效處理器NPU。
其次,聯發科與所有主流的大型語言模型供應商緊密合作,並提供易於使用的AI開發工具,例如如聯發科的NeuroPilot,以加速各式AI應用如AI Agent及各類生產力提升工具落地。
蔡力行:有信心「2024年旗艦產品營收成長超過50%」
綜合蔡力行在法說會中的上季營運報告,以及對外資法人提問的回覆,聯發科最重要的手機晶片業務,不僅將在天璣9300及9400旗艦手機晶片(預計今年10月推出)的領導下,成長動能持續至2025年,AI也將在2025年創造這幾項利多。
第一,天璣9400進一步優化生成式AI的功能,聯發科看到許多生態系統夥伴正積極開發生成式AI功能,這也可能成為未來縮短智慧型手機產品周期的關鍵。
客戶對於天璣9400反應相當正面,天璣9400首波導入的機型數量相較於天璣9300更多,「我們有信心2024年旗艦產品營收成長超過50%」。
第二,聯發科與輝達合作的第一款車用晶片,預計2025年初問世,將以輝達的GPU搭配聯發科的CPU。
在車用晶片部分,蔡力行還透露,外界比較不知道的是,聯發科自家的天璣旗艦晶片系列,除了主攻的智慧手機市場,甚至還打進了車用市場,已經有中國的汽車客戶在洽談中。
第三,聯發科在雲端運算和邊緣運算的AI大趨勢中,站到了有利位置,目前幾個新專案的進展順利,可望從2025年下半年開始貢獻營收,「相信2024年是我們下一階段成長的開始」。
延伸閱讀:
聯發科與輝達合作不只AI 首個車用合作產品悄悄亮相!汽車將是下一個爆發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