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生醫界的年輕學者,從美國帶回聽起來很「科幻」的「器官晶片」技術,在新創領域披荊斬棘。
從化工、生醫到跨足半導體,很難用單一學術領域框架陳冠宇,他不設限、斜槓的特質,走出不尋常的研發之路。
二○一四年冬天,美國波士頓下起暴風雪,一位來自台灣、在麻省理工學院(MIT)進行博士後研究的年輕學者冒著風雪,就為了到學校進行動物實驗課程,他邊走邊打哆嗦,心裡暗忖著:「是不是有不用做動物實驗就取得數據的方法?」
十年過去,年輕學者陳冠宇已成為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生醫工程研究所教授,在MIT研究的一年多,他找到了解方:當年歐美剛起步、在台灣十分冷門的器官晶片技術,就是他尋覓已久的寶藏。
一五年,陳冠宇帶著這項開創性技術回到台灣,接下陽明交通大學教職,專注投入器官晶片研究,短短七年間,他從助理教授一路升到正教授,年僅四十歲就在生醫界嶄露頭角。
去年,陳冠宇更是大放異彩,不僅個人獲得第六十一屆十大傑出青年肯定,其研究團隊也拿下第二十屆國家新創獎,以及國際藥廠莫德納攜手中央研究院合辦的莫德納mRNA前瞻新創獎項。
這些榮譽不是偶然,因為他專注研究的人體器官晶片,不只是全球正夯的關鍵替代技術,更為傳統製藥研發帶來極大變革。
過去研發新藥,在前端的動物實驗階段,總是耗費巨量的時間及金錢,更犧牲大量動物的生命;且即使通過動物實驗進入臨床試驗,也由於動物與人體不同,失敗率仍高達九二%,更難以進行罕見疾病藥物的探索。
為了解決困境,科學家們研究出器官晶片,這是一種生物模擬技術,將人體器官組織架構,建入晶片內重現器官特徵,加上生理模擬技術,模擬器官在人體內的運作,取代前端動物實驗,可望提升新藥、疫苗開發效率,更快拯救生命,對醫藥產業帶來技術上的突破。
實際走進陳冠宇在陽明交大的研究室,會發現雖掛著「生醫工程」研究所,實際卻設在「電機學院」中。「器官晶片就是一個跨領域的技術,要跨領域才能做器官晶片。」有著一八六公分運動員身材的陳冠宇,談起專業領域,眼睛炯炯有神,言談中顯露與年輕外表不同的專家權威感。
生物和半導體語彙的結合,就像科幻片中會出現的名詞,事實上,歐美國家一五年起,就對被稱作OoC(organs-on-chips)的器官晶片不陌生,只是在台灣罕為人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