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積電昨(18)日法說會公布去年業績及今年展望,不只去年業績超乎預期,今年的成長預估更讓法人驚艷。總裁魏哲家指出,今年全年營收有機會繳出年成長21至25%的成績單,也激勵周四美股ADR大漲近10%。
根據魏哲家的預估,今年半導體市況可望谷底反彈,若把記憶體及晶圓代工等產業合併計算,整體產業年增預估逾10%,但若只含記憶體的晶圓代工產業就有望成長二成,而台積電業績增幅又會優於產業平均水準,並且逐季成長,全年美元營收有機會年增21%至26%。
台積電這個預估數字,是刺激昨日美股ADR大漲的主因,更是帶動費城半導體指數大漲3.36%的關鍵因素。而從台積電對今年半導體成長預測的定錨數字,也可望成為觀察2024年全球半導體產業最重要的參考指標。
成熟製程供過於求 記憶體成長性不如邏輯晶片
首先還是先從晶圓代工產業談起。台積電可以比晶圓代工平均成長率20%還要高,關鍵當然是台積電擁有獨特的先進製程,並且幾乎囊括所有重要客戶訂單,三星及英特爾都遠遠不及,如今AI晶片成為推動產業成長的主要力量,台積電擁有先進製程的護城河,成長率才能夠一支獨秀。
不過,其他成熟製程的晶圓代工廠,顯然日子就不太好過了。在台積電法說會前一天,高盛才剛發布報告,強調成熟製程削價競爭愈演愈烈,因此調降聯電、世界先進的投資評等,合理股價下修至54元及55元。
其實,成熟製程產能供過於求,產能利用率掉到五、六成,如今已是普遍現象,即使台積電的八吋廠產能利用率也是不高。導致這種供過於求的現象,主要是中國在美國禁令下無法投資先進製程,因此只能大力加碼投資成熟製程,產能供過於求後開始削價競爭。
在需求面部分,目前AI帶動的高階晶片需求主要集中在先進製程,手機及筆電等只有溫和成長,AI PC雖然概念很吸睛,但Gartner預估今年出貨量只有1100萬台,佔筆電出貨不到6%。市場需求增加需要時間,才能消化過去三年因疫情造成大缺貨而新增的龐大產能。
另外,魏哲家對2024年半導體市場的預估,其中談到晶圓代工產值年成長20%,比包含記憶體的總體成長率10%還要高,也等於是指出記憶體產業成長率明顯不如晶圓代工的方向,即使AI伺服器推動包含訓練、推論GPU、CPU及NPU等邏輯晶片大成長,另外也擴大對HBM(高頻寬記憶體)等記憶體晶片的容量需求,但顯然記憶體的成長性仍遠不及邏輯晶片。
缺乏補助金 南韓未來十年恐被日本超越
對照近來南韓總統尹錫悅宣布打造全球最大規模半導體超級聚落的動作,就可以看出以記憶體為主的南韓半導體產業,如今有多緊張了。
南韓這個計畫預計投資622兆韓元(約新台幣16兆元),總面積達2100萬平方公尺,2030年產能達每月770萬片晶圓。《彭博社》指出,「南韓希望透過政策,保持全球領先地位,甚至在邏輯晶片部分超越台灣。」
南韓《東亞日報》也報導,半導體業競爭激烈令各國相繼推出產業政策,而日本祭出龐大補助金吸引國內外業者投資設廠,相較之下,南韓缺乏補助金,未來十年內恐被日本超越。
在美中晶片對決的大環境下,南韓面臨的衝擊其實比台灣更大。因為,南韓與中國產業結構類似,幾乎所有產業都是直接競爭,中國記憶體、面板、手機、電動車等產業都緊追不捨甚至後來居上,另外美國主導的美日韓台chip4陣營,台灣與日本如今因為互補而緊密結合,台積電日本廠JASM建廠速度神速,其實受壓最大的就是南韓,難怪尹錫悅政府要積極推動新計畫。
對三星電子來說,2023年也是史上最艱鉅挑戰的一年。包括三星的半導體業務鉅額虧損14兆韓元(約新台幣3294億元),是創業以來最大虧損,高層也因此決定,2024年將凍結薪資調整。
此外,根據Gartner調查,在全球半導體營收排行中,英特爾在連續兩年排名第二後,又從三星手中奪回全球第一的寶座,去年英特爾營收是487億美元,三星電子是399億美元。另外IDC也指出,2023蘋果的iPhone銷售量達2億3460萬支,至於三星則是2億2660萬支,蘋果首度成為全世界手機出貨量一哥,終結三星「十二連霸」的紀錄。
在美日韓台的聯盟陣營中,我一直看好台日聯盟,其中最關鍵的是台日在產業結構及特色能耐都處於互補狀態。台灣在半導體製造很強,晶圓代工市占七成以上,日本則以設備、材料見長,在19項重要材料取得15項世界第一。
台灣企業反應速度快,商品化能力強,日本雖然決策慢,但對長期研發投入既深又廣,因此台日結盟可以互補長短,在半年到一年就迭代一次的資訊半導體產業中,台日聯盟將是突破各國產業競爭的強大組合,也是地緣衝突及各國政治壁壘中一個可以突破重重限制的重大力量。
此外,南韓面對台灣挑戰的困局還有另一個重點。人工智慧AI時代來臨,將是未來十年推動全球科技與經濟成長的主要動力,但在這個AI大趨勢中,很顯然台灣已站到世界舞台的中心,從AI晶片、AI伺服器到AI PC都是被台灣產業界囊括,難怪簡立峰博士說,「AI產業受惠最大的國家就是美國及台灣。」
最新調整布局 推升台積電股價上漲
過去很多人覺得會做PC沒什麼了不起,不過現在世界的局面演變又不同了,因為台灣從PC出發延伸到伺服器,如今AI又加值PC與伺服器成為產業創新中樞,再加上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搶下AI晶片的大好江山,台灣已站到全球科技舞台的中心位置,這種局勢的演變,當然也是一向與台灣處於競爭態勢的南韓最擔心的。
在昨天台積電法說會中,劉德音董事長也正式宣布退休,不過對於退休原因並沒有多加著墨。但是在記者會時有提到,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州二廠目前尚未確定生產製程,仍須與當地政府及視客戶所需而定,至於在高雄將增建第三座十二吋晶圓廠,並切入二奈米先進製程。
台積電這項宣布,顯然已對未來的全球投資布局,又做了一個重要的定錨宣誓,也是向台灣的新總統領導人,還有美國現任及未來總統釋出的一個重要訊息。接下來台積電在先進製程策略的調整,將會在台灣持續加碼投資,至於美國則要看華府是否加速補貼核撥,才會認真考慮推動二廠進行。
這是台積電在台灣總統大選後,因應全球地緣政治變化及對台積電本身的利害評估,所做的最新調整布局。台積電為美國廠做了一個緊急剎車的斷然處置,可以避免美國廠對台積電營運績效的拖累,這也是此次台積電法說會及記者會,釋放給投資人很重要的一個言外之意,這個訊號當然也是推升台積電股價上漲的重要利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