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中國祭出的半導體出口禁令愈來愈多、圍牆愈蓋愈高,不僅強烈刺激中國在成熟製程上的突破動機及產能擴張,也促使中國晶圓代工廠採購更多本國設備,直接拉抬中國國內導體設備製造商的業績。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估計,2023全年半導體設備在中國的出貨金額可望超越300億美元(約合9300億台幣),再創歷史新高,不僅使中國市場位居2023年全球半導體設備支出的最大市場,也持續拉大與其他市場的差距。
產業研究機構TrendForce則預估,中國在28奈米以上成熟製程的全球佔比,可望從2023年的31%,增加至2027年的39%。
同期台灣在全球成熟製程的產能佔比,可望從44%降低至40%,與中國的39%幾乎不分軒輊。
若真如此,台積電之外的其他國內晶圓代工業者,未來感受到的中國同業競爭壓力,很可能有增無減。
去年Q3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 中國跳升逾四成!
根據SEMI在2023年12月發表的最新一季全球晶圓廠預測報告,受惠政府資金挹注和其他獎勵措施,中國將在全球半導體產能的佔比將持續擴大。中國半導體產業晶片製造商在2024年可能新增18座晶圓廠,產能年增率從2023年的12%提升至2024年的13%,年產能將從760萬片推升至860萬片。
若觀察SEMI發表的2023年第三季「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統計報告」,可以看出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唯一達到「季增與年增」雙重成長的全球主要半導體市場,只有中國。
不僅如此,2023年第三季中國半導體設備的出貨金額是季增46%至110.6億美元(近3500億台幣),年增也有42%。
SEMI統計顯示,2022年第三季中國半導體設備的出貨金額僅77.8億美元,2023年第二季小降至75.5億美元,沒想到第三季就跳升至110.6億美元,這很難不讓外界有任何遐想。
對此SEMI全球行銷長暨台灣區總裁曹世綸說:「2023年第三季(全球)半導體設備出貨金額下降,主要受到晶片需求疲軟所致。然而針對成熟節點技術,中國市場表現出強勁的需求和支出,顯示半導體產業的韌性與長期的成長潛力。」
北方華創去年大爆發 營收最高年增57%、淨利最多年增八成
中國半導體設備市場的強勢,也反映在中國本土半導體設備商的業績。
以中國營收最高的半導體設備商北方華創(NAURA)為例,根據該公司本月公布的2023年業績預估,營收最高可望年增57%至231億人民幣(約合1023億台幣),同期淨利最高更可望年增八成至38億人民幣(約合168億台幣)。
北方華創在業績預告中指出,預期2023年財報優於2022年的主因,在於「公司始終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的產品創新,2023年主營業務呈現良好發展態勢,市場認可度不斷提高」。
「應用於高端積體電路領域的刻蝕、薄膜、清洗和爐管等數十種工藝裝備,實現技術突破和量產應用,工藝覆蓋度及市場佔有率均得到大幅提升。」
「2023年公司新簽訂單超過300億元(人民幣),其中積體電路領域佔比超70%。」
中國本土半導體設備商 北方華創穩居業績之冠
根據中國產業研究機構華商光電科技(CINNO Group)研究,在中國前十大本土半導體設備製造商之中,去年第三季北方華創以半導體營業收入約54億人民幣,穩居第一位,且遠遠超過其他本土同業。
中微公司排名第二,盛美上海排名第三。
北方華創身為中國大陸的半導體設備商龍頭,主要生產半導體設備、真空設備、電子元器件等,其半導體業務包含了刻蝕、沉積、清洗等主要半導體製造設備。
業界第二名的中微公司,則是聚焦在半導體刻蝕設備和沉積設備。
中國半導體設備二哥預估 2023年業績年增32%
全名為「中微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AMEC)的中微公司,上周也在2023年業績預告中表示,預期2023年營收年增32%至62.6億人民幣;同期新增訂單年增32%至83.6億人民幣。
至於同期淨利,預期最高年增近35%至12.4億人民幣。
中微公司說明,預估2023年業績明顯翻揚的原因,在於隨著人工智慧、雲計算、大數據、自動駕駛等新興產業加速發展,半導體加工設備作為數位產業的關鍵基石,其市場高速發展。
「公司主營產品等離子體刻蝕設備,作為半導體前道核心設備之一,市場空間廣闊,技術壁壘較高。」
「公司開發的多類刻蝕設備,在性能、硬體穩定性等方面滿足了客戶先進製程中各類嚴苛需求,在產業化推進過程中取得顯著成果。」
晶片戰爭作者曾警告 小心中國在成熟製程上 形成市場殺戮
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瘋狂採購設備,尤其是向本土設備商的採購金額直線飆升,外界憂心美中科技戰恐促使中國集中資源發展成熟製程,進而以低價及產能優勢打垮外國對手的憂心,似乎將提早上演。
2023年3月,「晶片戰爭」一書作者米勒(Chris Miller)在台北時曾指出,中國已在非先進製程有技術及大量產能,因此國際社會最好盯著北京的半導體產業政策,以及其對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可能影響。
當時他說,「一個關鍵問題是,中國對非先進(晶片技術)的投資,對全世界有什麼影響?其中一個可能情境,就是變成全新版本的太陽能面板(市場殺戮)」。
過去中國政府曾經大手筆補助本國太陽能業者,打亂了全球太陽能光電市場,讓不少外國業者(包括台廠)在陸廠的價格血戰中大敗。
米勒指出,「我們應該要意識到這個情境,這對台灣、日本、美國及歐洲,都會帶來真正微妙的政策問題。」
本文暫不授權媒體夥伴
延伸閱讀:
第三類半導體漸成主流!為何這讓台灣半導體設備及材料商 有機會變成全球A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