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史上最昂貴的產品計畫Apple Car開發案據傳喊卡後,下個成長動能在哪裡,能接替iPhone成為下個殺手級應用是啥,大家都非常好奇。
堪稱是華爾街最懂蘋果分析師的Gene Munster,原本預估蘋果有50%機會開發出Apple Car,為蘋果創造iPhone之後的全新成長動能,但本周他對於蘋果傳出終止長達十年的電動車計畫Project Titan(泰坦計畫),仍難掩驚訝。
Gene Munster估計,蘋果每年投入Apple Car的研發支出達10億美元(逾300億台幣),因此可以說電動車是蘋果歷來最昂貴的產品研發計畫。
他在接受美國財經電視頻道CNBC訪談時提到,若蘋果沒有完全放棄電動車的夢想,或許併購目前財務不佳的電動車品牌Rivian,是不錯的替代方案。
iPhone當了蘋果金雞母十幾年 沒有了Apple Car 有誰能接棒?
英國金融時報及路透引述知情人士的說法報導,泰坦計畫原本目的是希望打造iPhone以外的未來成長引擎,目前iPhone仍貢獻了蘋果在全世界大約半數營收,也是蘋果的金雞母。
蘋果想要打造有自駕功能的電動車,在科技業早就人盡皆知,但自從2014年啟動至今,蘋果從未正式對外證實有這回事。
無巧不巧,全球電動車產業近期頻頻出現逆風,今年1月特斯拉才警告,受到需求不振、利率偏高及競爭加劇等因素拖累,2024年營收成長可能放緩。
美國汽車大廠也有類似狀況,福特及通用汽車近期暫停擴大電動車產能的計畫,上周電動車新創公司Rivian宣布將裁員10%,今年交車量也不會增加。
iPhone花了三年問世 iPad花了六年 Apple Car十年都出不來
長期追蹤蘋果動態的華爾街知名分析師、現任明尼蘇達州投資業者深水資產管理公司(Deepwater Asset Management)管理合夥人Gene Munster,2023年初曾發表專文分析,從邏輯上來看,2023年蘋果營收站上4000億美元大關後,成長動能幾乎到頂。
因此,繼2007年問世的第一代iPhone,為蘋果創造了無與倫比的全球手機霸業後,下個最可能實現的成長動能,非電動車莫屬。
當時Gene Munster指出,蘋果電動車開發專案可說是命運多舛,開發快要十年,還沒看到商業產品問世的機會。
反觀蘋果過去正式推出的各式產品,在問世前的開發時間以iPod的一年半最短、iPhone是三年,iPad則是六年。
在2015年終止開發的蘋果電視,之前也已經做了六年;2023年很有可能亮相的MR頭盔,也是開發了大約六年。
換句話說,Apple Car(Project Titan)已經是蘋果史上最難產的產品專案了。
I was wrong on the Apple Car, and even more wrong on the Apple Television (killed in 2017).
— Gene Munster (@munster_gene) February 27, 2024
Over the past three years, I'd put the odds at 50% that Apple Car would see the light of day. Most investors put the odds at 10%.
Separately, before today's news, I had the odds at…
2017年庫克說過 「自駕車就是所有AI計畫之母」
但不只如此,蘋果電動車也可能是蘋果史上花最多錢的研發計畫。
Gene Munster本周接受CNBC訪談時表示,蘋果向來有能力打造一個全新的產品類別,他估計蘋果每年投入約10億美元(逾300億台幣)研發Apple Car,特別是最近3~4年。
而且,2017年蘋果執行長庫克(Tim Cook)曾公開說過,「自駕車就是所有AI計畫之母」,所以蘋果想做汽車是千真萬確的。
Gene Munster也認為,若蘋果真的終止發展Apple Car,對股東不見是好事。
「蘋果是一家科技公司,從定義上來說,科技公司本來就是要成長的,它們今年營收會到4000億美元,所以這是一個4000億美元的問題。他們營收已經連續六季都沒有成長,如果你要營收成長,就需要打進新的大市場,而汽車看來就是一個大好機會。」
「它們如果能吃到汽車市場的10%,營收就可以大增60%,所以我看到這個消息很失望,因為我覺得蘋果真的在汽車能做出很棒成績的。」
如果Gene Munster推算蘋果每年砸300億台幣研發電動車的數字正確,這筆金額或許令人乍舌。
但根據市場研究業者Statista整理(上圖),蘋果2023年研發金額是299.2億美元(約9.3兆台幣),也就是Apple Car佔蘋果全年研發支出,大約只有3%。
威廉斯上周參加鴻海50周年晚宴 本周就宣布終止開發Apple Car
另外一個引人聯想的,是鴻海的角色。
好巧不巧,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周四(29日)下午參加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頒授榮譽博士給台積電總裁魏哲家典禮,他的致詞內容頗為耐人尋味。
「我今天早上才從Cupertino(蘋果總公司在矽谷的所在地)回來,去看我們共同的客戶,那個客戶也蠻難搞的」,這番話逗得台下哈哈大笑。
上周二(20日)鴻海在台北文華東方酒店舉行50周年晚宴,大客戶蘋果是由營運長威廉斯代表出席。2017年台積電慶祝成立30周年時,蘋果也是由他代表出席,而非外界猜測的執行長庫克。
根據美國媒體報導,蘋果決定終止開發Apple Car,就是由營運長威廉斯在本周二(27日)向員工宣布的,而這個決定是近幾個星期由蘋果高層拍板。
若真如此,這不禁令人聯想,威廉斯上周來台時,蘋果是否已經決定在本周二內部公告要把Project Titan喊卡。
其實在2022年5月就有美國媒體報導,蘋果擬由鴻海代工生產的發展多年的Apple Car。
當時董事長劉揚偉首次公開回應,他不點名地表示,鴻海精神就是「只要客戶想得到,我們一定做得到」,既未承認也沒否認。
劉揚偉在線上法說會回覆媒體提問時重申,鴻海標準答案當然是不能評論單一客戶或單一產品,但「對於現有的大車廠或新創車廠都有接觸,我們是否有能力具備為大客戶量產(電動車)的能力?」
「汽車的製程非常複雜,不像手機,需要看產品設計對於製程的要求是什麼。對於還在思考中、設計還沒有確定的產品,我現在很難回答是否具備了相關能力。但是,我們一定會盡最大能力,去提供車廠需要的技術力,讓車廠可以順利量產。」
「這就是我們鴻海的精神,也就是一定要想盡辦法,讓新的製程落地。對我們客戶來講,只要你想得到,我們就一定讓它做到。」
延伸閱讀:
蘋果電動車搞了八年 比首款iPhone還難產!為何蘋果不做Apple Car 可能面臨類似鴻海成長瓶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