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56 0050 輝達 00878 00940

3位台日重量級大老,只有施振榮全程用英文,台灣PC教父給日本的5個經驗談

3位台日重量級大老,只有施振榮全程用英文,台灣PC教父給日本的5個經驗談

林宏文

科技

宏碁提供

2024-06-26 09:50

上周五,宏碁創辦人施振榮到東京大學演講,這場施振榮東京Forum 2024年的活動,主題是「世界半導體產業與創業」,與會者還包括日本半導體3D封裝專家黑田忠廣教授、曾被稱為日本比爾蓋茲的西和彥先生,另外我也是與談人之一。

 

施振榮先生已經多年沒有到日本訪問,此次他分享自己一生的創業經驗,也談到自己深刻學習到的五堂課,並提供日本振興半導體產業的建議。我有幸受邀參與這個論壇,也聽到多位專家前輩的觀點,藉此專欄與大家分享。

 

觀點一:垂直整合到垂直分工

 

施振榮從自己的創業談起,歸納出宏碁從80年代起就學習到的經驗,很多教訓都很慘烈,但也不斷學習調整,找出致勝之道。但是,很多日本企業直到90年代甚至2000年,都還沒有意識到為何會輸,輸在那裡。

 

施振榮歸納出五點,第一點是從垂直整合到垂直分工的典範移轉,台灣掌握到這一點,成為崛起的關鍵要素,而這件事正是大部分日本企業沒有做到的。

 

例如,聯電早期是IDM,1997年就把聯發科、聯詠等IC設計部門獨立出去,從此聯電變成沒有產品的晶圓代工廠,和台積電一樣。宏碁在2000年面臨品牌與代工事業衝突的挑戰,2001年也將緯創與宏碁分開,另外華碩與和碩也在2007年分家。

 

在全球產業從垂直整合發展到垂直分工的趨勢下,台灣產業抓到轉型機會也快速調整,才能順應潮流抓緊PC、智慧型手機、半導體到現在AI伺服器等發展機會。

 

垂直要分工,但水平則要整合,要不斷橫向擴充,建立經濟規模。例如宏碁在PC品牌的經營上,也是往水平持續整合及擴充,陸續併購捷威及Packard Bell,另外聯想去買IBM及日本NEC等,都是類似的布局。

 

▲這場「世界半導體產業與創業」的演說,與會者包括宏碁創辦人施振榮、日本半導體3D封裝專家黑田忠廣教授、曾被稱為日本比爾蓋茲的西和彥先生,以及作者。

 

觀點二:不要忽視自己的「短板」

 

施振榮提出的第二個觀點是「短板理論」。他說,每個國家最強的部分,都不會強過自己最弱的一環(as strong as your weakest link)。短板理論是由美國管理學家勞倫斯·彼得(Laurence J.Peter)提出,指的是一個木桶能裝多少水,並不取決於最高的那塊木板,關鍵是在於最短的那一塊。

 

施振榮說,在他早期創辦宏碁的PC產業,並與日美等企業競爭時,就讓他很深刻地了解台灣與日美的短板差異所在。

 

例如,日本的短板,就是速度慢,沒有彈性,因此在發展PC產業時,儘管早期日本技術強過台灣很多,卻一路落後,完全趕不上台灣的速度。

 

至於像英特爾,一樣是技術很領先,但美國的短板在於製造成本太高,完全拼不過台灣廠商。早年X86晶片產品是暴利,毛利很高,即使良率差一點,製造成本高一點,怎麼賣都還是有利潤,但這也讓英特爾沒有自覺,才會導致如今逐步失去競爭力,甚至無法和對手超微(AMD)競爭。

 

英特爾的對手超微,很早就把製造部門就切割獨立出格芯(Global Foundry)公司,將自己設計的產品與製造分開,後來,格芯不再投資七奈米以下先進製程,超微為了取得台積電更強的製程技術代工訂單,還因此付出「分手費」一億美元給格芯,切斷與格芯的代工訂單合約,全面擁抱台積電。

 

觀點三:軟體不可能百分之百完美

 

施振榮提出的第三點是,軟體永遠不可能百分之百完美,不可能沒有bug(蟲)。像微軟的軟體,都先有Beta site(測試版),之後又有1.0版、2.0版、3.0版,經過使用者不斷回饋改良,才能讓軟體功能達到最佳境界。

 

但是,日本人開發軟體,就像做硬體一樣,都要求做到很完美,不然產品就不推出,這一點讓日本人吃足了苦頭,因此日本推到國際上的軟體幾乎也都不成功。

 

至於宏碁自己也發展過軟體,但學到的教訓則是,一定要和主流的產品相容,不相容一定無法生存,這是台灣學到與日本不一樣的教訓。

 

▲施振榮在日本分享個人經驗,並提供日本振興半導體產業的建議。

 

觀點四:要有內部創業機制

 

施振榮提到的第四點是內部創業家(intrapreneurship)精神。他說,創業家精神(entrepreneurship)是台灣成功的關鍵,但他進一步提出另一個概念是內部創業家精神。他認為內部創業也是台灣成功的關鍵,但內部創業要有機制,最重要是讓分家後的事業體,有其獨立性,才能發展更壯大。

 

施振榮也舉例,宏碁成長過程中不斷分家,讓經理人可以獨立出去開創事業,當時就講清楚,緯創、明基出去後,宏碁一定會稀釋股權,讓專業經理人可以放手去衝,若還是要和母事業綁很緊,對公司一定沒好處。

 

施振榮說,分家後,緯創若為了支持宏碁,沒有量的單也要做,對緯創也不好。他認為,內部創業,就是要讓其完全獨立,像緯創獨立後,幫宏碁代工的部分,不要超過五成,才會有競爭力。不過,當時他這樣堅持,緯創也不是很高興。

 

另外他也提到,宏碁與緯創分家時,廣達董事長林百里那時還在觀望,要看宏碁是不是玩真的,是不是會分地很徹底,才決定要不要幫宏碁代工。

 

施振榮說,惠普、戴爾這些美商公司,都是用全台灣的代工力量在打國際品牌,因此,宏碁當然也不能只用緯創的力量,也一樣要用全台灣的力量來打仗。這樣的堅持,日後證明都是對的,如今緯創長得比宏碁還大,台灣的產業分工做得好,這是成功的關鍵。

 

觀點五:企業要做全球化競爭

 

最後,施振榮提到的第五點是,除了企業家自己要爭氣,外部的公開市場也要有良好的競爭環境,協助企業做全球化的競爭。例如不應該用各種手段來保護本國企業,愈保護只會愈沒有競爭力,像過去日本市場保護本國的PC及手機業者,最後日本企業都沒有競爭力,無法到國際上去競爭。

 

▲演講當天,施振榮全程用英文演講,提供的講義也是英文。

 

施振榮演講後,黑田忠廣教授也發表演講,他提到日台合作的重要性與必要性。

 

黑田教授是日本半導體界很有影響力的人物,早年曾在日本東芝公司服務二十年,在半導體封裝領域累積很多專利與技術,曾擔任東京大學教授,目前則是促成台積電與東京大學產學合作的重要人物

 

今年4月1日,他又被任命為熊本縣立大學新任理事長,扮演台積電熊本廠人才培育及與日本產業合作發展很重要的角色。

 

「台灣成功就是日本失敗,現在日本人不只變懶惰,和美國關係也要重修」

 

另一位演講者是西和彥先生,他是日本個人電腦的先驅,也是微軟最早期的合作夥伴,協助比爾蓋茲打開全球市場。西和彥講話很幽默,提到當年他到處去賣微軟軟體,但很多歐美企業都不想要,可是43年前遇到施振榮時,只講不到三秒鐘,施振榮就說他要買。

 

西和彥說,台灣人很勤勞,和美國客戶關係很好,這是台灣PC及半導體成功的關鍵,而台灣的成功就是日本的失敗,現在日本人不只變懶惰了,和美國關係也要重修,他認為日本要和台灣密切合作,學習台灣的經驗。

 

西和彥還提到一點,當天的演講,施振榮是用英文演講,提供的講義也是英文,但日本兩位演講者,像他是用英文講義,但用日文講,至於黑田忠廣則是用日文講義及用日文演講,都沒有施振榮先生全部用英文的國際化。他認為這一點,正是日本不及台灣的地方。

 

一場東京大學的論壇,三位台日兩地的重量級大老,觀點與想法充分溝通交流,內容火花四射,讓我學習到不少,也將這些見聞分享給大家。至於論壇討論的內容,明天再與大家分享。

 

 

延伸閱讀

為何日本願豪砸1000億台幣 大手筆補貼台積電設晶圓廠? 這要從兩年前東京大學挖角他說起

2021-10-22

為何日本贏得台積電芳心 在熊本耗資8000億日圓蓋晶圓廠? 故事要從2019年這件事說起

2021-10-12

「新青安」貸款真划算?本金越晚還越好?達人一算「1千萬40年得還1550萬」:景氣差股房雙跌全完蛋

2024-06-22

今周重磅》最低工資漲不漲本周開打!新青安貸款成炒房幫兇,政院開檢討會會有何配套?

2024-06-24

打炒房!新青安「限貸一次」,一生僅一次機會 … 專家:吸引真正自用首購族,也可能有「我就爛」心理

202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