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時,我在花旗所羅門美邦,與當時奇摩(Kimo)所屬的精誠資訊董事長黃宗仁是多年老友,得知他在思索奇摩的未來,我便去找了時任Yahoo台灣總經理鄒開蓮,並得到Yahoo創辦人楊致遠的支持,促成Yahoo與奇摩的這樁併購案,我也居間協助談判,將奇摩的關鍵人才順利留任。Yahoo併購奇摩後,也迎來2000年網路經濟泡沫!
合併後的「Yahoo奇摩」成為當時入口網站市場龍頭,並跨足拍賣、音樂、團購市場……等,千禧年前後幾乎人人都有Yahoo奇摩下的無名小站相簿功能以及即時通軟體,Yahoo奇摩大約是台灣人在那時代共同的回憶。
Yahoo開創了Web1.0時代,在2000年時市值高達1280億美金、為歷史上首個市值破千億的網路公司,比股神巴菲特的波克夏市值還多出200億元。然而,Yahoo在瞬息萬變的網路浪潮中,無法持續一家獨大的輝煌時刻,幾經轉賣、拆分、私有化後,如今Yahoo在亞洲的版圖僅剩Yahoo台灣(Yahoo!奇摩),去年還傳Yahoo台灣擬出售的消息。
今年7月市場一度傳出Yahoo有意重新上市的消息,但我認為在各國搶先佈局Web4.0、加強元宇宙、AI整合的去中心化浪潮中,現今Yahoo最值錢的可能是阿里巴巴的股票。
總結Yahoo至今的發展,「投資阿里巴巴,是楊致遠這一生中,最正確的決策。」
關鍵決策錯誤 Yahoo無論收購或被收購都徹底失敗
Yahoo與阿里巴巴的併購是基於與楊致遠與馬雲的私交。Yahoo在1990末期除了進軍台灣外,同時期也積極布局中國,Yahoo創辦人楊致遠曾力邀馬雲經營中國市場,雖未成功,兩人也成為好友。
2005年,楊致遠正苦於中國市場特殊性,而馬雲正帶領阿里巴巴與淘寶網在中國打敗美國電子商務巨頭eBay,於是兩人達成協議:「Yahoo中國」併給阿里巴巴、但Yahoo則用10億美元的代價,取得阿里巴巴4成股權。
後續幾年,Yahoo由於緬懷過往榮景,始終放不下身段,更因缺乏長遠規劃,商業策略未隨社會環境變遷調整,成為收購或被收購策略都徹底失敗的公司。
Yahoo過去作為重要的入口網站,卻未專注發展搜尋引擎技術,並在關鍵時刻錯過了購買Google的核心技術「PageRank」。當Google成為搜尋引擎霸主後,Yahoo再次錯過收購的機會,認為50億美金的要價過高。現在,Google母公司Alphabet的市值已超過1.59兆美金,成為世界第五大公司,而Yahoo則已經下市。
此外,Yahoo也曾與Facebook達成收購協議,但因為壓價1.5億美元而破局,錯過了Web2.0的時代。2008年,Microsoft曾試圖收購Yahoo以挑戰Google,但因Yahoo不斷提高價格而最終放棄。
這些事件揭示了Yahoo在關鍵決策上的失誤,導致其從一個領先的網路公司沉淪到現在的困境。
併購只是手段 領導人有長遠規劃更重要
回過頭來看,近年全球政治經濟局勢急速變化,科技發展一日千里,社會環境隨著變遷,如何快速因應科技的發展與環境的變化,用創新的心胸,勇於調整企業經營模式,是企業永續發展的關鍵。
而透過併購,企業能購買關鍵技術及產品、擴充領域、垂直或橫向整合,以能隨時根據市場變化和環境變化調整策略。
我要強調,併購是手段,首要之務是從策略上了解併購的意義、買了之後有什麼影響,從併購前的策略規劃、價值評估、協商談判到履約交割,到併購後的組織文化與業務整合,領導人要有定位企業及商業策略的遠見。
現今,面對各國以國家安全議題,以及維持公平發展等消費者保障權益因素,對大型併購案進行調查、審核,在在都增加了交易的難度;企業面對策略性成長與轉型的動力,更需要透過思考併購策略,來極大化公司發展的戰略與價值。
回顧Yahoo 20年,身為Web1.0時代最著名的「入口網站」,降低普通人連結網路的門檻、讓網路世界變得簡單有序,這樣的商業策略讓它成為歷史上第一家破千億美元市值的公司。時至今日,網路已經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巨擘如Amazon、Google及蘋果…等已在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Yahoo卻已成昨日黃花,實令人唏噓。
作者簡介_杜英宗
曾任南山人壽董事長、台灣花旗環球董事長、高盛證券亞洲地區投資銀行部負責人