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4/8編按:觸控廠創為 (6899) 周一 (4/8) 上櫃掛牌,掛牌參考價 50 元,開盤大漲逾4成,最高來到72.2元,等於有申購的投資人1張就賺進2.2萬元。
創為成立24年來,趙書華把維持產品高品質奉為圭臬,他們是如何做到,讓西門子、醫療設備、跑車大廠都主動找上門?
診間裡,醫師在病患心律調節器的屏幕上輕輕點選,調整適當心律,這個調節器的觸控不能受雜訊干擾,更不可有誤觸風險。畫面轉到鋼鐵廠,作業員戴著厚重防割手套,照樣能滑動螢幕、操作機台,這類型的觸控面板則需高靈敏度,有的還得耐高溫。這些技術對觸控面板廠創為精密來說,都不是難事。
2000年成立的創為精密,專門研發與製造應用在工控、醫療、交通領域的觸控面板,也具備整機製造能力,不僅打進歐洲最大工業電腦廠西門子供應鏈,客戶還涵蓋歐洲牙科設備龍頭、日本最大重化工設備商、全球三大跑車廠之一。
2019至2022年,創為每年賺逾半個股本,毛利率更超過40%,是同業的兩倍,這家總部位在基隆的小廠,為何有這本事?
▲趙書華把公司對產品的良率規範都背了起來,對她而言,這麼做才能讓客戶信賴。(攝影/唐紹航)
原宏碁業務 嘗鮮闖觸控面板
首款產品花5年研發燒千萬
1983年,創為董事長趙書華一畢業就進入成立不久的宏碁擔任業務,負責開拓海外據點,一待就是10年。「想做點新鮮事」的她,看好當時才剛興起的觸控產品可取代傳統按鍵,於是,1993年離開宏碁,做起觸控面板代理生意。
然而,因技術還不成熟,市場接受度並不高。「我賣3年,一片都沒賣掉,還送了兩片!」趙書華也曾向上市面板大廠推銷產品,卻被對方喝斥:「不要來煩我!」某一次她接到一筆大訂單,未料代工廠趁勢大漲價,她只好放棄這筆生意。
「要繼續做代理任人宰割?還是要自立門戶,掌握自主權?」她選了後者,並在2000年成立創為。
起初只有5位員工,從零開始研發工控、醫療用觸控面板技術,花了快5年,才開發出第一款產品,「投資人看我們這樣燒錢燒掉上千萬元,全都跑光了。」直到2004年西門子找上門,營運才出現轉機。
一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公司,想跟國際大廠做生意談何容易,創為把所有設備、產品都拿給西門子測試,足足測了半年,才通過對方認證,拿到訂單。目前西門子仍是創為的大客戶之一,2023年貢獻營收約13%。
「我們的產品都是人家生財工具,不能壞,保固1年,實際上過10年都還能用。」趙書華不諱言,工廠或醫療場域用觸控面板規格要求高,必須具備防腐蝕、抗電磁雜訊干擾、防水、防爆等功能,品質絕不能馬虎,「最難的就是把事情做好,天下沒有簡單事,把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
小抄記良率、寫退貨報告
品管加技術 毛利率站穩4成
要「把事做好」,她有三大品質管理心法。第一招,從作業員到高階主管工作證背後,都有一張教戰守則「小抄」,外觀、電子件良率標準一目了然,不小心忘了,隨手拿起小抄就有答案,「要品質就得這麼做。」
再來,創為的生產模式以少量多樣為主,換線要快狠準,每位作業員都配有一台平板,內建公司自研系統,可查看生產歷史紀錄,以及各種產品、規格的標準作業流程,參數如何設定、注意事項都很清楚。
最後是分析每一次客戶退貨原因,若是自家品質問題,則想辦法矯正、預防,寫出報告。至今,創為處理退貨的人員只有一位,「這代表我們已經能做到不被退貨。」趙書華語帶驕傲地說。
2015年,美國醫療設備大廠想採購心律調節器的觸控面板,客戶分別測試創為和另一家對手產品,並拿出各種可能造成干擾的工具,「我們的面板都不會動,工程師想說應該是壞了,結果用手一按,竟正常運作。」創為不但拿到訂單,更一戰成名。
品質管理加上技術,創為產品毛利率穩定維持在四成之上。為符合客戶客製化要求,近年陸續研發出光學膠、光學貼合、控制器、軟體技術。趙書華直言,五年前開發的光學膠、光學貼合技術,截至去年仍虧損,「那也沒關係啊!要是你不敢投資新東西,就只能當老二。」
疫情期間,創為受惠呼吸器等醫療設備需求大增挹注營收,去年已回歸平穩;工控觸控面板產業2023年則因中國經濟放緩,表現不佳。研調機構Omdia資深分析師謝忠利指出,現在供應鏈逐漸移轉至東南亞,一旦設新廠,工控觸控面板需求就會增加,但不會出現爆發成長。
接下來,創為打算整合自家技術,生產觸控顯示器模組,目前正在測試階段。創為財務部經理溫呈祥預估,這會是下個成長引擎,四月初公司也將由興櫃轉上櫃。
以品質收服國際大客戶,趙書華的大膽創新、細膩管理,無疑是創為耕耘多年理出的成功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