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看見明天
熱門: etf推薦 退休金 00939 通膨 存股推薦
投資理財
保險稅制
產業時事
職場生活
今周大耳朵 Podcast
富足今周起
幸福熟齡
ESG永續台灣
專題報導
今選頻道
存股助理
今周學堂
訂購優惠
活動報名

用技術、專利即時研發 連瞳孔放大片、面板也能印 恒基拚出高精度 把印刷機賣進電子大廠

用技術、專利即時研發  連瞳孔放大片、面板也能印    恒基拚出高精度  把印刷機賣進電子大廠
譚仲威(左)與謝淑日(右)攜手率領台灣恒基走過45年,每一台印刷設備都是他們辛苦研發的結晶。

徐采薇

傳產

攝影/ 陳睿緯

1412期

2024-01-10 10:58

瞳孔放大片、電路板都要靠這家企業印刷!走過四十五年,台灣首家工業級印刷設備廠,從玩具印到體育用品,看它如何搶攻電子業的訂單。

從玩具、文具、高爾夫球、世界盃足球、手機觸控螢幕、瞳孔放大片、血糖試紙,再到半導體晶片等,看似全然不相干的商品,唯一的共通點,就是它們都使用了台灣恒基生產的工業印刷機。

 

一九七九年成立的台灣恒基,是本土首家印刷設備廠,也是全球最大的印刷設備生產及供應商之一,業務遍及台灣、中國、東南亞、日本、美國等地,年營收約兩億元。

 

而一手開創這家國際企業的創辦人,是現年分別為七十三歲、六十七歲的夫妻檔譚仲威與謝淑日。

 

「我們前一天才剛從香港回來。」謝淑日接受《今周刊》採訪時透露,事業做很大的他們,一年裡有一百多天都在國外,堪稱空中飛人。

 

走進恒基位於新北市五股的辦公室,櫃架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用恒基設備印刷的商品,包括玩偶、瓶罐、針筒、試紙、電路板與晶圓等,譚仲威邊拿起商品一一介紹,邊回憶它們所代表的三次關鍵轉折。

 

時間回到一九七五年,年僅二十五歲的譚仲威,在香港玩具公司擔任工程師。

 

當時,香港雖是全球最大的玩具生產地,但用來印玩具外觀的設備多從德國引進,且德國機器主要是針對家電設計,較不符合玩具需求,「進口機很貴,當年價格可以買一輛Benz(賓士)。」

 

拆解德國設備、探究技術

發展市場導向商品

 

為減省成本,他與團隊自行拆解德國設備,最後研發出符合香港產品需求的印刷機,成功將成本降到原先的十分之一,並從此將玩具印刷技術握在手中。

 

同年,因台灣開放海外投資,公司決定將譚仲威派往台灣。初到台灣的他驚訝發現,台灣移印(Pad Printing)設備市場是一片藍海。

 

原來,當時從香港進口設備來台,會被課徵很重的關稅。他思考,自己握有研發技術,若能在台灣生產設備,就有機會降低進口成本,同時也能推出符合台灣市場的產品。

延伸閱讀
華爾街傳奇散戶戰勝市場啟示 ——兼論印刷電路板大廠健鼎
華爾街傳奇散戶戰勝市場啟示 ——兼論印刷電路板大廠健鼎

2022-08-17

印刷字造 找回數位時代手作樂趣
印刷字造 找回數位時代手作樂趣

2021-11-02

台灣網版印刷一哥與全球龍頭PK記
台灣網版印刷一哥與全球龍頭PK記

2020-10-14

謝金河:台灣把印刷電路板產業變大了!
謝金河:台灣把印刷電路板產業變大了!

2019-11-02

進詠實業 引領傳統印刷產業亮麗轉身
進詠實業 引領傳統印刷產業亮麗轉身

2019-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