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網銀和智冠點卡整合受挫,再次點燃蕭政豪的不滿情緒。
二三年十一月八日,智冠董事會上,網銀派董事吳艾耘捎來訊息,「那時候,有聊到一些點卡介接的合作,他(王俊博)認為跟我們(網銀)配合就是有圖利關係人嫌疑,最後不了了之。」蕭政豪說的,是希望讓智冠的MyCard成為網銀旗下遊戲的儲值管道。
提案遭拒、又被提到有圖利嫌疑,讓他在那次董事會之後,積極增加持股、爭取更多董事席次,要讓網銀對智冠的影響力更大。
他不滿的,是同樣的方式在網銀和自家集團持股近九%的遊戲橘子合作上,早已順暢進行,也就是遊戲橘子的GASH點卡,可以作為網銀旗下遊戲《星城Online》的儲值管道,但智冠始終不同意MyCard採相同作法。
蕭政豪買股之積極,讓網銀的智冠持股從二二年僅有一.四三%,在二三年十一月大舉購入後,同年十二月達到十一.七七%,以近兩月均價估算,投入超過六億元資金。
「我要把網銀買到(變成智冠)最大股東,坦白講,就是要讓他(王俊博)難看而已。」蕭政豪在訪問中直言。
積極買股的行動,讓王俊博有了警覺。「去年十二月四日,他(王俊博)來我公司,第一句話就說『你到底有沒有要搶經營權』,我也很直白跟他說,『我沒有要搶經營權,但我的確要布局董事席次』。」蕭政豪表示。
「一開頭,他(王俊博)先表達了說他沒有要打仗,他看到股價動起來……,然後說他不知道我的想法是什麼?」蕭政豪回憶起當天,雙方一番寒暄之後,王俊博當面詢問蕭政豪的想法,「我回應『有沒有爭(經營權)那不是重點,我看待的是經營面及股東的想法,像我提出了對智冠有利的方式,但得不到認同,我只能建立更多的董事席次,不然我提出健康正確的想法無法在公司落實』,其他就是討論彼此對業務的看法,我知道是在浪費我時間,但還是基於禮貌應付他。」對於董事席次,蕭政豪也說明「有把球丟給他(王俊博),看是要公開競爭還是要其他方案。」
「股權交換,我(事前)都不知道。」蕭政豪透露,當時雙方會面不但沒談到榮剛換股案,還約好十二月十五日再碰面。結果智冠在十二月十三日發出董事會開會通知給吳艾耘和網銀派獨立董事莊璧華,一併附上與榮剛的換股合約,讓他覺得自己被突襲。
「那天我才知道有換股案,十二月四日他(王俊博)隻字不提。」原本雙方要見面的約定,「他(王俊博)傳了一封簡訊,就沒來了。」


智冠科技財管中心總經理鍾興博(左)與榮剛材料財務長李郁真(右)正式宣布換股結盟後,網銀認為價格不合理,並以此展開法律行動。(圖/攝影組)
智冠:無意進軍博弈業
然而,智冠針對十二月四日的現場,王俊博與智冠科技財管中心總經理鍾興博兩人,親自拜訪蕭政豪的對話內容,卻有不同的說法。智冠說明,當天見面時,蕭政豪提出數個意見,包含「雙方共治,網銀要參與智冠的經營」、「總經理的人選可由其指派」、「中華網龍(智冠子公司)要專心改做博弈遊戲研發」、「點數卡整合」。此外,智冠補充當天蕭政豪還提及「一方買回或賣予另一方股權」來做股權交換,但沒說明(參考)價格是起漲前還是起漲後。
對此,蕭政豪說明:「我們是聊到網龍在做博弈,我也能協助。當天的確彼此聊到各種方案,但最後結論是我表達以王董選擇為主,裡面沒有包含股權交換這選項。」
「關於蕭董事長提出的說法,王董事長表示會在十二月十五日前回覆。」智冠以此回應蕭的意見,並指出,衡量雙方的經營風格與企業文化確實全然不同,點數卡整合問題涉及法律、市場公平競爭等層面,影響巨大且深遠,並數次強調智冠「無意進軍博弈事業,因此並無共識。」
於是,約定要見面的前一天,王俊博傳了一封簡訊給蕭政豪,內容寫到「敬祝事業發展順利、兄弟登山各自努力」,表明了要與網銀分道揚鑣的立場。
問蕭政豪知道榮剛換股案當下的反應,他不諱言,「很錯愕、覺得內容很不合理。」
為了知悉換股的歷程,莊璧華和吳艾耘在去年十二月二十日前往智冠,要求查看換股合約之外的資料。莊璧華表示,最重要的換股案「形成過程」,也就是包含智冠內部會議紀錄、與榮剛往來郵件、參與人員名單等資料,「三十幾億元的案子,之前的董事會卻都沒有收到資料討論。」
然而,當天帶外部律師前往的莊璧華和吳艾耘,卻因為在現場面對「四份保密承諾」,不願簽名導致無功而返。
智冠聲明還原現場:針對兩位董事與律師、記錄共四人,智冠律師要求「四位都要簽保密承諾書」,但與莊璧華同行的律師表示,董事有保密義務「本來就不用簽」,也不願意由律師代表董事簽名,因此在沒有提供資料的狀況下離開。

與榮剛換股 兩派各執己見
蕭政豪認為,若要透過股權與榮剛合作,「為什麼十一月董事會不提?那時候價格(一○二元)交易更有合理性,到十二月股價都破一八○元了。」而選擇榮剛作為合作對象,他更直指智冠是「為了鞏固經營權,榮剛是好公司,但對智冠不會加分。」
據了解,王俊博去年十二月初,是在一八年開始擔任智冠董事、也擔任榮剛董事長的王炯棻牽線下,和台鋼集團會長謝裕民會面,討論股權交換的可能性。
對於外界質疑與榮剛合作的合理性,智冠回應,「榮剛所屬的台鋼集團擘畫一系列的併購、新事業群的開展,台鋼集團創造新核心事業是網通類與休閒健康生活娛樂產業。」這與智冠在金融科技、數位廣告、數位遊戲三大事業範疇相符,雙方也早在二二年就有合作展開。
「我也要面對我(網銀)的股東,所以對智冠我還是有責任。……既然來了,我不能不防守!」對蕭政豪來說,進攻或許是最好的防守。
首先,網銀針對智冠換股計畫,所導致的股價損失,進行民事訴訟四.七九億元的求償。法界人士認為,這對網銀而言,也能藉此與小股東建立聯繫,找到三大通路之外的破口。
但智冠回應,截至今年一月八日,「本公司沒有收到任何訴訟法律文件。」並進一步說明針對換股價格,是「排除連續不正常上漲(該不正常上漲甚為導致櫃買中心自十二月四日起將本公司股票列為處置股票)因素,採取合理均價為基礎,且經過專家評價認為本公司每股交換榮剛公司二.二股合理。」對於網銀指稱價格不合理的質疑,作出解釋。
其次,網銀提出「定暫時狀態假處分」,要讓智冠和榮剛的換股計畫無法完成,以此免去榮剛新增的股權,維持與智冠抗衡的股權結構。
- 定暫時狀態假處分:將正在爭執中的法律關係,要求在判決出來前,先暫時維持不變或先暫時給予實現。
「現在不能講會不會買或賣。」問他對於智冠的持股是否會加碼或停損,蕭政豪回應格外謹慎。話鋒一轉,他透露,「商場上沒有永遠的敵人」。言下之意是,網銀未來與台鋼並非毫無合作可能,留下不少想像空間。
「對我來說(投資智冠)是九牛一毛,但那是王董(王俊博)的全部。」確實,靠著《星城Online》在海內外的高速成長,蕭政豪讓網銀營收從一九年的四十億元,一路成長到二二年的逾八十億元,二三年可望突破九十億元,成了他近年從博弈大舉透過轉投資跨入不少遊戲公司的底氣,稍早前,他也在一七年買下網路媒體「新頭殼」。
只不過,靠博弈遊戲發跡,外界對網銀的形象有所問號也是事實。近年來,從「搞賭博遊戲」、「很會炒股」到「博弈集團要吃下遊戲產業」等,網銀的負面質疑、評論不斷。
舉例來說,以網銀一六年入主的華義國際來說,二三年初其股價長期在一百元以下,十二月初竟開始上漲至一五○元左右。今年一月三日宣布與智通科創合作,進軍印度遊戲市場,隨後一月八日衝上逼近歷史新高的二○三元後,當日股價以跌停作收,不免引發市場對「炒股」的聯想。

智冠科技董事長王俊博近年推動的集團轉型,要從遊戲本業往數位廣告、數位金融布局發展。(攝影/吳東岳)
蕭:投資不為資本利得
曾在一九年之前、連七年虧損的遊戲廠華義國際,董事長施書凱向《今周刊》表示,從網銀國際入股,展開轉型至今,藉由降低遊戲代理、聚焦平台經營的策略,獲利逐漸轉盈,去年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EPS)達○.九一元。「蕭董(蕭政豪)沒有設定什麼特別目標,主要希望藉由我個人之前的經驗帶領轉型。」
「(持股)是一個責任,要想辦法讓它(投資公司)變好。」蕭政豪強調,他投資不是為了資本利得,他以網銀和遊戲橘子合作為例,當時韓國遊戲廠Nexon想要插旗台灣遊戲業,打擊橘子等台廠,「我看不慣,所以我過去幫忙。」蕭政豪說道。
「為什麼要把博弈遊戲汙名化?幣商不就是虛寶商嗎?」對於外界疑慮金流機制的灰色地帶,他則指出遊戲機制禁止現金買賣,但無法避免玩家私下的交易,「在8591(寶物交易網),任何(網路)遊戲都可以買賣虛寶。」
「我經營事業跟別人不一樣,我不會刻意去追逐什麼。因為我覺得,我這輩子很夠了!」外表看起來像工程師的蕭政豪坦言,自己不喜歡說願景和目標,而是做就對了。
聽記者不斷追問智冠相關攻防,他沒有不耐煩,只是淡淡地說,「智冠不能說不重要」,但該投資對網銀國際、乃至於他個人來說都影響甚微,「順其自然就好,但至少我們要表明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