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代工二哥聯電(2303)上周宣布將與美國英特爾在12奈米製程的技術合作案,引發市場高度關注及討論,儘管這宗破天荒的合作尚未明顯拉抬聯電股價。
國內最大半導體設備及材料代理商崇越集團董事長郭智輝認為,聯電與英特爾合作是相當好的方向,不僅可以使現有客戶不至於流向在成熟製程大幅擴張的紅色供應鏈,還能使自己的製程技術從現有的14奈米推向12奈米,甚至是10奈米。
隨著中國晶圓代工業者在20~40奈米技術的布局日漸完整,這一塊市場的價格競爭壓力肯定只會更高,而聯電揪英特爾合作,可望使自己免於未來可以預見,在20奈米以上成熟製程的紅海市場。
台積電德國廠可望2027年投產 捷克成為台灣半導體供應鏈絕佳基地
由郭智輝擔任理事長的台灣新東向全球產學研聯盟協進會(簡稱新東向聯盟),連同捷克經濟文化辦事處及捷克台灣商會,周四(2月1日)舉行捷克半導體投資商機說明會。
郭智輝致詞時表示,台積電將設廠的德國東部大城德勒斯登,緊臨捷克邊界,距離捷克首都布拉格不遠,「自布拉格機場不到2小時車程即可抵達德勒斯登。在區域供應鏈的群聚效應下,加上捷克本身的產業、經濟實力,以及地理優勢,捷克半導體產業發展前景不容小覷」。
「崇越科技建立了穩健的產品經理制度,提供技術服務、產品測試與品質保證等全方位服務,持續跟隨客戶腳步落實在地服務。包含接下來的台積電德國廠、力積電日本廠,以及世界先進新加坡廠,都是我們積極服務的對象。」
郭智輝:成熟製程競爭最大地方,就是20、28至40奈米
郭智輝在會後接受媒體聯訪,對於半導體產業2024年展望的提問時指出,當前半導體成熟製程競爭最激烈的技術,就是在20、28至40奈米這一段,而英特爾找聯電在12奈米技術合作,這可以推進至10奈米。
「這讓大家往前走,所有客戶就不用回頭去用40、28、20(奈米)製程,這對台灣業者是相當好的方向。」
他認為,中國半導體材料商在這三個節點的製程技術,基本上應該都到位了,如果台灣的晶圓代工業者還在用舊的材料,沒有辦法移轉至10、12、14奈米的製程技術,「就會面對更大的(紅色供應鏈)競爭」。
投入12奈米製程,英特爾產能及聯電技術相輔相成
產業研究機構TrendForce表示,聯電與英特爾合作案可由聯電提供多元化技術服務、英特爾提供現成工廠設施,採雙方共同營運,可幫助英特爾銜接由IDM轉換至晶圓代工的經營模式,增加製程調度彈性並獲取晶圓代工營運經驗。
聯電則不需負擔龐大的資本支出,即可靈活運用FinFET產能,從成熟製程的競局中另謀生路,並透過共同經營英特爾美國廠區,間接拓展工廠國際分布,分散地緣政治風險,此應為雙贏局面。
TrendForce認為,為減少廠務設施的額外投資成本,直接銜接現有設備機台,並有效控制整體開發時程,這次雙方針對12奈米FinFET製程的合作案,選擇以英特爾現有相近製程技術的亞利桑那州晶圓22廠及32廠為初期合作廠區,轉換後產能維持原有規模,雙方共同持有。
在此情況下,TrendForce預估,可以產生的平均投資金額相較於購置全新機台,可省下逾80%,僅包含設備機台移裝機的廠務二次配管費,以及其相關小型附屬設備等支出。
TrendForce:聯電無需攤提投資成本 又能脫離中國的成熟製程局面
這項合作案宣布後,聯電在提供12奈米技術部分IP協作開發的同時,也會協助英特爾洽談晶圓代工生意。
聯電不僅可利用現成FinFET產能而不需攤提龐大的投資成本,又可在中國廠成熟製程的激烈競局當中脫穎而出。
TrendForce預期,若後續合作順利,英特爾可能考慮未來再將1~2座1Xnm等級的FinFET廠區與UMC共同管理,推測相近製程的愛爾蘭晶圓24廠,與美國奧勒岡州的D1B/D1C,為可能的候選廠區。
▲亞利桑那州本來就是英特爾在美國晶圓廠的重鎮,圖為英特爾晶圓廠及封測廠的全球布局。(圖片來源:英特爾官網)
不過,做為主要技術IP提供者的聯電,其14奈米自2017年至今尚未大規模量產,12奈米也仍在研發階段,預計2026下半年進入量產。
因此,雙方合作量產時程暫訂於2027年,FinFET架構技術穩定性仍待觀察。
整體而言,TrendForce認為,在成熟製程深耕多年的聯電,與擁有先進技術的英特爾共同合作下,雙方除了在10奈米等級製程獲得彼此需要的資源,未來在各自專精領域上是否會有更深入的合作值得關注。
延伸閱讀:
聯電也要前進美國亞利桑那州!與英特爾共同開發12奈米製程 外資五天大買13萬張 原來英特爾有「這三大盤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