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鋼鐵股 富邦金 開發金 鴻海 升息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專家解析》三星難專注、英特爾難量產、中芯受制裁… 陸行之:台積三武器狠甩眾對手

專家解析》三星難專注、英特爾難量產、中芯受制裁…  陸行之:台積三武器狠甩眾對手

2024-05-29 13:26

(今周刊1432)

台積電何以穩坐全球半導體霸主之位?競爭對手又因何屢屢折戟?

長期關注台積電與全球半導體產業的知名分析師,從三方面剖析護國神山的絕對優勢。

「結構上的問題沒有變化,它(台積電)的優勢就會一直存在。」談及台積電的技術領先時,資深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堅定地表示。

 

事實上,從還在外資券商巴克萊服務時,就一路緊盯台積電發展的陸行之,對台積電近年向外擴張據點的作法總是不乏「提醒」,但論及與對手之間的技術差異,他仍然認同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口中的「領先十年」之說。

 

武器一》先天差異  台積選對了商業模式 

 

為何如此有信心?首先,是商業模式所造成的先天差異。陸行之先從三星和英特爾的狀況分析,「三星和英特爾不願把晶圓代工廠分割,就給了台積電一個很好的機會。」他以三星為例,表示三星的商業模式是自己設計、自己製造,同時還要幫其他客戶製造,「而在幫別人製造時,客戶也會擔心自己的設計還可能被偷取。」多邊都要兼顧的情況下,「結果就是會分心。」

 

這還延伸出了人才問題。比如,晶圓代工部門對三星來說是次要部門,韓國的頂尖人才多投身於記憶體部門。未能吸引到最優秀的人才,使得其邏輯製程部門相對薄弱,沒有投入主力軍去競爭,自然導致無法與台積電匹敵。

 

另一方面,「設計和製造的人才是完全不同的。」設計人才大部分是電子工程專業,或包括部分軟體和系統人才;而製造人才則來自於化工、物理等各種專業,學歷不一且多元。因此,當一家公司同時進行設計和製造時,可能會面臨兩者之間的協調及分潤問題,最終可能導致優秀人才的流失。

 

而看向另一個競爭對手英特爾,陸行之表示:「最大的問題在於其缺乏量產能力。」英特爾宣稱在四年內達成了五個節點的技術突破,但市場上卻看不到相應的產品。「沒有量產能力,就意味著他們無法在市場上犯錯。」陸行之解釋。

 

他指出,若英特爾想要與台積電競爭晶圓代工,「必須不計血本地投入!」但在陸行之眼中,英特爾的資本開支能力有限,加上晶圓代工事業連年虧損,無法大規模投入來與台積電競爭,「沒有大幅地砸下資本開支的魄力,怎麼跟台積電去搶占市場?」他輕笑說道。

 

相較之下,唯一能夠「砸下血本」與台積電拚搏的對手,就剩下中芯國際。「中芯很厲害,搶了不少份額,雖然規模較小,但在資本開支方面確實很敢!」陸行之如此評價。

 

中國平安保險集團   孵出Fintech四大金雞

 

中國因為對外資壽險業有相當繁瑣的限制,導致在中國保險市場深耕多年的國泰、新光、台壽保(已被中信金購併)在中國市場停滯不前。中國本土的保險業者則趁著市場起飛、快速成長,其中又以中國平安保險集團最具代表性。

 

2011年就進入中國市場,目前在中國擁有逾40個據點、多達1萬名以上業務大軍的永達保險經紀人董事長吳文永指出:「中國平安是最早引進台灣保險業人才培訓、保單觀念、激勵制度,甚至早期砸下重金挖角台灣保險業人才的中國保險業者。」

 

除了比同業引進先進的制度與人才,面對金融科技(Fintech)崛起浪潮,中國平安保險集團董事長馬明哲深諳資本市場的魔力,把許多銀行視為威脅的Fintech,變成一隻隻超級金雞。

 

仲利國際   抓住中小企業勃發浪潮

 

中租迪和集團的中國子公司──仲利國際,以1315億元市值,從去年811名跳升至542名。以2017年而言,中國市場獲利成長高達89%,貢獻中租迪和集團高達4成的獲利。

 

2005年中租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如今在中國已有40個據點,迄今已是放款規模居第一的獨立外商租賃業者。仲利國際總經理陳坤明說「機會是中國有5千多萬家的中小企業,而當時大銀行與大集團旗下租賃,做飛機、船舶、工程等超大計畫就忙得不亦樂乎,對中小企業看不上眼,但這塊對仲利簡直像是哥倫布發現新大陸。」「優勢,是進入中國市場之前,中租高層已經與當地大型銀行建立良好關係,讓仲利可以取得便宜的資金來源。」

 

至於風險,「是對租賃業者的政策與法令仍然混沌不明、對當地中小企業不了解,以及對司法管道的陌生。」

 

了解本身優劣勢後,如今仲利客戶數超過2萬家企業之多,單家放款金額鮮少超過2百萬元人民幣,服務的陸商遠多於台商。陳坤明說,「我在中國打拼,經常盤點的不是我們台灣比人家還剰多少優勢,而是總在反省要怎麼做、怎麼努力,才不會變落後。」

 

中國產業升級至此,台商過去刻板印象中的競爭優勢已經逐漸褪色;看未來,在美國進逼、中國被迫讓步之下,更開放的市場,必然催使當地企業加速升級。這是中美貿易戰所引發的中國新秩序,對台商而言,即將迎接的是「不進則退」的新戰局,必須做好準備。

延伸閱讀
晶圓代工廠營收比一比!中芯「坐二望一」僅次台積電,為何聯電、世界先進沒在怕?財報暗藏玄機
晶圓代工廠營收比一比!中芯「坐二望一」僅次台積電,為何聯電、世界先進沒在怕?財報暗藏玄機

2024-05-28

馬斯克想拿10%特斯拉市值、1.8兆薪酬能過關?股民好怕他出走…為何陸行之說投反對票才能治他?
馬斯克想拿10%特斯拉市值、1.8兆薪酬能過關?股民好怕他出走…為何陸行之說投反對票才能治他?

2024-05-27

盤中爆殺千點,台股收跌774點史上最大、台幣創8年新低!哪些利空引爆多殺多?陸行之怎麼看後市?
盤中爆殺千點,台股收跌774點史上最大、台幣創8年新低!哪些利空引爆多殺多?陸行之怎麼看後市?

2024-04-19

台積電下修全年半導體市場展望!SoIC將問世、CoWoS供不應求…預期AI營收貢獻5年內突破20%
台積電下修全年半導體市場展望!SoIC將問世、CoWoS供不應求…預期AI營收貢獻5年內突破20%

2024-04-18

強強聯手「股價雙雙跳水」!英特爾結盟聯電開發12奈米平台,為何不被看好?陸行之分析9點看法
強強聯手「股價雙雙跳水」!英特爾結盟聯電開發12奈米平台,為何不被看好?陸行之分析9點看法

2024-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