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IC設計服務公司表現亮眼,不但出現了台股股王世芯-KY,創意、智原等今年業績也不容小覷,究竟他們崛起的背後原因是什麼?又與傳統IC設計公司有何不同?
AI需求熱,相比於使用輝達的通用型AI晶片,各國業者也想要讓AI晶片運算更切合自身需求,從美國到中國、歐洲、日韓等地的雲端服務供應商,紛紛投入自主設計晶片的行列,在這個趨勢中,除了少不了晶圓代工廠夥伴台積電的協助,背後更有一群隱於這些晶片背後的IC設計服務公司。微軟、AWS、英特爾發表的AI晶片,IC設計服務公司功不可沒。
什麼是IC設計服務公司?IC設計服務公司與傳統IC設計公司的商業模式截然不同,設計服務公司沒有自己的產品線、常常被業界視為「外包公司」,在實際運作上,設計服務公司除了替客戶完成晶片設計中的部分環節,更是IC設計公司向晶圓代工廠投片、與封測廠合作之間不可或缺的「中間人」。
而隨著現在各大雲端服務供應商都要自己開IC的風潮吹起,台灣IC設計服務產業近年來營收、獲利都出現跳躍性成長,台灣新一代股王世芯-KY,憑著手上的AWS、英特爾等AI晶片訂單,今年前十月營收出現高達一三二%的年增率,同樣手握SK海力士、微軟大單的創意電子,今年前三季也賺了兩個股本,業績表現不俗。
美國券商Jefferies也在報告中預估,目前設計服務公司占整體IC設計產值約二%、即約五十億美元,二○三○年將達到兩百億美元、占比四%。
在自研晶片的風氣帶動之下,台灣其他設計服務公司也開始上演「鹹魚翻身」。虧損多年的台灣第一家設計服務公司巨有,光是近三年的稅後淨利就超過二十年來總和,至於十年前被鴻海併購的虹晶,連續虧損多年後,在去年轉虧為盈。
晶片設計變難 反讓他們崛起
台灣設計服務公司崛起的第二個原因,則是先進製程的晶片設計難度變高。台積電投資的設計服務公司創意電子財務長錢培倫舉例,「六十五奈米晶片裡面大約只有五千萬個邏輯閘,但現在七/五奈米裡面有超過十億個邏輯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