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周刊1431)
從瀕臨倒閉到產業翹楚,生展一路走了將近二十年時間。
當初「臨危受命」前來救火的董事長陳威仁,如何帶領生展走出困境、屢創高峰?
台南市北邊的柳營區太康村內,沿著一條被稱為「最美鄉間道路」的太康綠色隧道向內走去,蓊鬱的行道樹,引著車開往台灣第一座有機農業專區——太康有機農業園區。
這裡主打有機、無毒的耕種方式,結合「科技」成為最先進的有機農場,來自這裡的高品質有機蔬果,也成為台灣益生菌大廠「生展」的原料來源。
生展原為學名藥大廠生達的生物科技部門,主要業務為開發有機原料,一九九九年獨立成為生展公司。受制原料藥開發時程長、國際競爭激烈,生展成立後持續陷於虧損狀態,直到現任董事長陳威仁到職,將業務重心轉往保健食品,翻轉生展倒閉危機,並在不到二十年間,將年產值做到近二十億元,員工從二十人到現在的五二○人,不僅成為保健食品指標大廠,也是生達旗下的小金雞。
陳威仁在生技醫療產業資歷長達三十年,大半時間投身製藥領域。他從基層藥廠業務員做起,後因廣泛涉獵醫藥法規、藥廠營運、全民健保制度等領域,被相中成為台灣製藥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當年,陳威仁甚至不到五十歲。
與陳威仁合作多年,於公是生展主要客戶之一,於私則是好友的佑全副董事長劉志平形容,陳威仁是一位EQ高、業務掌握程度強、執行力高的企業領導人,或許因為曾任製藥公會理事長,對外關係良好,加上出眾的業務能力,「沒有他(陳威仁),生展不會到今天的這個程度。」劉志平說。
將生展的主要業務從原料藥研發轉向保健食品,是陳威仁抓住的一線生機。他坦言,從製藥公會理事長的角度分析,發現製藥領域限制頗多,藥品無法自由訂價、學名藥也備受國際競爭;接掌生展後,便毅然決然轉換賽道,將燒錢生產Mupirocin原料藥的部門,出租給一家挪威製藥公司「止血」,把資源轉往毛利更高的保健營養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