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006208 00900 00896 天氣 AI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生醫新星陳冠宇 如何不做動物實驗也能攻新藥研發? 迷惘青年變「器官晶片」技術先鋒

生醫新星陳冠宇  如何不做動物實驗也能攻新藥研發?  迷惘青年變「器官晶片」技術先鋒
陳冠宇手長腳長,在校園內顯得鶴立雞群,很難想像眼前年輕陽光的「大男孩」,是國內器官晶片的技術先鋒。

林良昇

科技

攝影/蕭芃凱

1418期

2024-02-21 11:26

來自生醫界的年輕學者,從美國帶回聽起來很「科幻」的「器官晶片」技術,在新創領域披荊斬棘。

從化工、生醫到跨足半導體,很難用單一學術領域框架陳冠宇,他不設限、斜槓的特質,走出不尋常的研發之路。

二○一四年冬天,美國波士頓下起暴風雪,一位來自台灣、在麻省理工學院(MIT)進行博士後研究的年輕學者冒著風雪,就為了到學校進行動物實驗課程,他邊走邊打哆嗦,心裡暗忖著:「是不是有不用做動物實驗就取得數據的方法?」

 

十年過去,年輕學者陳冠宇已成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在MIT研究的一年多,他找到了解方:當年歐美剛起步、在台灣十分冷門的器官晶片技術,就是他尋覓已久的寶藏。

 

一五年,陳冠宇帶著這項開創性技術回到台灣,接下陽明交通大學教職,專注投入器官晶片研究,短短七年間,他從助理教授一路升到正教授,年僅四十歲就在生醫界嶄露頭角。

 

去年,陳冠宇更是大放異彩,不僅個人獲得第六十一屆十大傑出青年肯定,其研究團隊也拿下第二十屆國家新創獎,以及國際藥廠莫德納攜手中央研究院合辦的莫德納mRNA前瞻新創獎項。

 

這些榮譽不是偶然,因為他專注研究的人體器官晶片,不只是全球正夯的關鍵替代技術,更為傳統製藥研發帶來極大變革。

 

過去研發新藥,在前端的動物實驗階段,總是耗費巨量的時間及金錢,更犧牲大量動物的生命;且即使通過動物實驗進入臨床試驗,也由於動物與人體不同,失敗率仍高達九二%,更難以進行罕見疾病藥物的探索。

 

為了解決困境,科學家們研究出器官晶片,這是一種生物模擬技術,將人體器官組織架構,建入晶片內重現器官特徵,加上生理模擬技術,模擬器官在人體內的運作,取代前端動物實驗,可望提升新藥、疫苗開發效率,更快拯救生命,對醫藥產業帶來技術上的突破。

 

實際走進陳冠宇在陽明交大的研究室,會發現雖掛著「生醫工程」研究所,實際卻設在「電機學院」中。「器官晶片就是一個跨領域的技術,要跨領域才能做器官晶片。」有著一八六公分運動員身材的陳冠宇,談起專業領域,眼睛炯炯有神,言談中顯露與年輕外表不同的專家權威感。

 

生物和半導體語彙的結合,就像科幻片中會出現的名詞,事實上,歐美國家一五年起,就對被稱作OoC(organs-on-chips)的器官晶片不陌生,只是在台灣罕為人知。

之後,劉寅甫愈畫愈起勁。二○一四年,二十歲的他創立臉書粉絲專頁,開始分享自己的作品。上了大學,也選擇就讀美術相關科系,學習繪圖基礎技巧,精進自身創作。「大二時,想嘗試畫妖怪,就把各國妖怪都畫過,像是日本、中國、希臘、埃及等國都有,大概畫了兩百多張,後來就想畫屬於自己的妖怪。」他說。

 

不愛說話但潛藏熱情

以筆代口,畫出內心想法

 

對於自己作品中的妖怪,「主要是以平常所見、所思當作發想,包括控制狂、低頭族等現代問題,把他們融入我自己的想法,畫成妖怪。」不愛說話的劉寅甫,以筆代口,傾訴內心的熱情與想法。

 

「創作時,我會先在腦中用播放動畫的模式,模擬台詞與分鏡。接著打草稿,決定整頁的構圖,等到正式動筆畫時再微調。如果畫不出來,就會去翻其他漫畫找靈感。」劉寅甫詳細描繪自己的創作過程。

 

他對作品要求細緻,若不滿意就把作品丟進回收桶;連背景線條都堅持親自手繪,保留線條感,而非用電腦繪圖。反覆練習下,讓他在一三年獲得東立原創大賽佳作,拿下成為專職漫畫家的入場券。

 

受到全球知名少年動漫《火影忍者》、《航海王》影響,劉寅甫的作品主題圍繞英雄主義、熱血戰鬥。「當時流行以熱血與友情為主的少年漫畫,我覺得台灣若能有創作者畫相關題材會很熱賣,就找上寅甫進行全一冊的小規模合作。」東立出版社編輯處編輯長陳建璋回憶。於是,劉寅甫大學畢業、退伍後,隨即發表第一本創作《魔女遊戲》,「只有一個字來形容,就是『爽』,而且周遭朋友都覺得興趣結合職業很棒。」劉寅甫難得露出笑容。

 

然而,要像劉寅甫一樣,比賽獲獎不久後即能出版作品,沒有對漫畫具有相當的熱忱與堅持,是做不到的。

 

「通常能出書的漫畫家,沒有幾個人。很多人考量現實層面,覺得投報率不如預期便放棄,或者無法在規定時間內交稿。」陳建璋不諱言指出。的確,不像日本漫畫產業,有助手制度幫忙作者完稿、靠周邊或聯名商品挹注作者收入,台灣漫畫家大多單打獨鬥,而且有畫才有錢拿。

 

以月刊連載來說,漫畫家的基礎繪畫量是一個月三十二頁。目前劉寅甫持續連載兩部作品《噩夢少年》、《王領騎士》,每天至少要畫四頁,才能在月底如期完成六十四頁的重擔,這樣的工作量是一般漫畫家的兩倍。也因如此,對他來說,在書桌前畫上十幾小時,算是家常便飯。

 

「身為專職漫畫家,劉寅甫算是少數的模範生,都會在截稿前主動打電話來說已完成,從不需要別人催稿;而且他對時間安排很有紀律。」陳建璋不停地誇讚。

 

劉寅甫自律甚嚴,會規定自己在一定時間內完成進度,「若明日有活動,我今天就會多畫一點,沒畫完會睡不著。」對他而言,生活沒有假日,平時除了打球與陪女友,其餘時間都在創作。有時也與朋友繪製水彩海洋生物貼紙,在網上販售。

 

漫畫

▲劉寅甫有強大的自律能力,是一位從不脫稿、產量穩定的專職漫畫家;上圖為其大學畢業展的所有作品。(圖片來源:劉寅甫提供)

 

採訪過程中,劉寅甫安靜木訥,個性並不如他作品角色那般熱情活潑。「我畫的角色可能都跟我本人相反,他們在做我平常不敢或不會去做的事。」他坦言,自己比較內向,滿難交到朋友,所以故事裡會畫多一點人物,讓場面比較熱鬧。在他的作品中,主角大多有一群好夥伴,共同解決困難,透露出自己渴望友情的心情。

 

另外,他更把人生的經驗與體悟,化為靈感養分、故事題材。像是以夢為主題的冒險故事《噩夢少年》,就源自他睡覺時常做夢。而一七年贏得京都國際影展「原作發掘計畫」漫畫單元大獎的作品《人偶》,則反映他為人子弟的內心掙扎。

 

《人偶》描述一位父親不願兒子出外發展,爭執中失手殺了兒子,於是雕刻有靈魂的木偶兒子陪伴自己;但當木偶兒子得知真相,卻不願離開曾傷害自己的父親。漫畫篇幅雖短,但極具劇情張力,深刻貼切地烘托大多數人都會遇到的情感拉扯。

 

「那時我剛退伍,想搬來台北住,但又顧慮台南家中只剩父母,內心出現掙扎。然而不管在外多久,人都還是有一個回歸的心,會想回家,這就是為何木偶兒子不願離開的原因。」劉寅甫認真地解釋。

 

拿生命當賭注

沒抱怨、不怕反對,篤定當漫畫家

 

創作至今,劉寅甫已走過六個年頭。「很開心能受到評審青睞,但我常覺得自己沒這麼好,獲獎多是運氣,所以要更努力。像是畫背景建築就需要加強。」他直言,自己關鍵轉捩點是在一七年得大獎後,開始畫連載漫畫才有穩定收入,「對我來說,挫折就是熬夜沒靈感,但只要睡個覺轉換心情就好;累,不算什麼,自己想畫,並能繼續畫下去最重要。」

 

面對漫畫家這看似夢幻、實則壓力大的行業,劉寅甫沒有一絲埋怨,反而擁有更多熱愛。「透過漫畫闡述自己想說的事。就算親友反對,我也會專注創作。」他以真誠口吻說。

 

「如果不當漫畫家,有考慮其他行業嗎?」劉寅甫面對這提問,似篤定也似感嘆地說:「不知道,我內向不愛說話,好像沒有工作是我能勝任的。這可能就是我對生命的賭博,全都押在畫畫上了。」

 

繪妖師

 

繪妖師

《繪妖師-百鬼夜行》

 

劉寅甫(銀甫)

出  生:1994年              

現  職:漫畫家

學  歷:台北教育大學藝術與造形設計學系

得獎成績: 2013年《闇黑之貓》獲東立原創大賽少年漫畫組佳作;

                  2016年《MEET》獲MediBang x Adonit NoWords  漫畫競賽特獎;

                  2017年《人偶》獲日本京都國際影展  原作發掘計畫漫畫單元大獎;

                  2019年《繪妖師——百鬼夜行》  獲京都國際漫畫大賞金獎
出版作品:《魔女遊戲》全1冊、《噩夢少年》第1–2集、《王領騎士》第1–2集

延伸閱讀
台灣醫療科技展登場!面板雙虎各自秀肌肉,攜旗下小金雞搶食智慧醫療大餅
台灣醫療科技展登場!面板雙虎各自秀肌肉,攜旗下小金雞搶食智慧醫療大餅

2023-11-30

宏碁智慧醫療佈局再下一城!AI預測腫瘤細胞突變,開發個人化疫苗防癌症復發
宏碁智慧醫療佈局再下一城!AI預測腫瘤細胞突變,開發個人化疫苗防癌症復發

2023-11-08

明日之星〉左攻車用電子  右拚智慧醫療 下一個緯穎?盤點緯創小金雞
明日之星〉左攻車用電子 右拚智慧醫療 下一個緯穎?盤點緯創小金雞

2023-08-09

工研院合作中國附醫導入醫院機器人,再攜瑞鈦科技、達明機器人打造MIT智慧醫療生態系
工研院合作中國附醫導入醫院機器人,再攜瑞鈦科技、達明機器人打造MIT智慧醫療生態系

2023-01-13

國內五大藥廠新藥研發即將開花結果
國內五大藥廠新藥研發即將開花結果

2012-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