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美股 行事曆 年金 00891 房地產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碳有價時代,排放氣體就像在噴錢!王文淵親任ESG召集人,台塑集團如何超前減碳?

ESG永續台灣高峰會》碳有價時代,排放氣體就像在噴錢!王文淵親任ESG召集人,台塑集團如何超前減碳?
▲由左至右依序為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副總李介文、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台塑安衛環中心副總黃溢銓及今周刊研發長王之杰

呂玨陞

傳產

攝影 蕭芃凱

2024-03-18 17:50

減碳的壓力已經是所有國內外企業都必須共同面對的,碳交易市場成為解決氣候變遷問題的重要工具之一,在低碳化的趨勢當中,台灣企業該如何透過碳交易壯大國際的永續競爭力?又該如何擬訂減碳策略?

《今周刊》周一(3/18)主辦《ESG永續台灣第四屆國際高峰會》,邀請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副總李介文及台塑安衛環中心副總黃溢銓三位專家進行分享。

 

碳權奇貨可居!台灣碳權交易所田建中:企業沒問手續費就連忙開戶

 

▲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

 

台灣碳權交易所總經理田建中表示,如今碳有價的時代,製造業排放氣體就像是在噴錢,雖然收取碳費,對於今年台灣製造業是一件大事,但是更重要的是,在自願的碳信用抵換機制下,碳權買賣的重要性也水漲船高。

 

田建中指出,在全球供應鏈的大環境下,被大客戶「自願」減碳,其實比起強制的碳費更重要,不遵守減碳政策可能就會接不到客戶訂單。

 

田建中指出,全球最大的品牌和市場都在北美,微軟有96.7%的碳排來自範疇三,已經積極推定供應鏈的減碳計畫;蘋果2023年也花費2億美元投資林地計畫,以達成碳減除的目標,都可以看出北美科技巨頭在面對減碳議題的態度。

 

而台灣碳交易所的功能就是藉由交易所藉由經濟誘因,吸引企業減碳和取得碳權。田建中指出,對於過去通過國際碳權中介商(broker)交易的市場,其實十分地不透明,對於國內尋找國際碳權賣家的過程中,相當的不友善。

 

而台灣碳交易所採美金交易、碳交所子帳戶交易以及信託帳戶與國際接軌,也讓台灣企業在購買碳權時提高方便性及透明度。田建中有自信地指出,不少企業還沒有聽到手續費費率,就連忙選擇在台灣碳交易所開戶。

 

不過,田建中指出,全球自願性碳權存量僅佔每年石化燃料總碳排量不到3%,全年只有7.73億噸的自願性碳權,碳權在市場上可說是奇貨可居,要達到實踐減碳成效,自己減碳沒有用,必須要求到整條供應鏈上游,才有可能製造真正的低碳產品。

 

勤業眾信李介文:台灣多數企業只做到碳盤查,企業減碳4大方向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副總李介文。

 

勤業眾信會計師事務所副總李介文則分享低碳化的趨勢,以及對於企業的挑戰。李介文首先指出,如今減碳已經是國際資金投入的關鍵。從趨勢來看,企業減碳有四大方向:科技技術、市場需求、政策及資本。

 

對於企業來說,是否有比較有野心的減碳策略,包含和供應鏈的碳議和及獲取碳資金都是減碳不可避免的動作。李介文也強調,企業低碳化的細節相當繁瑣,影響層面含括到據點、產線布建等策略,甚至還會影響企業併購與撤資的決策。

 

另一方面,李介文表示,現階段大多數台灣企業對於減碳只有做到碳盤查,她認為,碳盤查固然重要,若要進一步做到減碳,願景跟目標才是減碳的重要基礎。

 

李介文強調,碳盤查是釐清企業自身的排碳表現,就像瘦身也要先量體重,但要有減碳的願景跟目標,才知道要從那裡去瘦身。

 

而有了策略之後,通常這時大多數企業才知道並不只是從自身進行改善,包括與供應鏈上下游的夥伴進行碳議和,一齊瘦身,才能達到低碳的實際目標。

 

至於企業又該如何運用會計師事務所的資源?李介文提到,從企業需求出發,事務所的專業顧問從碳盤查開始,到最終的碳中和都有相關資源及平台服務。

 

除了技術細節之外,李介文觀察,一般企業最欠缺的是減碳整體策略,因為大多數企業通常不知道從何開始擬定策略,因此需要顧問來協助發展。

 

王文淵親任ESG召集人!台塑集團減碳成效超前,2023年已減碳24%

 

▲台塑安衛環中心副總黃溢銓。

 

最後則由台塑安衛環中心副總黃溢銓分享台塑集團減碳規劃及成效。黃溢銓表示,台塑集團總裁由王文淵親任ESG召集人,由總管理處整合全集團資源,積極推動場內製程改善、循環經濟,並提升能源使用效率及生產效率,也持續引進減碳技術,以達成2050碳中和的目標「2025年減碳20%、2030年減碳35%、2050年達成碳中和。」

 

事實上,台塑集團減碳的成效已經超前,碳排量從2007年的6148萬噸,2023年已經降至4672萬噸,降幅達24%。

 

台塑目前藉由短中長期的四大策略:燃煤轉型、再生能源、碳循環以及其他減碳措施布局整體減碳計畫,黃溢銓指出,從現在的進度看來,中短期預計可以達成,不過要在2050年達成碳中和,則需要更先進的技術如氫能…等才有機會。

 

最後,黃溢銓表示,從台塑這幾年雖然花了不少錢,但是從減碳的經驗看來,高技術低碳甚至零碳技術都是商機,他強調,節能減碳不只是一個成本,反而是企業的重大轉機。

到了現任市長柯文哲任內,洪致文不顧當時台灣興起「白色力量」,毫無避諱地批柯市府的西區門戶計畫是「設計師的浪漫」與「偽文青的想像」,使洪與其他文史團體遭柯文哲戲謔為「文化恐怖份子」。

 

洪致文近年所發動的最強大「恐怖攻擊」,是針對亦敵亦友的台鐵局。他在著作《像我們這樣的文化恐怖份子》中感嘆:「這一役非常辛苦,是鐵道文化資產保存上最艱辛的一次。」他口中的戰役,就是他爭取後留下的這片土地:「台北機廠(北廠)」。

 

爭取台北機廠「存活」  炮轟政府「賣祖產補虧損」

 

一九三五年啟用、占地近十七公頃的台北機廠,位於松山文創園區與京華城之間的精華地段,是台灣規模最完整的鐵路車輛修理工廠,見證台灣鐵道發展史,但台鐵二○一二年將維修廠遷至桃園楊梅富岡基地後,北廠這塊「金雞母」,被台北市政府與台鐵局規畫開發為商辦、住宅。

 

眼看北廠即將被政府「瓜分」,著有逾二十本鐵道研究書籍的洪致文,自然難以接受,靠著長期研究的知識,不斷奔走於文資、都審等會議中;他甚至還曾炮轟,政府賣文化資產補貼台鐵虧損的政策是「賣祖產的不肖子孫行為」,字字句句都毫不留情。洪致文的「恐怖行徑」引起公民團體關注,再加上管碧玲與時任立委的文化部長鄭麗君大力聲援,逼得文化部在一五年三月十五日召開國定古蹟審查,十四名審議委員一致同意,將北廠全區列為國定古蹟保留。

 

一路走來,身處體制外的「師範大學地理系洪教授」一向炮火猛烈,被官方視為頭痛人物。但也因為他長期對文資的堅持與執著,一七年文化部進駐台北機廠時,立刻找上洪致文討論,如何運用這項文化資產,並達成設立鐵道博物館的共識;今年八月十三日,行政院核定設立鐵道博物館籌備處時,洪致文理所當然成為鄭麗君第一個想到的主任人選。

 

接獲徵詢當下,洪致文不禁自問:「我向來在民間發聲,進入籌備處得管理這麼大的計畫,做得來嗎?」但這個問題沒有困擾他太久,他認為,自己長期參與北廠保存、研究,了解博物館未來發展方向,應不會慌了手腳,因此九月十七日在臉書上宣布,他將「承擔這個許許多多人曾經努力與倡議數十年,建構台灣鐵道博物館的重任。」

 

雖然洪致文接掌的是數十年來全心投入的領域,但從體制外的「恐怖份子」轉進體制內,甚至還得和自己過去撰文痛批的政府官員攜手合作,執行保存車輛、規畫鐵道展覽等業務,角色如何轉換調適,成了他不得不面對的課題。與洪致文「交手」超過二十載的台鐵機務處處長宋鴻康就認為,洪致文忽然從「在野黨」變成「執政黨」,未來勢必會比較辛苦。

 

「我好像不是體制內,也非體制外的人,我現在進行的任務,就是這幾十年來做的事啊!」布達儀式隔日,洪致文在同一地點接受《今周刊》專訪,脫掉西裝、身著工作服的他,完全擺脫了前一天的緊張尷尬,對於身分轉換,顯得老神在在。

 

但笑望碩大廠區的洪致文,回憶過去幾年的衝撞,從起初不知能否救回這座古蹟,到能在二○二六年將北廠轉型成為國家鐵道博物館,仍覺得一切有些不真實:「我從沒想過有這天,我們以為有個地方擺放火車一、二十年就不錯了,怎麼敢想到有機會成立鐵道博物館。」

 

但回到現實,洪致文聊起如何打造他理想中的「活的博物館」時,幾乎不需要草稿,畢竟這些想法,早已深深埋藏在他腦海中數十年。

 

記者安排他在組立工廠拍照時,日本的臥鋪列車車廂、被稱為「藍寶寶」的柴油客車,靜靜地坐落於廠中,廠內的油漬、器具依舊,彷彿時空凍結,不少人希望就此保留原貌,他搖搖頭地說:「這不是我想要的氛圍,我希望它們不是標本。」

 

打造「活的博物館」  「被觀看者」也是「目視者」

 

洪致文環視廠房解釋,火車不僅是「被觀看者」,也是連結線型空間的「目視者」,既是活歷史,就需動態展示、會說故事。「你看這幾台藍寶寶,流線型外觀可展現三○年代的設計思潮,二戰後又被配合克難運動變成『克難號』;一九五六年後又轉型為『飛快車』,車上的『飛快車小姐』成為女性在鐵道職場的代表。」

 

  • 克難運動:1950年,台灣面臨風雨飄搖,政府發起「克難運動」,讓社會充滿克難、簡樸風氣,一切從簡、度過難關。

 

洪致文比手畫腳,強調一輛車可講設計、歷史、女性勞動史,展區只需每幾個月更換主題,就可說不同的故事、吸引民眾、穩定收入。「這是台北機廠誘人之處,不像國外只是擺一堆火車的常設展,不是『木乃伊火車』。」他閃爍著期待的眼神,此刻的他不是「籌備處主任」,反像是純粹熱愛鐵道、到處追火車的男孩。

 

儘管擁有豐富的鐵道知識與滿腔理想,但一起推動鐵道古蹟保存的文化部主任祕書陳登欽,談到「執著」的洪致文,嚴肅地說,洪致文如何在博物館內把歷史講得有趣,讓一般民眾接受是項大挑戰,「他需把高度知識落到凡間。」

 

但○二年就認識洪致文、現為《鐵道情報》總編輯的打狗鐵道故事館館長古庭維認為,洪致文了解全台的文化資產,也長期與台鐵合作,即使籌設博物館得和各方人士打交道,還需緊盯計畫進度,「但他長期嚴謹考據鐵道文史,加上抗壓性高,即使挑戰很大,也能沉穩面對。」

 

就像他在布達儀式宣示:「我相信,只要我們走在正確的軌道上,國家鐵道博物館這班列車的汽笛,一定很快會響起。」早在這條路線上從未離開的洪致文,才正帶領籌備處「空窿、空窿」地駛進名為「國家鐵道博物館」的那一站。

 

鐵道文化籌備局

▲鐵道博物館籌備處主任洪致文(中)做出鐵道人員「指差確認」手勢,宣告籌備處正式啟動。

延伸閱讀
股價、市值15年飆10倍,研華已是全球最大工業電腦領導企業!老謝驚嘆台灣企業落地生根適應力
股價、市值15年飆10倍,研華已是全球最大工業電腦領導企業!老謝驚嘆台灣企業落地生根適應力

2024-04-18

黃仁勳傳本周來台,所羅門、廣明、慧友、盟立...機器人概念股這檔先飆漲停!15檔「輝黃股」出列
黃仁勳傳本周來台,所羅門、廣明、慧友、盟立...機器人概念股這檔先飆漲停!15檔「輝黃股」出列

2024-08-19

10歲開始打排球磨毅力!文科二寶媽40歲才創業,安勤女董如何從工業電腦門外漢,拚出80億營收?
10歲開始打排球磨毅力!文科二寶媽40歲才創業,安勤女董如何從工業電腦門外漢,拚出80億營收?

2024-03-06

原見精機》六人團隊起家  獨創機器人皮膚征服日本百年大廠
原見精機》六人團隊起家 獨創機器人皮膚征服日本百年大廠

2024-08-21

參訪工業電腦大廠,振樺、研華...台商在地深耕,辦公室坐滿印度員工!謝金河:國際化重要一大步
參訪工業電腦大廠,振樺、研華...台商在地深耕,辦公室坐滿印度員工!謝金河:國際化重要一大步

2024-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