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矽谷連續創業家的身分,「向後退一步」的陳士駿,為了提升台灣的地位與能見度、為台灣的科技新創創造比較好的環境,都做了哪些努力?
有些人,在功成名就、財富自由後,會想要為家鄉做一點事,YouTube創辦人陳士駿,就是其中之一。
大家都耳熟能詳的故事,是陳士駿年僅二十八歲時,就把與朋友共同創立的YouTube賣給Google,賺到了數百億新台幣。而自從他二○一九年移居來台後,除了協助度雷克資本董事總經理傅冠龍壯大事業之外,對他來說,住在台灣另一項重要任務,就是協助台灣的新創走向國際市場,也利用自己在美國矽谷二十年的人脈,將國外的資本帶進台灣新創圈。
史丹佛大學舒思深亞太研究中心啟動台灣計畫,陳士駿(右1)身為該計畫背後推手,5月赴美為計畫啟動記者會站台。(攝影/Stanford University Rod Searcey)
「台灣科技人才與矽谷不相上下」
但創投缺乏長期計畫、過急於變現問題
「我很鼓勵台灣的學生多冒險,有好點子的時候就去創業試試看。說實在,創業不算多大的風險;創業是經過計算的風險,因為通常只需要五、六個月,你就知道這個點子有沒有成功的機會。」陳士駿說。
陳士駿語重心長地表示,台灣的新創能力很好,因為「台灣科技人才的能力與素質,與矽谷不相上下。」然而,台灣的創投過於保守,一投資就想趕快回收、問新創什麼時候會有營收,「對新創投資缺乏四至五年的長期規畫,所以在台灣很少看到新創成為獨角獸,台灣人是好的創業家,台灣的新創只是需要好的投資者。」
陳士駿以自己的創業經驗說明,包括紅杉資本在內的美國一流科技創投,是如何將矽谷打造成美國科技新創的集散地。他透露,在YouTube成立初期,紅杉資本從未與他們討論過如何增加營收、如何變現,紅杉資本關心的是產品與策略,也就是YouTube如何擴增收視群、要做什麼來吸引更多的使用者上傳內容至YouTube平台;直到YouTube能夠進入A輪、B輪的融資時,紅杉資本才開始跟他們討論變現問題。換句話說,美國第一流的科技創投大多會給新創好幾年的時間發展產品、建立進入市場的策略,不會急著看到投資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